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稅負;收益;稅收籌劃;財務管理
一、稅收籌劃對于財務管理的必要性
(一)稅收籌劃是完成財務管理目標的重要手段
使企業獲得更多收益的途徑有兩個,一個是增加企業收入,一個是降低企業成本。當在企業收入不變的情況下,降低成本費用能夠有效減少稅務的支出。而稅款作為一種應交費用,減少稅費也就相當于降低了成本,所以稅收的管理籌劃是使企業獲利的重要因素。稅收籌劃是通過對各種稅基與稅率關系的研究,從整體稅負的角度出發制定科學的稅收計劃;通過與不同企業之間的稅負行為的比較進行事先安排統籌,使得企業獲得更多的利益。因此稅收籌劃是衡量一個企業經營與財務管理水平的重要標準。
(二)稅收籌劃是國家經濟發展的需要
隨著中國稅法與稅收政策的深入,企業的稅負加重。稅收籌劃把認識理解各種稅收政策與稅法為基礎,促進了國家宏觀調控的引導作用。盡管稅收籌劃在目前降低了企業的稅負,在短期進行稅收籌劃后,應納稅金有所減少,但是從長遠角度來看隨著企業稅基的不斷增加,整個稅收的總量是在增加的。因此,作為一種不違反國家法律與政策的企業籌劃行為,國家在一定程度上是支持鼓勵稅收籌劃的。
二、稅收籌劃的內容
(一)避稅籌劃
避稅籌劃是納稅人通過綜合考慮,在不損害國家利益與國家稅法的前提下,利用稅法中的漏洞、空白獲取稅收利益的籌劃。因為其自身的避稅行為并沒有與稅收的立法理念相違背,與那些利用法律的空子惡意避稅的行為截然不同,所以避稅籌劃可以說是在納稅人對稅收政策法規的理解之下進行的合理合法的納稅籌劃。
(二)節稅籌劃
節稅籌劃是納稅人以國家稅法為依據,以國家稅收政策為導向的減輕稅負行為。它是充分利用稅法中固有的起征點、減免稅等一系列的優惠政策,隨著財務活動的進行來安排或是更早于一些籌資或投資活動來安排,盡可能的達到少繳稅的行為。其中要說明的是,節稅籌劃的主體是納稅人,而稅收籌劃的主體是國家及其稅務機關,所以它們不是等價的。
(三)轉嫁籌劃
稅負轉嫁是指直接納稅人將稅負轉嫁給他人,并在整個流程中僅充當稅務部門與真正納稅人之間的中介,自己并不承擔納稅義務。稅負轉嫁并沒有使得國家利益受到傷害,也沒有違反法律,所以,稅負轉嫁作為一種普遍的社會經濟現象存在,也是納稅人青睞的減輕稅負的方法。
(四)涉稅零風險
很多企業會由于對國家的稅法政策理解不到位,使得企業存在稅收的風險問題。稅收籌劃則就是讓企業避免這些問題,要做到納稅人賬目、納稅申報、繳納稅款等各方面不會受到任何的法律處罰,及將稅收風險減少到很低或是沒有的狀態。實現涉稅零風險的途徑主要是按照所有的規章制度嚴格執行會計核算,財務管理等一系列有關財務的行為。由于當企業稅收存在風險時企業有可能受到經濟與名譽上的損失,使得納稅人在精神上受到折磨(稱為精神成本)。但當實現涉稅零風險后納稅人便不用擔心處罰,及精神成本得到減少,也相當于一種收益。
三、稅收籌劃在財務管理中的應用
(一)企業籌資的稅收籌劃
籌資活動是財務管理活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在稅前與稅后的企業資本結構是不同的,籌資的目的就是讓企業的資本結構發生變動,配置企業的資本結構使得對企業收益產生影響。一般的籌資方式是債務籌資和權益籌資。債務籌資是以還本付息的方式,貨幣的時間價值及資金流出數額為參考,選擇減少稅負最多的方案。其中籌資的資金成本主要是利息,但利息可以作為期間費用稅前扣除,所以具有抵稅作用。權益籌資是一種社會籌資,籌資之前要考慮到發行股票時一系列的手續費。它的資金成本主要為股息,而發行股票所支付的股息不能列為期間費用,不得稅前扣除只能從企業稅后利潤中支付,對稅收籌劃的要求更高。
(二)稅收籌劃在企業投資中的應用
投資是企業盈利的一種重要手段,在投資過程中進行稅收籌劃,需要從投資方向、投資地點、投資形式和投資結構等進行綜合的考慮。投資方向要結合公司情況,了解被投資方的性質在納稅方面的不同。在投資地點上,由于不同的區域有不同的稅收政策,正是這種差異為稅收籌劃提供契機,可為公司選擇稅率較低的地點進行投資。而投資形式可分為直接投資和間接投資。直接投資涉及到流轉稅、收益稅、行為稅等,當企業選擇直接投資時需要考慮到無形資產與有形資產在稅收方面的差別。而間接投資是對股票或債券等金融資產的投資,其中購買國債所得收入可以免交所得稅,購買企業債券所得收入需要繳納所得稅,購買股票取得的股利不用交稅。
(三)稅收籌劃在企業運營中的應用
企業的營運是企業主要的獲利階段。在這個階段中存貨、固定資產和流轉的物資等都需要稅收籌劃。其中的存貨與固定資產是一定要考慮到的。存貨計價在企業會計準則中有加權平均、先進先出法、個別計價法等,不同的方法計算得到的成本不同,使得企業繳納的稅費不同。因此企業要根據實際情況選定一種計價方法。當企業盈利能力很強時可以采用加大材料費用的存貨計價方法以減少利潤減輕稅負。固定資產在它的有效使用期內計提折舊,不同的折舊方法會影響當期的費用和產品成本。運用的折舊方法有直線法和加速折舊法,稅收籌劃中要從長遠角度考慮采用哪種折舊方法。使用直線法會使企業每期應稅所得相對均衡。可一般企業在發展時期采用加速折舊法,雖然企業各期的應稅所得呈現遞增態勢,但是企業在開始的年份可以少納稅,把較多的稅收延遲到以后的年份繳納,這就相當于延期納稅。從貨幣的時間價值觀念出發是等同于得到了一筆無息貸款的。
(四)稅收籌劃在利潤分配中的應用
利潤分配主要體現在稅前與稅后。稅前的利潤分配涉及到企業所得稅,企業最好在彌補期限內用稅前利潤彌補,可以減少稅負。企業的稅后利潤分配進行后形成的所有者權益可以成為企業內部的再投資的重要資本。因為再投資的優惠一般大于借入資金的利息抵稅所帶來的收益,當企業想擴大規模時,用企業稅后的所得進行再投資可以節約稅款。在股利分配時的方法選擇也會影響股東的稅負。股東所得的現金股利需要交個人所得稅而股權收益不用交。因此,稅收籌劃需要從對企業與股東有益的情況出發選擇發放不同的配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