
摘要:本文通過對三甲醫院付款業務流程的分析,提出醫院付款管理的關鍵應從對付款單據、付款審批、付款方式、付款金額、退貨、折扣與折讓等多方面進行審核,同時要加強醫院內部控制,避免或減少由于付款管理不當給醫院帶來損失。
關鍵詞:醫院 付款 內部控制
付款是指醫院在對采購預算、合同、相關單據憑證、審批程序等內容審核無誤后,按照采購合同規定及時向供應商辦理支付款項的過程。以衛生材料為例,三甲醫院由于業務量大,對材料的需求也大,購入頻繁,加上供應商眾多,材料本身規格型號復雜,金額相差懸殊,一般采用采購入庫后1-3個月付款的管理模式,該模式能夠充分利用商業信用緩解醫院流動資金緊張的矛盾,節約資金成本,在日常工作中加強付款管理,完善付款流程,將各項措施落到實處,對醫院健康發展有重要意義。
一、三甲醫院材料采購與付款的一般流程
三甲醫院材料采購與付款的一般流程是:臨床科室根據業務需要提出采購申請→采購部門區分采購類型,匯總審核采購申請單→采購部門選擇供應商,訂立合同,發出采購訂單→供應商根據采購訂單提供材料物資并附送貨單、發票等資料→倉管部門根據合同、采購訂單、送貨單、發票等驗收入庫,編制入庫單→采購部門匯總整理發票、采購訂單、入庫單等單據,辦理相關審批手續→財務部門審核采購部門上報的付款申請資料→醫院領導對財務部門已審的付款資料進行重點審核→財務部門對醫院領導同意付款的業務選擇合適的付款方式,支付貨款→與供應商定期對賬,進行跟蹤管理。
二、三甲醫院付款管理的關鍵點
(一)對付款單據的審核
付款必須以真實發生的采購業務為依據,驗證應付款是否可以支付的關鍵憑證有采購訂單、入庫單、發票。財務部門應對照采購預算、合同、審批程序進行審核,以確認應支付貨款的金額和時間,如果三者不能相互核對,就要對差異進行追查。
1.采購訂單要以使用科室的申請為依據,記錄采購日期、品名、數量、規格、單價、供應商等信息,要連續編號并進行登記,同時注明對應的合同編號,以便核查。
2.審核入庫單。倉管部門要根據驗收制度和經批準的合同等采購文件對品種、數量、規格、質量及其他相關內容進行驗收,保證所購入的材料在質量、數量和品種上都與合同上訂明的條件相符。對于采購過程中的免費贈品,如1 000送1,或者免費的配套附件等,由于其價值已經體現在采購總價中,也必須辦理入庫手續。所有物資必須經過驗收入庫后才能領用,不經驗收入庫不得辦理資金結算手續。
3.審核發票的真實性、合法性和有效性。如發票的抬頭、時間、數量、單價、金額是否填寫齊全;材料名稱是否具體、正確、清楚等。
(二)對付款審批程序的審核
對貨幣資金的支付,可以采用采購部門——財務部門——醫院領導的審批流程。每次支付材料物資款項時,都要經采購部門申請、財務部門審核無誤后,經醫院領導審批后才能付款。
1.由采購部門提出付款申請。采購人員首先核對相關單據,如發票、送貨單是否與倉管部門的入庫單一致,是否到達合同規定的付款期限,發票的折扣是否與合同相符,有關人員在單據上的簽名是否齊全等;采購部門的領導進行審核,對采購單據內容的真實性、合法性負責,上報財務部門審批。
2.財務部門對照采購預算、合同等資料對采購部門提交的付款申請材料進行全面審核,如審核采購預算、采購價格、付款時間等,上報醫院領導審批。
3.醫院領導根據職責、權限和程序對采購部門的付款申請進行重點審核,符合支付條件的進行審批,通知財務部門進行支付。
(三)對付款方式的審核
醫院應當根據國家有關支付結算的相關規定和實際情況選擇合理的付款方式,防范因付款方式不當帶來的法律風險,保證資金安全,除不足轉賬起點金額的款項可以支付現金外應通過銀行辦理轉賬。可采用的方式有轉賬支票、電匯、銀行匯票等。其中采用電匯的方式具有無金額起點限制,同城異地均可使用,能確保款項直接付至供應商的銀行賬戶避免舞弊等明顯優勢,在實際工作中應用較廣泛。醫院應建立采購部門和財務部門共享的詳細的供應商信息庫,包括單位名稱、單位地址、聯系人、開戶銀行、銀行賬戶等內容。如果出現供應商更改名稱、更改銀行賬戶等事項,必須提供有關的變更登記證明、變更后的營業執照、稅務登記證、經辦人員的身份證及委托書等證明材料。在供應商提出變更申請后,經采購部門、財務部門共同審核批準后才可以變更供應商檔案,防范因管理不嚴出現的資金問題和經濟糾紛。
(四)對付款金額的審核
在付款金額的審核中,首先要審核材料的價格,凡是經過國家、省招標過的一次性用品、高值及低值耗材,醫院必須按其招標的品種及價格采購,采購價格不得高于招標價格,如有違反,應追查原因。
其次要留意預付款問題。預付賬款是指醫院預付給商品供應單位或者服務提供單位的款項。在采購部門提出支付預付款時應進行審核,特別要關注款項支付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對于已經支付的預付款應定期追蹤核查,關注供應商履約交貨的情況,分析款項支付的期限,評估不可回收性的風險等。由于供應商數量眾多,財務人員不可能每筆業務付款時都核查是否有預付款項,因此采購人員要做好預付款信息備查登記,在提出付款申請時在付款發票上注明“部分貨款已預付”字樣提醒財務人員,防止雙重付款,避免給醫院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和經濟糾紛。
此外還要通過函證等方式定期與供應商對賬。如果不考慮買賣雙方在收發貨上可能存在的時間差等因素,醫院應付賬款的期末余額應與供應商的應收賬款余額一致。財務部門從供應商取得對賬單后,與應付賬款明細賬相核對(應減去對應的預付款項),如有差異應及時與供應商聯系,查明原因。
(五)對退貨、折扣與折讓的審核
醫院的采購部門與倉管部門應建立退貨管理制度,在簽訂采購合同時應對退貨條件、退貨手續、貨物出庫、退貨貨款回收等作出明確規定,維護醫院的自身權益。倉管部門如對貨物驗收不合格應立即報告記錄,采購管理部門向供應商提出退貨、折扣與折讓的要求后,編制相關的明細表上報財務部門,財務部門復核并經醫院領導批準后對應付賬款的金額進行調整。
三、三甲醫院付款管理的內部控制
(一)根據實際情況建立有效的內部控制制度
明確劃分各崗位的職責和權限范圍,每一環節都應有兩名或以上人員分工負責,實行定期崗位輪換,建立從申購到付款環環相扣、監督制約的動態機制。根據各司其職、各負其責的原則,對業務經辦、授權批準、財產保管、會計記錄、稽核檢查等崗位建立相互牽制的工作制度。實行崗位分離,如采購申請與審批、合同訂立與審核、采購與驗收、驗收與會計記錄、付款審批與付款執行等不相容職務相互分離,使關鍵崗位的工作受到監督,防止串通舞弊。
(二)建立標準化的業務處理流程
明確授權與審批程序,規定付款審批人員及其審批權限、審批金額額度、審批級次和流程,避免由于人員變動影響內部控制制度實施的效率與效果。采購部門、倉管部門、財務部門、醫院領導都應對采購、入庫驗收、付款等業務的真實性、合規性及資料的完整性進行復核審查,在自身授權范圍內通過在發票背面簽署意見并簽字或蓋章做出同意或不同意付款的決定。制定應付款項定期清理制度,對長期無人追索的款項進行調查分析,確屬不需支付的款項,報醫院領導批準后從應付賬款轉出。
(三)加強對相關資料的審計工作
加強對合同的審計,重點在合同的真實性、合同條款的嚴密性、合規性、合法性,如發現合同有缺陷、遺漏等條款要及時糾正;監督合同的執行情況,防止供應商超合同供應,防止未到付款期提前付款。定期終止沒有業務聯系的供應商,清理供應商檔案,防止串戶、錯記、弄虛作假等問題的發生,但不要刪除這些信息,另外備份與這些供應商有關的付款歷史信息。
(四)依托醫院信息化管理系統的平臺,建立高效的會計系統
將會計系統與醫院的物流管理系統進行對接,實時全面地記錄和反映醫院從申購到付款各環節的資金流和實物流情況,對采購申請、采購合同、采購訂單、驗收證明、入庫單、退換貨情況、供應商信息等資料都應實現在網上同步核查,確保會計記錄與相關的采購記錄、倉管記錄等一致。另外將會計系統與醫院的收費系統進行對接,通過定期對材料的購入數量、領用數量、收費數量的相互核對確保付款對應的采購業務真實發生,如果某項材料的購入數量遠大于領用數量或收費數量,就需要深入細致地了解具體原因,看是否存在虛假交易串通舞弊等問題。X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等制定.企業內部控制規范[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10.
(美)瑪麗·S.謝弗,譯者:韓洪靈應付款舞弊及其防范[M].大連:大連出版社,2009..2.
3.張慶龍,聶興凱.企業內部控制建設與評價[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