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裝備制造業是為國民經濟發展和國防建設提供技術裝備的基礎性產業。遼寧作為共和國的長子,曾一度以其裝備制造業聞名全國,經過50多年的發展,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形成了門類齊全、具有相當規模和一定水平的產業體系,裝備制造業也是我省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產業之一。但經過了不斷的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與經濟結構的調整,在新的經濟環境下遼寧的裝備制造發展面臨著新的新形式與新挑戰。
一、新經濟環境下遼寧裝備制造業的發展現狀
遼寧在經歷了傳統老工業基地的興盛――衰落――轉型――振興這個產業鏈條的變革,目前已經逐步形成了一條獨具特色的裝備制造的產業鏈條,在新的經濟環境下,遼寧的裝備制造業發展現狀值得我們研究。
遼寧裝備制造業歷史悠久、基礎設施發展優越,體系相對比較完善。并且我省擁有國家劃定的裝備制造業的全部7個行業,185個小類產品中,有58項居全國前6位,占31%還多。可以說,目前遼寧的裝備制造業已經具備了重大科技裝備自主研發、創新設計和獨立制造的基礎條件與內在潛力。
擁有龍頭企業及拳頭產品的優勢。比如沈陽機床集團、瓦軸集團、大連冰山集團、大連重工起重集團均為同行業排頭企業;沈陽鼓風機股份有限公司、大連機車車輛有限公司在國際上也處于前列,大連新船重工集團是我國國內最大的造船集團。
與制造業發達省份相比,遼寧裝備制造業發展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之處。
二、新經濟環境下遼寧裝備制造業存在的問題
1、技術水平總體實力――即核心競爭產品有待提高
遼寧裝備制造業總體發展水平較經濟發達省份比較仍處于相對落后的狀態,產品附加值偏低,技術含量也相對較低,缺乏核心競爭力與核心產品,特別是在智能化、集成化與信息化相關的關鍵技術領域,更是受制于國外產品與核心技術,并且我省裝備制造業是在粗獷型的基礎上進行改革的,可靠性與精細化程度仍需改善。
2、能源消耗較高,低碳經濟比重較低
遼寧是能源大省,同時也是能源消耗嚴重的省份。目前眾多裝備制造類企業的生產與生存是在高能耗、高污染為代價進行維持的,以煤、石油、天然氣為支撐作用的各類原始能源產品為基礎帶動目前我省裝備制造業的發展。從長遠來看,這一結構必須得到有效的解決。
3、售后服務及配套產業發展不夠完善
遼寧一直以重工業發展為主,而服務行業的發展并不完善,第三產業的發展相對較為落后,以三大產業相互促進結合來看不利于裝備制造業的生產與發展需要。以物流業為例,其中交通運輸、倉儲、郵政等行業發展并不發達,資源整合力相對較差,售后服務及缺乏可靠性與及時性。金融業中融資、投資環境也缺乏向后因素,無法使得企業技術融資擴大再生產,小企業難以成長。
三、新經濟環境下遼寧裝備制造業發展對策
1、緊跟國家形勢,實現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新模式
高端裝備制造作為國家提出的七大新興產業中的支柱產業之一是我省發展裝備制造業值得探究的一條新的發展道路,我省與之匹配的提出了發展先進裝備制造的發展規劃,便是其中的重要舉措之一。隨著我國開始向高端裝備制造業發展的中心傾斜,航空、海洋工程、高鐵、中高端數控機床、重型機械、核電等領域已成為裝備制造業發展的熱點與重點,各項扶持政策也已開始陸續出臺,今年是高端裝備制造業的發展契機最為良好的一年。發展先進裝備制造是著眼在遼寧的優勢上,將裝備制造的特色本地化,精細化,更符合我省省情的發展需要。
2、提高核心技術競爭力,實現產品跨越式發展
我省裝備制造業的核心技術掌握問題仍然是在新經濟環境下亟待解決的問題之一。因此我省裝備制造業產品必須進行更高層次的自主研發與技術改造,通過產品的研發與更新換代,提升產品核心競爭力,加快技術改造與產品深加工,提高產品附加值,提高產品生產檔次,向低碳型、節能型產品進行轉變,走可持續發展的技術競爭模式。比如在高端裝備制造、航天、海洋等符合我省省情、具有我省產品特色的高端裝備制造業。
3、加快我省裝備制造業基地升級改造
我省裝備制造業由于附加值與產品效益率偏低導致難以形成產業集群與集群效應,因此,提供優厚的產業發展空間,發展大規模裝備制造業產業是在新經濟環境下我省的另一條重要出路。以原有企業為基礎,擴散到周邊領域與相似領域,逐漸形成產業鏈上下游企業互動,形成產業集群。加速我省裝備制造業產業基地升級改造。
4、提高裝備制造對應服務行業的水平與服務質量
遼寧的裝備制造業能否適應新經濟形勢下的發展,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其配套服務的設施與服務是否完善,比如倉儲物流行業的發展,是否實現了物流行業的暢通化與簡便化;互聯網技術所產生的信息是否能夠與高端裝備制造業的發展相匹配;裝備制造業從業人員的知識結構能否得到及時的更新與提高;售后與跟蹤質量服務能否得到有效的及時控制;資金流能否實現有效的利用等等,都是遼寧今后亟待解決的發展方向。
總之,在新經濟環境下,遼寧的裝備制造業的發展應該立足遼寧省情,依托與現有的基礎條件,以有效的核心競爭力的產品為龍頭,以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培育和機制創新為動力,圍繞骨干企業大力發展生產性服務業和零配件制造業,形成推動老工業基地發展的新的經濟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