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 蔚① 高 禾②
中圖分類號:F23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3-0743(2003)12-0040-01
1 醫院風險基礎審計理論
風險基礎審計以風險評估分析為基礎來確定審計的重點和范圍,并以此作為如何收集、收集多少審計證據的依據。風險基礎審計以更為全面、更為完善的內部控制為基礎,特別強調對影響內部控制諸多環境因素的考慮。基于內部審計的技術要求,風險基礎審計作為一種新的、多維的、有效的審計技術得以迅速發展,一方面大大提高了審計的效率,同時也緩解了審計人員所面臨的錯綜復雜的風險,使審計方法更加科學、更加成熟。醫院的內部審計部門,是為醫院管理服務的部門,內部審計人員應履行幫助管理者降低醫院各類風險、實現經營目標的職責。內部審計應針對醫院的主要風險領域,確定審計項目。風險基礎審計,就是以“風險”為核心進行的審計。
2 醫院內部審計領域引入風險基礎審計的必要性
2.1 風險管理已成為整個內部審計領域工作的重要內容 國際內部審計師協會(IIA)亞洲事務特別助理張翌軒博士在其講學中提到,國際內部審計師協會對“內部審計”概念已作重新闡述,其內容為:內部審計是一項獨立客觀的認證與咨詢顧問服務,內部審計以增加價值與改善營運為目標,內部審計經由系統、規范的手段來評估與改進風險管理控制與組織監控統御過程,以達到組織的既定目標。對“內部審計”的重新闡述,使內部審計人員在確定目標范圍、采用方式方法、發揮職能作用等方面更加科學有效,特別是把“風險管理”作為一項重要的工作內容納入內部審計,且作為必須履行的職責,適應了現代經濟管理的需要。
2.2 醫院風險管理是適應醫療改革的需要 醫療機構作為衛生改革的焦點之一,由相對穩定的計劃經濟逐步轉向風險多變的市場經濟,種種經營風險直接威脅著醫院的生存與發展。實行醫院風險基礎審計模式的內部審計部門,以醫院的風險管理目標為工作目標,在認真分析和把握醫院將面臨的風險和種類及其成因的基礎上,以積極地控制風險為宗旨,嚴格按照風險管理程序進行醫院風險管理,能使醫院防患于未然,實現長期穩定的發展。
3 醫院內部審計領域引入風險基礎審計的可行性
3.1 風險基礎審計中關注的風險與整個醫院關注的風險是一致的 內部審計參與醫院風險管理是其責無旁貸的職責。在內部審計領域中,內部審計人員更多地將風險基礎審計中的“風險”擴大為醫院經營過程中面臨的不能實現其目標的各種風險,并將其作為確定審計項目及其審計范圍和重點的依據。所以,此時審計人員更多地是注重于醫院的固有風險和控制風險,審計人員關注風險也就是關注醫院現存的各項風險及醫院為降低經營管理風險所進行的各項管理活動。
3.2 風險基礎審計是醫院內部審計工作減少職業風險較為科學的方法 在內部審計領域運用風險基礎審計,不僅是用風險標準來確定審計項目,而且是運用風險評估手段來確認單個審計項目中的審計重點。內部審計人員不是在內部控制系統中觀察業務過程,而是在風險環境中觀察業務過程,從而體現審計的價值。因此,審計報告更容易被接受,醫院管理部門也更容易理解內部審計存在的價值,它可以減少醫院內部審計職業存在的價值危機。
3.3 風險基礎審計可以減少審計項目風險 風險基礎審計以對醫院環境和經營進行全面風險分析為出發點,在選擇被審計者、制定審計計劃、調查經營活動、描述和分析、內部控制、形成審計報告和審計建議、進行后續審計等各審計程序過程中,均以對風險的考慮作為出發點,使審計風險的評估和分析貫穿于整個審計過程。因此,內部審計活動既能最大限度地控制醫院面臨的經營風險,也能最大限度地控制審計項目的風險。
3.4 風險基礎審計是I IA提倡的審計模式 風險基礎審計比以往的制度基礎審計進了一步,是現代審計模式的最新發展。自20世紀80年代開始,由于多種因素的共同作用,世界上許多大的審計公司和企業內審組織紛紛不同程度地采用了這一審計模式。風險基礎審計對于審計風險的考慮已不限于組織內部會計核算與控制程序的風險,對于組織經營面臨的外部風險,在審計風險評估時也予以考慮,并將審計風險予以量化和模型化,使審計人員對審計風險的控制更加科學、有效。風險基礎審計方法已成為國際內部注冊審計師協會推薦的審計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