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引言
2008年1月9日,黃金期貨在上海期貨交易所正式攤牌上市。由此,國內第一個具有金融屬性的期貨品種被推出,于是中國黃金市場就已經開始了從現貨交易為主向期貨交易為主轉變。推出黃金期貨不僅給投資者提供了全新的投資品種,同時也給黃金的生產,經營及加工企業帶來了最佳的黃金套期保 值工具。一者,受市場發育程度的限制,對于黃金期貨的研究在國內主要還是定性研究,實證研究的文獻相對較少;二者,從推出黃金期貨兩年來,是否有效的發揮了市場套期保值功能是一個值得研究的課題;在商品期貨向金融期貨過渡的過程中,黃金期貨占據著關鍵的地位,所以對于期貨市場的發展而言,對黃金期貨套期保值功能進行分析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二、研究方法
中國黃金期貨套期保值實證研究還處在起步階段,本文針對黃金期貨套期保值績效采用GARCH模型進行了實證分析,對最優套期保值比率進行了估算,旨在對套期保值績效進行檢驗,同時對黃金期貨市場的套保功能進行考察,看其功能是否得到了充分的發揮。主要運用了以下幾種方法:(1)套期保值績效的衡量指標;(2)最優套期保值比率的計算;(3)最優套期保值比率估計值的確定。
三、實證分析
(一)選取和處理數據
文章把實證樣本分成了樣本外和樣本內2部分,依據3:1的原則進行了選取。使用在最近期月份進入交割月份后和下一個最近期月份的期貨合約價格序列的方式,獲得了連續的期貨價格數據序列,以克服期貨價格數據不連續等缺點。文中期貨價格的數據源自Wind資訊,樣本內數據共448個數據,選取的時間是2008.1.16-2009.11.17,都是每日的收盤價;樣本外數據共150個數據,選取時間是2009.11.18-2010.6.30,也都是每日的收盤價。
本文依據兩個條件,即是否具有一定的市場規模和對沖平倉機制,現貨樣本采用了上海黃金交易所Au(T+D)品種,現貨價格的數據源自上海黃金交易所網站。本文主要運用E—views軟件進行了實證分析。
(二)ADF檢驗
對差分后數據與差分前數據分別作了ADF檢驗后發現,差分后數據的統計量值均比5%顯著性水平下的臨界值小,由此判定黃金期貨價格序列和現貨價格序列都是I(1)序列。
表1 ADF檢驗
(三)協整檢驗
以下是協整檢驗,運用OLS法做回歸估計,對其殘差值做ADF檢驗,檢驗的結果見表2:
表2協整檢驗
在5%和1%的顯著水平上都拒絕零假設,這就表明現貨和期貨價格之間存在協整關系,且具有長期穩定性。
(四)實證結論
以下使用GARCH模型對最優套期保值比率的估計值進行估算,結果見表3:
表3套期保值績效
1、根據協整檢驗和單位根檢驗可知,期貨價格的序列和其現貨價格的序列都屬于一階平穩,而且顯著的存在著較為長期的均衡關系,這說明在長期來看,現貨市場和期貨市場價格會趨于一致,這是黃金生產企業對套期保值進行開展的前提。
2、由表3可知,樣本外的套期保值績效是88.22%,樣本內的套期保值績效是79.91%,這與國內外學者所獲得的經驗規律相符合:與期貨市場樣本內的套期保值績效相比,樣本外的套期保值績效要更優越。從實證結果來看,中國黃金期貨市場的套期保值效果相對較好,已趕上了美圍期貨市場風險分散水平的80%,這表明經過兩年多的發展,中國黃金期貨市場已日趨成熟,其套期保值功能已基本上得到了發揮。
四、結束語
依據實證結論可知,雖然中國黃金期貨市場的套期保值功能已經得到了基本的發揮,但是近年來的市場實踐表明,困擾中國黃金套保發展的主要難題依然是市場流動性的不足。本文從提高市場流動性的角度提出了四點政策建議,以求克服這種情況。一是擇機引入做市商制度;二是試點晚間電子盤交易;三是使合約規模適度縮小;四是培育期貨機構的投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