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院 績效評估 完善
一、引言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發展,醫療市場競爭不斷加劇。在新形勢下,醫院如何改變原有的管理經營模式,提高醫院的核心競爭力,人力資源管理是關鍵,而績效考評則是其中的一個重要環節。
二、績效考評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工作分析不到位。工作分析是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基礎,也是建立良好的績效考評體系的前提。績效考評的目的是通過考評促進員工能更好為組織做貢獻,實現組織的既定目標。在調查中發現,一些醫院也沒有做到細致科學的工作分析,只是進行了粗略地分析。
(二)績效考評體系不完善,指標設定不 科學 。如有的醫院只是對護士制定了較詳細的考評方法而對醫生或行政管理人員卻沒有制定詳細、操作性強的指標體系。在考評時,有的以偏概全,甚至關鍵績效指標缺失;有的甚至沒有績效考評標準,這就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考評結果的客觀性、真實性和準確性。
(三)績效考評結果缺乏有效反饋與溝通。如果考評結果不能以適當的方式反饋給考評者本人,那么績效考評本身就失去了意義,就達不到提高員工績效從而提高整個醫院績效的目的。
(四)缺乏必要的績效考評知識和能力。在調查中發現,一些醫院在考評工作中存在缺乏細致的工作分析、考評指標體系不明確、定量指標過少、操作性不強等問題,這些問題與各醫院的管理人員缺乏人力資源管理上的知識和技能,如工作分析、指標的量化等有關。很多管理人員都是來自醫生或護士,沒有系統地學習人力資源管理知識,也沒有這方面的技能和實踐經驗,導致考評工作不能很好地開展。
(五)缺乏管理意識。考評是一種手段,真正的目的是促進醫院的發展,提高員工的素質、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若忽視考評反饋與溝通,則是沒有真正理解考評的意義和缺乏管理意識的表現。
三、完善醫院績效評估標準的策略
(一)專人進行工作分析,為能夠結合新形式的需要,績效評估不是閉門埋頭的工種,分析人員不僅要儲備足夠的業務知識,熟練掌握相關技能,同時還應對各個工種、業務進展和人員部署等方面有所了解。因此一個醫院要想對工資績效進行全面評估,要特別對各個業務詳細的計劃、實施、效果等各個方面來著手,以起到分析內容滴水不漏,可以把每一個績效落實到每個工作人員身上,以保績效考評工資能得以很好的執行,進而能夠激勵他們更好的工作。
(二)建立完善的績效考評體系。首先制定完善的工作內容規劃,全部的工作都歸到績效考評中去。制定規劃必須在全面、準確、統籌兼顧的前提下,突出重點,避免出現遺漏。績效評估工作人員要切實按照客觀情況和工作制度來科學的計算明細指標,同時把年度工作目標精細劃分至季度甚至每月的目標。按時各科室、各員工的工作效果落實績效評估,分析造成評估偏差的因素,向醫院領導或黨委及時通報績效評估偏差可能導致的后果以及完善措施,及時糾正方向,保障績效評估能夠較好的實施。
(三)塑造和健全溝通反饋機制。要加強績效考評的溝通反饋共醉,這是績效評估標準得以落實的前提。如對經濟收入的情況,要落實到人,突出有貢獻者,鼓勵員工的工作積極性。
(四)提高績效評估的管理意識。根據激勵原理的客觀要求,醫院要制定與完善相關制度,為績效評估工作提供準繩。同時也要按照工資人員的工作績效來進行獎懲。獎懲制度首先要以公益性為準,其次再參考醫院自身的經濟收益。對工作成績突出的員工,要及時基于榮譽與資金獎勵,并將此作為擢升的重要依據:對那些工作表現落后的,例如信息報送之后、泄漏商業機密、出賣醫院財務情報的員工要及時批評、懲處直至追究刑事責任。
(五)加強相關人員的能力素質,充實績效評估部門的專業人員,及時進行職業操守規范與專業技能培訓。最后還要注意的有,當前我國許多的績效評估人員源自撞彩部門,結構組成簡單講話、監督手段落后,根本無法跟上新時期的要求,為此要完善績效評估工資人員隊伍。特別要提出的是,在信息時代要加強電腦系統和相關軟件的安全檢查工作。最初使用系統時,IT業尚不發達,系統功能也很簡單,往往是單機操作,網絡的病毒、系統故障給工作的威脅還比較小。但隨著無紙化辦公的普及,新的系統基本是聯網操作,這就要求一個醫院的局域網必須安全穩定,如果出現網絡突然中斷的情況,則容易造成數據丟系、運行紊亂,造成無法考評績效。
(六)確保嚴格落實制度,保證制度的權威與嚴肅貫徹。首先,醫院管理者先要能夠給制度落實做表率,禁止工資人員利用績效評估的工作之便為自己或親屬謀取私利,只有管理者能夠牢記制度第一位的原則,以身作則的做到依規、按章處理業務,不徇私情,才能真正的帶領全體員工對績效評估有信心;其次是法律法規面前人人平等,所有的人在處理業務時都要用處于制度的約束之下,要把全部的工資業務操作都能夠在績效評估中,用規章制度去指導、保障績效評估工作的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