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會計信息是管理人、投資人、債權人等改善經營管理、評價財務狀況、作出投資決策、防范經營風險的主要依據,近年來我國會計信息披露存在的問題越來越引起關注。筆者根據多年實踐經驗,對我國公司會計信息披露提出了幾點思考與討論。
關鍵詞:會計信息;披露;對策
會計信息披露的真實與否、充分與否、及時與否直接決定了各方信息使用者的決策,進而決定了經濟市場的有效性和有效程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我國會計的國際化進程。提高會計信息披露的質量,使會計信息披露更充分有效地為信息使用者所利用,并為股東和社會帶來最大的利益已成為刻不容緩的課題。 一、我國會計信息披露的現狀 目前我國會計信息披露的質量普遍不高,存在著會計信息披露不真實、不規范、不充分、不及時等諸多問題,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重大遺漏、披露不及時等違法違規及侵犯中小投資者權益的行為時有發現。 1、會計信息披露不真實。近年我們目睹了太多上市公司的業績騙局,如瓊民源、東方鋼爐、大慶聯誼、鄭百文、江蘇瓊花的欺詐,黎明股份的億元造假上市,“世紀黑馬”銀廣夏的虛幻神話,2011年3-5月因造假被納斯達克和紐約證交所停牌的18家上市企業,都讓人觸目驚心!人為捏造會計事實,纂改會計數據,為私利而編造假賬假表,賬實不符,虛企業、虛資產、虛盈實虧、虛虧實盈,以虛假信息欺騙、誤導信息使用者。資本市場的基礎是信息披露,而信息披露的核心是財務數據的真實性。會計信息的失真,違背了會計信息披露的可靠性原則,公司的誠信受到質疑,由此引發了“會計信息危機”,對我國的經濟發展帶來許多負面的影響,影響了經濟市場的健康發展,同時還影響我國會計向國際接軌的進程。會計信息的失真是極具破壞力的。 2、會計信息披露不充分。許多公司為了達到某種經濟目的而不愿充分披露實質性內容,甚至不充分披露真實的信息。在對外披露信息時,有利于公司利益的信息過量的披露,甚至炒作;不利于公司切身利益的信息輕描淡寫,甚至隱藏。如江蘇瓊花隱瞞了把資金給德恒證券和恒信證券實施國債投資的委托理財,造成2004年1-6月投資損失88.4萬元一事。此重大的違規、違法事件在被查處之前公司根本沒通過任何方式予以披露。披露的不充分影響到投資人等信息使用者深入、全面地分析公司經營及財務狀況。 3.會計信息披露不及時。相當一部分公司不能及時公布財務信息。此現象在上市公司中尤為嚴重,已經成為目前我國證券市場的一大頑癥。據調查,多家上市公司在重組過程中出現過“時間差”現象。如春暉股份大股東與世界紡織巨頭美國UNIFI.INC公司簽訂成立合資公司的框架協議在03年12月就已簽訂,而公告的發布卻是在兩個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