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高職院校學生專業生涯規劃存在的問題
影響大學生就業固然有各種各樣的原因,但從學校來講除了要培養出專業能力出眾的學生外,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生涯規劃意識,使學生及早認識,及早進行規劃。目前高職院校學生主要存在一下幾個問題:
(一)規劃意識模糊,目標定位不準
大部分高職院校的學生都是在名牌院校、重點院校、本科院校挑選之后的最后一批進入高職學習,學生素質相比較而言有所欠缺,學生自我管理與約束能力薄弱,特別是對自己的生涯規劃意識模糊,或者就不曾考慮。這就導致了學生學習目標不清,學習效果不佳,最終的結果導致專業學習上不去,工作難找,就業困難。
(二)對自己的探索能力不足,自我定位不準
很多高職學生在做職業生涯規劃時候,根本不對自己進行定位,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不知道自己性格適合干什么,更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樣的人生,想過怎么樣的生活。每天忙碌于學校,也不知道力往何處用。說不出自己的優勢和劣勢在哪里,有時候理想很偉大,有時候又對自己信心不足,缺乏動力。這是高職學生面臨的現狀。自我認識是職業生涯規劃的第一步,職業生涯規劃只有在對自己充分認識的基礎上才能進行,才能制定出符合自身性格特點、能力、特長以及興趣愛好的職業生涯規劃策略。對自己的探索能力不足,自我定位不準,是目前高職院校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
(三)學校對職業生涯規劃中不夠,缺乏專業規劃人員
現在很多學校出現了一個現狀,那就是大三畢業時候開一門課程,叫就業指導,認為這就是職業生涯規劃,在學生入學,大一大二的時候,忽視了對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教育,不能形成職業規劃的養成,速成班作用不明顯,也不利于學生今后的發展。雖然現在國家對大學生專業規劃已經開始重視并付諸實施,但是還很缺乏進行職業生涯規劃的專業人員,特別面對不同專業,缺少真正在專業上進行規劃的人員。職業生涯規劃是一項專業性很強的工作,它體現學校的教育功能,需要專門的人員輔導。只有專業教師才有時間和精力深入社會實際做調查研究,其指導內容才會與時俱進,才具有指導意義。很多高職院校的職業規劃人員要么就是輔導員來擔任,要么就是由就業指導中心的老師來進行講解,要么是請專家來進行講座等方式進行輔導,缺乏系統性和完整性,所以此類生涯規劃指導,對學生近期或長遠目標的實現都不會有任何幫助。
(四)服務個性缺乏
每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有不同的性格、情感和成長背景,同時在學習過程中專業知識的積累和實踐情況不同,因而標準化的專業生涯規劃服務不能也不可能滿足大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目前,高職院校由于職業規劃方面人才欠缺,經驗不足以及方法單一等問題,往往忽視了學生的個體性,忽視了其能動性,使得高職院校職業生涯規劃個性化缺乏,束縛著學生的發展,也難以給予學生具體有力的指導。
二、藝術類設計專業生涯規劃對策研究
學校是教育機構,是培養人的地方,特別是高職院校,要緊跟上社會發展的步伐,積極為學生創造更多的條件開展職業生涯規劃課程和活動。
(一)藝術類設計專業學生要加強職業生涯規劃課程和實踐活動
學校要重視職業生涯規劃課程的指導,在學校里開設職業生涯規劃課程,而且專業生涯規劃課程要貫穿于各個學期,也就是從入學到學生畢業都要進行職業生涯規劃與指導,把職業生涯規劃做成一個素質養成系統,而不僅僅是開設一門課程或幾次講座。而且在每個學期要有每個學期的側重點,要有重點解決的問題。
(二)高職院校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力度
高職院校要建設專業化師資隊伍,要做好相關人員的培訓工作,完善專業組織建設,保證專業人員素質。職業咨詢與輔導人員的培養,在招聘職業指導老師時,對其心理咨詢、職業發展人才測評及溝通能力方面要有嚴格要求,要設立專門的職業規劃師對學生職業規劃方面進行專業指導。
(三)鼓勵系部專業教師參與,融入師資隊伍
職業生涯規劃工作不能僅僅依靠就業指導部門中的少量人員來做,高職院校中系部的專業教師也應該參與進來,發揮各個專業教師作用,將職業生涯規劃與所學專業實際的聯系起來進行指導。
學生是專業規劃的主體,更應該在探索清楚自己的基礎上,制定合理的職業目標,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四)探索自我,制定合理的人生目標
有效職業生涯規劃是建立在充分且正確認識自身條件基礎上進行的,包括自己的性格、情感、興趣、人生觀等。弄清自己想干什么,能干什么,應該干什么,在面臨選擇時候如何則擇決。找到自己的優勢和劣勢,進行分析,根據自己特點確定職業生涯規劃,做好進行職業生涯規劃的準備。對于高職學生來說,確定職業目標是確定職業生涯規劃的關鍵,目標通常可以分為長期目標、中期目標和短期目標。長期目標需要個體經過艱苦努力、不懈奮斗才有可能實現,確立時要立足現實,慎重選擇,全面考慮,使之既有現實性又有前瞻性。
總之,我們要培養高職學生的職業規劃養成素質,讓高職學生通過職業規劃提升自己的內涵,提升綜合素質,實現自己的職業目標,規劃好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