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
關鍵詞:
財務管理是單位管理的核心組成部分,對單位的經營服務活動起著啟動、導向、控制的作用。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市場競爭日益激烈,面臨著各種嚴峻的考驗。從宏觀上加強財務管理成為發展與生存的關鍵,本文就如何加強現代財務管理提出了一些相關建議。
一、努力更新觀念,實現三個“轉變”
創新財務管理內容至少包括:第一投資戰略調整為“投知”或“投智”戰略知識經濟時代,企業從事生產活動所需的投資、員工、技術、市場等,均以員工的知識、能力為基礎,由此決定了“投知”或“投智”的重要性。第二,利潤分配由按資分配調整為按“經濟要素”分配。經濟要素包括土地、勞動、資本和知識。在知識經濟社會中,腦力勞動成為勞動的主要形式,因此按知識或按經濟要素分配財富是知識經濟社會的必然選擇。這種分配模式比按資產分配更符合實際。第三,日常管理內容的擴展。企業應該將無形資產管理作為財務管理的重點。在知識經濟時代企業資產結構中,以知識為基礎的專利權、商標權、商譽等無形資產在企業的總資產中占有的比重逐漸增大。因此,在現階段,無形資產也應成為企業財務管理的主要對象,應建立切實反映無形資產狀況及其結果的決策指標體系,投資決策的重點應以無形資產為主,并以是否給企業帶來人力資源積累、提高人力資源質量、增強企業創新能力及持續發展動力作為效益評價的標準。
為了使財務管理進一步適應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需要,財會人員就必須自覺、主動地從傳統計劃經濟模式下的老辦法、老習慣中解放出來,樹立改革意識,加快改革步伐,用市場經濟的新觀念、新思路,探索財務管理的新路子、新形式,使財務管理在宏觀調控中發揮作用。 ? 首先必須堅持依法理財。要適應形勢任務和情況變化,不斷修訂和完善有關制度規定,做到有法可依;切實維護財經法規的嚴肅性和權威性,做到有法必依。其次必須注重勤儉理財。要按照建立節約型社會的總體要求,弘揚艱苦奮斗的優良傳統,樹立節約意識,堅持量入為出,嚴把經費標準關,大力壓縮行政消耗性開支,把有限的經費用到刀刃上。再次,必須創新理財。一方面,要積極借鑒和運用現代管理科學原理,創新管理方法,促進預算管理、集中采購等各項改革整體推進,逐步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另一方面,要深入考察和研究財務保障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積極提出解決供應保障矛盾和問題的新對策、新手段、新措施,切實提高經費使用效益。
二、加強財務管理,調整監督重點
第一,要大力加強對重大經濟活動的監督。何為重大經濟活動呢?巨額資金的投放;計劃單列項目的論證;專項經費的使用;承包單位的效益等等,都是重大經濟活動。要大力加強對它們全方位、全過程的有效監督,要從傳統的事后監督,轉移到事前事中監督上來,并逐步把他們納入規范化、科學化的軌道。用主要精力管理了大的方面,就是堅持了財務監督的基本方面,抓住了財務監督的重中之重。只有這樣,財務管理的重要作用才能充分體現出來。
第二,要強化對失真憑證的管理監督。目前,會計憑證失真、會計信息模糊已日趨嚴重。對這種失真憑證,財務部門要嚴肅對待,發現一起就應查處一起,并及時上報,而且決不讓其在經濟上占便宜。對此,我們財務人員應振奮精神,恪盡職守,勇于防弊,善于發現問題,為規范經濟行為、消除失真現象,為促進經濟建設的健康發展而做出貢獻。
第三,要嚴格對預算外資金的管理。改革開放以來,實踐結果表明,把單位資金統一體人為地割裂開來的做法,既不符合綜合財務計劃的要求,又與資金運用的客觀規律相違背。由于我國市場經濟范圍不斷擴大,法制還不夠健全,預算外資金已成為違紀事件的多發部位,是經濟活動受關注的熱點之一。
三、加強學習,增強素質
財務人員經常與錢物打交道,能否經受住誘惑,經受住各種考驗,做到常在河邊走就是不濕鞋,這不僅僅是個人素質問題,更是反映財務行業工作的職業道德水準。近幾年,財務隊伍中發生的個別違紀問題,表明我們在職業道德建設上還存在死角,特別是對財務人員的生活圈、娛樂圈、社交圈管得不夠嚴,掌控不夠。職業道德對行業來說是一種風氣,對個人來說是形象,作為財務部門的人員,尤其是領導人員,必須帶頭樹立行業新風,通過自身的模范作用和履行好自身職責,帶出一支好隊伍。
財務人員要加強學習,不斷更新知識、增強素質,努力使自己成為管理型人才。市場經濟的發展,經濟活動的日趨復雜,新問題、新情況層出不窮,會計監督的難度日益增大。“兩則”的全面實行,使財會人員面臨拓寬知識而和更新專業知識的雙重挑戰。因此,財務人員除要懂得會計學科的專業知識外,還必須多學一些相關學科的知識,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名多能的現代化財會人員。
四、加快更新核算工具,處理好各種關系
會計核算和會計監督是會計的兩大職能,是為同一目標而服務的,因此要同時并舉,不能一手硬一手軟。如果認為會計核算是硬任務,是務實,而會計監督是軟任務,是“務虛”,就容易產生重會計核算、輕會計監督的。如果會計核算不能為會計監督提供可靠的資料,則會計監督就會失去依據,另一方而,會計人員若整天忙于“三賬”,疲于應付,就沒有時間進行監督,因此,會計核算手段亟待改進。“現代化”、“電算化”大勢所趨,只有這樣,財務人員才能擺脫大量繁雜的低效勞動,才能實現工作重點轉移,才能將主要精力轉移到加強監督上來。
在財務管理中處理好各種關系也是至關重要的。首先要處理好領導與會計的關系,提高對財務管理重要性的緊迫認識,真正認識到會計是現代經濟管理的重要手段。經濟越發展,會計越重要。加強財務管理,提高監督水平,不僅是維護財經紀律、保護合法權益的依靠與保障,也是領導決策的經濟參謀,領導者要以全新的姿態理解、尊重和支持財務管理工作,支持財會人員履行自己的職責,為他們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作為會計本身,要加強自身建設,從干中學,從學中干,既精通業務又熟悉政策,增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且認真做到清正廉潔、無私奉獻,以較強的專業技能、高尚的職業道德、出色的工作成績來贏得社會的認同和尊重。
最后,要正確把握財會監督與服務的關系。財會監督是經濟監督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最終目的是在維護集體利益的前提下,通過改善內部財務管理,促進單位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提高。因此,財會監督管理工作是寓監督于服務之中,在管理中搞好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