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言
在2007年,美國次級抵押貸款危機全面爆發。這場危機不僅給金融市場造成嚴重的傷害,而且還嚴重的影響了實體經濟的發展,加速了世界經濟的衰竭。為防止危機的再次出現,2010年7月21日,美國通過了《多德一弗蘭克華爾街改革與消費者保護法》。
在國際金融危機的背景下,理清金融監管的理論依據,對于在經濟轉軌中深化金融監管體制改革的中國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將采用比較的手法,在了解美國金融監管模式的改革的基礎上,介紹美國金融監管改革的主要內容并作出簡要的評價,具體探討我國監管模式在實踐中所面臨的問題,結合美國金融監管模式變革的環境與歷程來提出針對性的建議。
一、美國金融監管改革的主要內容及簡要評價
2009年6月17日,美國政府公布了金融監管改革方案。這項改革會對美國的金融體系產生難以預計的沖擊,同時也會對全球金融監管走向產生重大影響。該方案提到,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將對大型金融機構及其附屬機構進行監管,并且只有在通過美國財政部的批準之后,美聯儲才能行使緊急授權或者援助陷入困境的銀行。此外美國將設立個人消費者金融保護署,來維護金融消費者的權益。
(一)金融監管方案的主要內容
1、加強對金融機構監管
由于美國市場的過度自由,市場監管的自由,我門可以在美國金融監管的改革方案中看到,政府要對那些可能給金融市場監管帶來嚴重阻力的金融組織和機構給予嚴厲的監管措施。
2、建立全面的針對金融市場的監管體系
在金融市場中,往往會出現一些系統性的危機,還有一些大型的金融機構的倒臺往往會對市場造成不利的影響,所以美國出臺了《白皮書》。在《白皮書》中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美國政府正在加強對資產證券化市場的監管,其中包括對信用評級機構和市場的透明度監管力度的加強,也包括對所有在柜臺交易的金融衍生品進行全方位的監督管理,并在監管中實行集中清算制度,還包括要求發行人和創設人在貸款證券化過程中保留應有的財務利益等等,并將支付、清算和結算系統的監管權限賦予了美聯儲。
3、使消費者和投資者免受不當金融行為損害
金融消費者容易受到不公正的和欺詐性的金融交易的損害,因此白皮書建議在美聯儲內設立獨立的金融消費者保護局,以此來保護金融消費者的合法的權益;同時在美國證監會內部設立投資者保護辦公室,以此來保護金融投資者的合法權益。在金融市場中,由于市場信息的不對稱,金融消費者在市場中明顯處于劣勢地位,因此注重保護金融消費者的利益對于營造一個良好的金融環境具有非常大的作用。
4、向政府提供應對金融危機的政策工具
在金融市場中,政府必須擁有絕對的權力,能夠制定一系列的措施來防止融危機的發生。因此,我們在《白皮書》中可以看到,為了避免一些大型金融機構在倒閉風險中飄搖從而影響到金融市場的穩定,政府應當遏制住苗頭,對這類風險提前處理。政府可以在緊急情況下賦予美聯儲一些權力,比如說能提供應急貸款的權力。于此同時必須加強美聯儲在應對金融風險方面的職責,從而加強監督與管理。
5、提高國際監管的標準并改善國際間的合作
《白皮書》中提到,在金融市場中,必須對企業資本的框架進行改革。在國際金融市場中,要不斷加強對國際金融市場的監管,從而提高國際金融監管市場的標準。還要對加強跨國企業之間的監管的合作。
(二)對美國金融監管改革的評價
1、創新之處
(1)促使金融機構穩健經營
雖然新的《監管法案》在金融監管的力度方面有所增強,但是金融行業的基本利益格局并沒有產生變化,金融行業產生利益的方式沒有發生改變,并且由于此次改革涉及的范圍十分廣泛,一些具體的措施需要市場進行相當長的時間去適應,在短時間內我們很難看到新的《監管法案》帶來的影響,但是從長遠的角度看,新的《監管法案》將使美國的金融機構在更為健康的軌道發展,這條道路可能是非常嚴厲和規范的。甚至在以后的金融市場遇到風險的金融機構可能被強行分拆,一些金融機構在市場中對于嚴厲的規范不得不作出調整,將迫使金融機構減少過多的投機行為,市場得到優化。
(2)有利于金融市場的穩定
新法案監管的范圍比較廣泛,包括系統性風險防范衍生品交易和金融業高管薪酬,有利于市場政策的穩定性,浙江是對交易的透明度的增加,這將會使短期的金融冒險的行徑得到控制,減少了金融的水分,促進了市場的健康發展。
2、不足之處
改革方案中存在著過度改革與顧此失彼的現象。美國的改革方案是授權給聯儲局來負責的,但是法案中又規定了在聯儲局給予幫助之前又必須要得到財政部的書面批準,這種做法不經很大程度上干擾了聯儲局的正常的決斷,而且對聯儲局的權力進行了削弱。另外,如此大規模的改革方案,其實際效果還不確定,需要經過實際的驗證和時間的等待,這也是一個否定之否定的過程。同時一個方案的制定也可能出現相反的結果,比如說嚴格的金融監管必將帶來市場創新方面的減少,市場靈活性不足等不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