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本文闡述了推行成本預算管理的意義以及成本預算管理在煤礦企業的具體做法。
關鍵詞:成本預算 煤礦企業 實踐
一、成本預算的概念
成本預算是由成本管理單位采用科學的方法,對一定時期、一定產品或某個項目、方案的成本水平、成本目標進行預計和測算。一般采用自下而上、自上而下和上下結合的方式進行,煤炭企業通常編制有年度、季度和月度成本預算。
二、成本預算管理的意義
推行成本預算管理,對于加強成本管控,做到科學投入,實現利潤最大化,進行正確的生產經營決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成本預算是企業成本管理的重要環節,有利于加強成本的過程控制,合理降低生產成本,使其產品在競爭中具備成本優勢,提高企業競爭力。
2.成本預算為企業挖掘降低成本的潛力、提高經濟效益明確方向。
3.準確的成本預算能為企業領導正確決策提供依據。
三、成本預算管理在煤礦企業的具體實踐
生產礦井作為煤炭企業下屬的成本控制中心,經營管理的重點定位在成本管理,而預算管理尤為重要,筆者在具體實踐中總結出以下做法。
1.建立健全成本預算管理機構、明確管理職責,構建三級成本預算管理體系
一是成立由礦長任主任,經營副礦長任副主任,由經營、財務、人勞、供應、生產、機電等業務部門負責人組成的成本預算管理委員會,主要負責一級成本預算的編審和組織領導工作。
二是預算管理委員會下設預算管理辦公室,主要負責一級預算的編制和實施,形成一級成本預算分析報告,對二級成本預算管理單位進行業務指導、過程監督、考核和獎懲兌現。
三是各科隊成立由科隊長任組長,由技術員、核算員和材料員組成的成本預算領導小組,核算員是區隊成本預算管理的專職人員,主要負責本單位責任范圍內的成本預算管理工作。
以上三級成本預算管理體系按管理層次劃分,有不同的管理重點,一級預算管理的重點是年度、季度預算,二、三級預算管理的重點是月度預算。
2.明確預算編制依據
根據煤炭企業生產經營管理工作的實際,提出如下預算編制依據。
一是公司下達的成本計劃;
二是礦年度生產建議計劃和月、季度生產作業計劃;
三是各項成本消耗定額,考慮工作面實際需要;
四是由于煤炭開采投入木材、坑木代用品、大型材料、專用工具等材料構不成產品實體,可以重復回收再利用的特點,材料預算要充分考慮材料的回收、周轉和復用;
五是根據生產的連續性強,考慮到地質條件變化和安全需要,材料預算時要考慮一定的備用。
3.制定預算編審程序
根據成本預算管理層次,制定相應的預算編審程序。
⑴一級預算編審程序
預算管理辦公室根據公司下達的成本目標,結合礦安全生產的實際需要,提出年、季、月度成本預算方案,在綜合平衡二級預算的同時,匯總完成一級預算草案,報預算管理委員會審議后形成正式預算方案。
⑵二級預算編審程序
職能科室按照預算職責分工,根據生產實際需要,在確保安全生產的前提下,在綜合平衡三級預算的同時,編制預算職責范圍內的年、季、月成本預算方案,并報送預算管理辦公室。
⑶三級預算編審程序
基層區隊根據本單位生產實際,充分征求班組意見,在保證安全生產的條件下,完成三級成本預算編制方案,并按專業報送業務科室。
⑷成本預算和成本計劃有不同的編制程序
成本預算編制程序:三級成本預算→二級成本預算→一級成本預算
成本計劃編制程序:一級成本計劃→二級成本計劃→三級成本計劃
4.注重成本過程的控制
在成本管理中,礦井應注重成本過程的控制和管理,嚴格一切成本支出。
⑴預算內成本指標的控制
預算內成本指標由分管科室按預算自行控制。具體控制程序為:施工單位→分管科室→物資供應科。
⑵預算外工程成本控制
預算外工程開工前,由業務科室編制成本預算,安全生產急需工程,可先開工,但必須48小時內補編成本預算。預算外工程成本預算審批升效后,按預算內成本指標控制管理。
⑶預算外材料控制
非新增工程預算外材料按下列程序控制:
施工單位→分管科室→物資供應科,特殊情況分管領導審批,供應科方可發料。
5.預算差異分析
預算分析是預算管理中的重要環節,由預算執行部門和預算管理辦公室對預算進行分析,主要分析預算指標與實際執行的偏差,追述原因,使成本管理能夠有針對性地糾正不利偏差,從而提高預算的科學性、嚴肅性和權威性,達到加強預算管理的目的。每月由預算執行部門將上月預算差異分析報預算管理辦公室,形成全礦成本預算差異分析報告,報礦預算管理委員會,為預算管理委員會對預算進行動態控制提供依據。預算差異分析方法及分析內容:
一是本期預算額、實際發生額、差異額,累計預算額、累計發生額、累計差異額;
二是用比率法分析預算執行情況,找出差距;
三是用因素分析法分析產生不利差異的原因,分析責任,找出改進措施,形成有利差異的原因,取得的經驗和教訓。
四、推行成本預算管理的效果
1.進一步強化了各級管理人員的成本意識,提高了各級管理人員管理成本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主要表現為工程技術人員能夠主動深入現場,掌握第一手資料,積極研究預測地質條件,月初能夠做到全面準確編制成本預算,月中主動監督材料的投入、使用和回收,月未做好預算差異分析。
2.提高了成本計劃的準確度,減少了計劃外費用支出。
3.強化了材料現場管理,提高了材料的使用率。
4.推動了成本管理水平的提高。通過成本預算差異分析,及時找出了成本管理的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提出了下一步成本管理的努力方向。
5.專業管理在成本管理中的作用得到不斷發揮,有力地推動了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
6.成本預算管理有效地降低了成本支出,提高了經濟效益。
五、推行成本預算管理需要注意的問題
1.推行成本預算管理需要科學的定額和完善的統計資料。
2.推行成本預算管理需要有準確的地質預測預報的支持。
3.推行成本預算管理需要做到以人為本,全員參與。
4.推行成本預算管理需要把成本考核工作落到實處,并及時把考核兌現結果反饋到被考核單位。
5.推行成本預算管理需要做好成本預算差異分析。推行成本預管理需要定期對預算執行情況進行分析,找出產生差異的根源,提出糾正偏差的方法和措施,有計劃地糾正預算差異,降低成本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