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所謂國際貿易融資,是指圍繞著國際貿易結算的所有環節所產生的資金以及信用的通融,是銀行圍繞著國際結算的所有環節為進口、出口商品提供相關資金的總和。而貿易融資是指商品在進行交易的過程中,能夠運用短暫的融資結構工具,運用商品交易過程中的預付款、存貨以及應收款等資產的融資。
一、國際貿易融資的發展變化
(一)企業對貿易結算和貿易融資服務要求的發展變化
一般情況下,目前一些專門從事國際貿易的企業更加注重于商業銀行或者其他機構提供的相關服務是否有利于整個交易流程、是否能夠擴大信息來源、是否能夠減少風險問題的產生,使得出口商能夠更快地得到付款、更好地管理存貨。企業對貿易融資和貿易結算服務的需求已經發生了轉變,從原始的交易支付以及現金流量控制的要求,逐漸發展為對資金利用率和財務管理附加功能的需要。這種突變意味著對貿易融資和信息流的不同管理趨勢。
(二)一些在貿易融資領域保持領先地位的商業銀行逐漸失去優勢
近年來,許多在貿易融資領域始終保持領先地位的商業銀行慢慢的失去了以往的優勢,其市場經濟逐漸被許多新興的銀行占有。21世紀以來,許多從事國際貿易融資業務的跨國銀行,如荷蘭銀行以及匯豐銀行等等,他們為了擴展業務需求而大規模招聘貿易融資專業人員;相反地,其他一些銀行卻利用裁員來降低國際貿易融資成本,幾乎壟斷了融資領域貿易市場經濟。
(三)電子網絡技術應用于國際貿易和貿易融資領域
國際貿易融資領域另一個發展變化是電子網絡技術的廣泛應用。目前,貿易融資和貿易結算銀行要有開發內部業務應用系統的潛力,值得提倡的是,貿易銀行應該能夠使用外部電子網絡技術,很好地與相關領域建立合作關系。另外,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致使許多非銀行金融機構和信息咨詢公司也相繼加入了國際貿易結算和融資服務市場體系中來,為以往的國際貿易融資銀行引進非常大的競爭力度。由此而言,國際貿易銀行界需要重新界定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度。
二、國際貿易融資的未來發展趨勢
近年來,國際貿易融資領域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從事國際貿易的融資企業期望銀行能夠提供一體化的完整產品,逐漸滿足其國際貿易和現金管理的一些要求。最近國際貿易范圍內所發生的一連串事件勢必將對以后的國際貿易產生重大的影響力。所有負責國際貿易融資的企業以及金融機構,就要抓緊跟上這種國際貿易融資變化的趨勢,并且能夠估計未來的發展變化。只有在認識上能夠深刻體會,這樣才能在國際貿易融資領域處于不敗的地位。
三、提高我國國際貿易融資環境的對策
(一)提高我國對外貿易融資利用率
提高我國對外貿易融資利用率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說明。第一,逐漸增加企業產權的清晰程度以及管理之地的科學性。這就需要企業要以當代企業制度為依靠逐漸明白自身的企業產權,努力培養了解當代融資領域知識的相關專業人員,不斷汲取和國際接軌的財務會計管理體系,努力為企業的融資創造更加方便的條件,解除不應該發生的融資風險力度。第二,選擇目標市場,努力擴大企業利潤空間。在國際貿易融資領域中,商機時刻存在著,但是不同的企業所面臨的市場機遇互不相同。第三,充分利用國家現有的出口退稅策略。我國目前實行的出口退稅策略都是紙上策略,如果能夠將這些退稅策略通過貼現以及抵押等先進的方式進行實施,那么就可以大大的提高企業資金的周轉速度,以及降低跨國經營融資領域內的需要。
(二)加強銀行系統對跨國經營的支持
隨著跨國經營的逐漸成熟,大多數企業普遍反映貸款難度已經逐漸加大,但是銀行仍然是目前我國企業外部融資的主要渠道。因此,加強銀行系統對跨國經營的支持,就要繼續擴大國有商業銀行對民營企業的支持力度。第一,激勵中資銀行跨國經營。在我國,中國銀行跨國經營起步較早,其他中資銀行都是在1980年末才開始跨出國門的,但是近幾年來發展的非常迅速。由此可見,中資銀行如果能夠積極參照一些發達國家銀行跨國經營的先進經驗,共同攜手創造國際市場。這樣才能夠創造良好的發展局面。第二,擴大對外資銀行的開放力度。二十一世紀以來,外資銀行在中國的營業機構約為一百多家,它們大多數都是大型跨國銀行,如此多的跨國銀行的存在,激發了我國貿易金融領域高端客戶的競爭力度。對此,我們應該在全面考慮金融風險的條件下逐漸減少外資銀行跨入中國貿易金融市場的門欄,為那些有美好信譽的中小銀行也能順利的在我國開展業務,為我國企業跨國經營創造良好的發展機會。
四、結語
由于國際貿易融資業務具有收益高、風險低、資本擁有量少等特點,因此廣泛受到了諸多銀行的關注。隨著經濟社會的迅猛發展變化,國際貿易融資領域也發生著前所未有的變化,這種變化將會繼續保持下去,在這些變化過程中,時刻關注國際貿易融資的未來發展趨勢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