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物视频网站,精品国产第一国产综合精品,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欧美人与zoxxxx视频

免費咨詢電話:400 180 8892

您的購物車還沒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將 1 件商品添加到購物車

去購物車結算>>  繼續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是: 首頁 > 免費論文 > 醫院財務管理論文 > 發揮職能 創新模式積極構建“六位一體”醫療救助新機制

發揮職能 創新模式積極構建“六位一體”醫療救助新機制

財政職能 構建 醫療救助 新機制
  一、科學設計流程,構建六大體系工程
  廣大群眾,特別是困難群眾“看病貴”的問題,是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著力點,也是推進改革的難點和薄弱環節。針對這一實際問題,我們結合中央和省《關于進一步完善城鄉醫療救助制度的意見》相關精神,充分借鑒發達地區的醫療救助先進經驗,堅持“廣覆蓋、保大病、多層次”的思路,不斷健全城鄉醫療救助體系建設。在救助對象上,我們按照物價上漲與居民收入聯動機制,將城市低保對象、農村低保對象、農村五保對象、城鄉重點困難優撫對象、六十年代精減退職老職工、城市低收入家庭、城鄉患持大疾病居民等7種對象納入救助范圍;在救助層次上,按照制度推進、部門參與、社會幫扶的原則,基本形成了參保救助、民政救助和慈善救助相輔相成的格局;在救助內容上,按照“保大兼小”統籌兼顧的原則,形成了以住院救助為主,門診救助、大病救助、關懷救助為輔的全方位救助體系;在救助方法上,按照救急、便民、高效的原則,實施醫前救助、醫中救助、醫后救助相結合“即時結算便民工程”,為困難群眾提供了便捷優質的醫療救助服務;在救助標準上,按照我市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我市財力情況,將救助對象救助一次救助封頂線由4000元提高到6000元,二次救助封頂線由4000元提高到8000元,三次救助封頂線由5000元提高到6000元,同時將城市低收入家庭納入救助范圍,讓廣大的困難群眾更多享受到經濟社會改革成果;在救助程序上,不斷簡化入院就診手續,取消了起付線和救助病種限制,使困難群眾“有病即診、無錢能醫”,真正意義上體現了便民、利民、惠民,使公共醫療服務惠及到每一名困難群眾。
  二、加大投入,打造三大服務平臺
  城鄉醫療救助工作直接關系困難群眾的切身利益,是一項重大的民心工程。近年來,我們通過財政投入、社會捐贈等方式,累計投入近110萬元,全力支持“六位一體”的醫療救助體系建設。
  一是組建“即時結算便民工程”。投入資金40萬元,支持民政部門利用省低保信息綜合管理系統,組建“即時結算便民工程”,將醫保補償、醫院優惠、醫療救助政策有機銜接,實現了財政、民政、衛生“三部合一”,為困難群眾提供便捷的“一站式”醫療救助服務。即,救助對象到定點醫院就醫,經醫院墊付資金,直接享受醫療費用減免服務。如城市低保對象李解元患食管上段癌,在市中心醫院接受住院治療,總共發生費用62639.4元,經醫保補償、醫院優惠、醫療救助后,李解元出院結算時只用支付20599.3元,救助比例超過了2/3,而個人承擔醫療費用不到1/3,不僅大大減輕了救助對象家庭的壓力,也有效解除了醫院為困難群眾治病追求經濟利益和體現公益性兩難問題,更體現了醫療救助政策“以人為本”的原則,實現了“醫患”雙贏。
  二是組建“定額門診救助”系統窗口。“定額門診救助”工程是一項科技化的醫前救助舉措,城鄉困難群眾可持救助卡不受病種救助限制和門診看病限制,直接在定點藥店醫院購藥和門診就診,將定額救助卡的使用范圍擴展到藥店,提高了醫療救助覆蓋面。近年來,我們共投入1200萬元專項資金,為2萬城鄉困難戶發放600元/戶的“定額門診救助”卡,使困難群眾能及時看病吃藥,有效破解了困難群眾無錢治病導致“小病拖成大病,因病返貧、致貧”的問題。
  三是發揮財政杠桿效應,撬動社會力量共建醫療救助體系。為了彌補醫療救助缺失功能,我市財政每年安排20萬元專項支持市慈善總會事業的發展,充分發揮慈善總會的作用,為更多的困難群體提供多樣的醫療救助。通過發放資金實施醫療救助,市慈善總會共為全市9990名群眾按照人均100-2000元的標準,發放醫療救助資金155萬元;通過提供醫療服務實施醫療救助,市慈善總會將向國家慈善總會爭取456萬元醫療器械設備捐贈給愛康醫院使用,并組織開展“愛在健康在”助醫活動,為困難群眾提供22.8萬元的檢查、治療服務,撬動慈善總會投入醫療救助資金177.8萬元,充分發揮了財政資金的杠桿放大效應。
  三、科學管理,強化四大保障機制
  (一)統籌管理,解決市區兩級財政管理“兩張皮”的問題
  市財政按照“統管統撥、直達專戶”的原則,將中央、省級專項和本級配套資金直接撥入醫療救助專戶,實行專戶管理,專款專用;對區級財政年初預撥資金,實行年底據實結算,而醫療救助資金撥付、審核、檢查、結算工作則由市區兩級財政共同承擔。通過理順市區兩級醫療救助資金管理,實現了醫療救助資金的撥付層級扁平化,資金結算高效化。
  (二)公開運作,切實解決救助資金使用低效的問題
  公開是最好的管理,陽光是最好的監督。醫療救助資金是群眾的救命錢,直接關系到個人健康、家庭幸福和社會和諧。為此,一方面,我們借助政務公開信息平臺,采取“四步”走的方式對救助資金的使用情況進行公開,主動地接受社會監督。第一步公開醫療救助資金總額;第二步公開撥入專戶時間、銀行帳戶名、帳戶號;第三步公開撥付給墊付資金單位名稱和金額;第四步公開墊付單位和救助對象的詳細信息和金額,如公開救助對象的身份證號、救助金額等信息。通過“四步”公開法救助資金的使用情況清晰明了,堅決杜絕了醫療救助資金違規使用、人情使用、挪作它用。另一方面,為了落實好中央和省關于困難群眾醫療救助的政策,切實方便救助對象就醫看病,我們聯合民政、衛生部門綜合分析各醫院特色專科,藥店信譽、規模、地理位置,困難群眾的患病情況、居住地點等情況,通過政府采購招標“購買服務”的方式,科學合理確定定點藥店和醫院。通過實行政府采購制度,既方便了救助對象就近就地就醫,又體現了公開、公平、公正原則。
  (三)多管齊下,切實解決特殊困難群眾醫療救助難的問題
  為了不讓任何一名困難群眾遺漏于醫療救助制度之外,我們定期深入基層單位、社區、救助對象家中,了解救助對象情況,主動提供服務,實行分類別、分層次進行救助。針對特殊對象,我們采取另設政策的方式實施救助。今年,通過調查研究和傾聽訴求,我們將困難軍轉干、參戰參試人員等特殊優撫對象納入醫療救助體系中,從低保預算專項中以每月每人補助30元門診補貼標準,安排補貼專項52萬元。針對特殊病種的救助對象,我們采取“特事特辦”的方式實施救助。如下陸區勝利社區居民韋翠英、患尿毒癥,每月透析需醫療費近5000元,而韋翠英全家收入僅有1100元,我們財政部門直接給予韋翠英2萬元/年的醫療救助金,突破了醫后救助的最高水平;針對特殊人員,我們采取設立專項的方式實施救助。我們從醫療救助專戶安排資金154萬元,用于市福利院“三無”老人、孤殘兒童、流浪乞討精神病人和其他疾病病人的醫療救治費用。通過一系列的特殊救助方式,讓更多的困難群眾享受到了醫療救助政策,幫助救助對象在醫療救助政策上實現應享盡享,在醫療費用上實現應減盡減,應免盡免。
  (四)適當激勵,切實解決醫療機構實施醫療救助積極性不高的問題
  我們采取“預撥+結算”的方式,每年提前預撥部門資金,同時,我們在低保專項資金中預留部分資金,對醫療救助工作做好較好的城區和醫療機構,實行“以獎代補”的獎勵,充分調動醫療機構和城區實施醫療救助工作上的積極性,為救助對象提供了高效和優質的醫療服務。
  盡管我們在城鄉醫療救助體系建設中進行了一些實踐和探索,做了一些工作,與其他先進單位相比還有差距。我們將以此次會議為契機,在今后的工作中,認真學習和借鑒兄弟單位的好經驗、好作法、與時俱進,開拓進取,不斷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努力把我市的社會救助工作提升到新的水平,為構建和諧社會做出應有的貢獻。

服務熱線

400 180 8892

微信客服

<th id="q6zaz"></th>
    1. <del id="q6zaz"></del>

    2. <th id="q6zaz"></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