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供水產業是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產業之一。隨著我國供水產業的市場化程度不斷深化,涌現出大批的供水企業。然而,由于受到傳統行政管理體制的影響,我國供水企業在投融資方面面臨著諸多瓶頸問題,嚴重制約了供水企業的發展壯大。本文分析了我國供水產業的市場化背景,提出了在供水企業業中進行投融資研究的必要性,最后就如何完善供水企業投融資體制進行探討。
關鍵詞:供水企業;投融資體制;探討
供水產業作為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性產業,在改善民生、環境保護等多個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而作為供水產業的微觀主體-供水企業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鑒于供水企業具有自然壟斷性,加之資金門檻較高、資金回報率較低以及需求彈性較低等特征,傳統的投融資機制并不適應供水企業的發展,改革供水企業投融資機制勢在必行。
一、概述
一般而言,供水作為一個行業而言有廣義和狹義之分。狹義的供水行業專指輸水環節,即通過自來水管道進行水的輸送環節。而廣義的供水行業則是從制水開始,以回收水為重點一整套水循環系統,即包括制水、供水、用水、排水、水處理和回收等環節。由于我國供水行業管網尚未完全分離,所以供水行業一般是廣義上的供水行業。供水企業便是從事供水行業的企業實體。它一般具有以下特征:經營形式的自然壟斷性、資金密集型、投資回報率較低。
一直以來,我國將供水產業作為公益性事業來發展,政府在供水產業發展過程中發揮了主導的角色。首先,投融資方面由國家和地方政府負責,政府作為唯一的投資主體,承擔水循環鏈條中各個環節的成本費用;再者,政府制定了有關供水產業發展的相關政策,同時實際承擔著供水企業的事務管理,在行業內形成了一種典型的行政性壟斷。這種現象隨著供水行業市場化改革的步伐不斷加快而有所緩解,政府在市場化的大背景下在該領域的主導角色不斷弱化,這主要體現在政府鼓勵民間資本進入水業投資項目,這在很大程度上彌補了供水產業基礎建設所需的資金缺口,活躍的民間資本力量顯著推動了供水產業的發展,大批符合現代公司制度的供水企業不斷涌現。可見,通過市場化的方式進行城市水務工程的建設、運營與維護是城市發展的必由之路。然而,在這個過程中,由于長期受到行政管理體制的影響,供水企業在投融資效率上尚存在不足,與該行業相適應的金融工具十分匱乏,加之各種投資資本缺乏協同,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供水企業的發展壯大。
二、有關完善供水企業投融資體制的思考
一般而言,供水企業投融資體制包括投資和融資兩個方面的內容。其中,投資是以特定項目為對象、直接與新建項目或更新改造項目有關的投資行為;而融資則是指與投資活動相匹配的資金籌措行為,涉及到供水企業不同性質的資本金在企業資本中所占的比例等。至于投資與融資之間的關系,投資決定了融資,項目投資者背景、財務狀況,投資項目的預期經濟效益和風險水平等情況,決定了融資的結構、條件等。同時融資又制約著投資,如果沒有順利的融資相結合,投資者有再好的設想,也無法實施項目的投資活動。在我國,水利行業實現市場化后融資渠道不斷拓寬,不同的融資渠道對應著不同的資本性質,如何實現各種不同性質投資資本的有效協同事關投融資的效率和效果,也是完善供水企業投融資體制的重要方面。筆者認為,完善供水企業投融資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明確供水企業投融資管理體制改革的目標
按照現階段我國在供水企業投融資管理體制改革的指導思想,充分發揮市場在配置城市供水資源的基礎性作用,明確政府和供水企業各自的權責,切實保障作為供水企業投資者的合法權益,按照公平、有序競爭的原則營造一個和諧的市場氛圍。在這個過程中,應當區分供水行業的經營性領域和公益性領域,確定不同的投融資管理體制。具體而言,對于城市防洪、城市供排水管網和水源保護等公益性工程,政府應承擔起建設、運行、維護以及更新改造的責任,要建立穩定的財政投資渠道和市場化的運營模式,確保有關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維護費中用于公益性供水項目的資金使用效率,還要研究在水利建設基金等方面支持公益性水務工程建設的政策措施。而對于城市供水等經營性項目,資金來源應市場化,主要通過非財政渠道籌集,走市場開發、社會投資、企業管理、產業發展的道路。
?。ǘ┻M一步規范供水企業投融資的監管協調機制
供水企業在市場化的背景下存在著多方利益相關者,如政府、消費者、社區等,供水企業投融資情況影響著各方利益相關者的相關利益。在這個過程中,應當加強監管和相關協調工作,明確界定各方的權利、責任與義務,以此提高各相關部門之間的協作效率。需要明確的是,各種不同性質的投資資本出于不同的目的進入供水企業的各個項目,對于這些資本供水企業應當監管,在使用過程中應當明確資金提供方的責任,并與資金提供方進行充分協調,避免其中途撤出資金而對供水企業投資項目造成的損害。此外,還應當加強城市供水管理的立法,使城市供水市場實現依法監管。
?。ㄈ嫿ü?、有序競爭的市場,改善供水企業的投融資環境
鑒于供水企業所在行業的特殊性質,政府應當在改善供水企業投融資環境方面發揮重要作用。例如,政府可以通過稅收政策、財政政策等調控政策擴大供水企業的利潤空間,積極引導民間資本向供水企業投資,降低供水企業的融資成本,從而促進供水企業的發展壯大。同時,對于資本性質不同的供水企業,應當公平對待,鼓勵各類性質的供水企業在一個平等的基礎上進行有序競爭,為廣大民眾提供更為優質的供水服務。
?。ㄋ模┮腠椖客度谫Y方式,提高投融資效率
鑒于供水企業投資具有數額大、時間跨度長等特點,采用項目投融資的理念開展可以有效提高其投融資的效率和效果。在項目投資過程中,結合項目實際情況,可以通過單一項目子公司、非限制子公司、代理公司、公司型合作結構、合伙制和有限合伙制結構、信托基金結構、非公司型合資結構等多種形式進行;而在項目融資過程中,可以通過投資者直接融資、單一項目公司融資、生產貸款、杠桿租賃、BOT融資方式、ABS融資方式等多種方式開展,當然也可以通過以上幾種方式的組合在籌得資金。
綜上,供水企業投融資是供水企業開展日常活動的基礎,也是供水產業市場化進程中亟待解決的問題之一。只有建立健全的投融資機制,才能確保供水事業健康、有序的發展,才能使得供水企業充滿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