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在我國推進科技發展和事業單位改革之期,內部控制作為現代管理手段在林業科研事業單位中實施勢在必然,本文結合內部控制五個要素對林業科研事業單位如何有效實施內部控制工作提出幾點建議。
關鍵詞:科研事業單位 內部控制 措施建議
林業科研事業單位主要是為社會發展提供林業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技術服務,除具有一般事業單位公益性、服務性、非盈利性等特點外,隨著科技體制的改革、國家對林業生態的重視,林業科研單位在科研項目經費、科技成果轉化、技術開發服務、科研儀器采購等方面涉及的經濟活動更加頻繁。如何合理保證單位經濟活動的合法合規、資產的安全完整,財務信息的真實準確,提高單位服務的效率和效果,這就迫切要求在科研事業單位建立健全內部控制工作。筆者結合工作實際,從財務角度談談一些看法。
一、增強單位領導的內部控制管理意識,營造良好的內控環境。
所謂內部控制,是指單位為實現控制目標,通過制定一系列制度、實施相關措施和程序,對經濟活動的風險進行防范和管控的動態過程。我國尚未對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工作制定一套規范性的指導文件,但事業單位實施內部控制工作勢在必行。據筆者了解,目前大多數科研事業單位領導不同程度存在“重業務,輕管理”的現象,對內部控制工作意識薄弱,有的領導甚至聞所未聞,有的把內部控制等同于內部一些規章制度的建立實施,有的直接把內部會計控制當做內部控制的全部內容。所以,要做好這項工作,首先要強化單位領導班子尤其是單位負責人的內控意識,加強學習培訓,把實施內部控制作為一項系統性、綜合性的管理工程,從人力、財力、技術上予以保證,營造良好的內部控制環境,建立有效的實施體系,讓由上而下全體職工共同執行內部控制要求。其次,為保證內部控制工作的有效實施,在單位內部可以推行法人代表經濟責任制,將責任風險直接與決策層人事任免、經濟效益掛鉤。
二、構筑和完善嚴密的內部控制體系,增強制度約束力
目前大多數科研機構能根據有關法規制定內部規章制度,對本單位的經濟活動起到一定的約束和監督作用,但要形成一個內部控制體系,具體應包含三個方面的控制層次:第一個層次是在業務的執行過程中融入相互牽制、相互制約的制度,建立以“防”為主的監控防線。如建立健全關鍵崗位責任制、不相容職務相互分離、內部授權審批制度、實行重大決策集體研究決定等,在預算管理、科研經費、資產管理、建設項目、科技成果、科研合同管理等方面必須明確處理權限和應承擔的責任。第二個層次是進行評價和監督,對各個重點崗位、各項業務流程進行日常性和周期性的核查,建立以“堵”為主的監控防線。評價和監督應由相對獨立的部門來完成,配備責任心強、工作能力全面的人員擔任此職,監督過程中引入獎懲機制,將評價和監督的過程和結果定期公示,增加透明度。第三個層次是對業務活動建立風險評估制度,建立有效的以“查”為主的控制防線。在國家政策、管理模式、科研環境發生變化時,對現有的經濟活動流程、內部控制制度是否存在風險和漏洞等進行評估,盡可能減少單位經濟風險。風險評估要保證權威性、獨立性和及時性。
三、加強會計基礎化工作,提高會計系統的控制作用
內部會計控制是單位內部控制體系的重要內容,會計監督是加強內部控制工作的重要手段。林業科研單位要規范會計基礎工作,強化會計核算監督,主要應加強以下幾方面工作:1、建立健全單位財務管理制度,維護財經紀律,杜絕隨意開支。制度的制定要從本單位實際出發,要講究適時、系統和配套,具有可操作性,如科研單位要對科研專項經費、科技服務經費等出臺相應管理辦法。2、制定高效嚴謹的會計核算流程,堅持不相容職務相互分離,明確劃分財務人員的職責權限和崗位責任。通過會計處理程序控制、手續控制和復核控制等措施,確保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及時性和完整性。3、嚴格執行內部核對制度,對預算執行情況、經濟業務的合法性、會計資料的合法性、真實性和財產物資安全性等方面加以控制。4、加強會計隊伍建設,提升會計人員專業素質。單位要合理配置財務人員,加強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和經驗交流,全面提高專業判斷能力和職業道德水準。
四、加強預算管理工作,形成有效的預算管理機制
科學的預算管理能夠對單位起到自我約束、自我控制、自我發展的良好作用。林業科研事業單位編制預算要從單位實際情況出發,以預算管理部門牽頭,由科研管理部門、各科研課題組、資產管理部門共同參與完成,在財政預算的基礎上推行零基預算和細化預算,提高預算編制的科學性和合理性。預算執行過程中要增強法制意識,強化預算的剛性約束,防止隨意調整追加預算以及超預算、擴大預算范圍等行為的發生。建立預算執行績效評價機制,由財務部門配合科研管理部門對預算實施進行監控,對預算執行情況和進度進行提醒和通報,分析解決預算執行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措施,確保執行的合法、有效。
五、完善監督考核機制,確保內部控制有效實施
有效的監督考核機制能避免內部控制工作流于形式,不斷改進,取得良好效果。從單位內部來講,一是要重視內部審計工作,建立獨立的內審機構,配備專職審計人員,定期或不定期對單位各項經濟業務進行審查,保證發揮內部會計控制的監督作用。二是要發揮紀檢監察部門的作用,對內部控制實施的全過程進行監管,對各目標責任崗位、責任部門的執行情況進行獎懲,為單位內部控制工作保駕護航。三要利用外部監督力量,如財政行政審計、專項經費審計,注冊會計師事務所等,審查單位經濟業務是否合法、會計核算是否正確,內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執行是否有效,并對單位的內部控制制度設計的效果及其實施的有效程度作出評價,發現問題及時糾正,確保單位內部控制工作有效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