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對歐債危機的概述
歐債危機簡單來說就是歐洲主權債務危機。其真正意義上的導火索就是希臘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后出現了債務危機。希臘在2001年加入歐元區,而加入歐元區必須要達到歐盟的財赤率要求。希臘在這一過程中,為了盡可能的縮減自身外幣債務而達到歐盟的財赤率要求,希臘與高盛簽訂了貨幣互換協議,這樣就順利加入了歐元區。這份協議的前提就是希臘必須在未來很長的一段時間內償還給高盛高額的回報。但是整個歐元區在近幾年經濟都不是很景氣,所以加劇了希臘國內的經濟危機。由于無法償還債務,在2009年的時候就形成了主權債務危機。歐盟各國也不得以陷入了這場空前的危機當中。
二、歐債危機的成因
歐債危機是由希臘債務危機蔓延而形成的,但導致歐債危機的原因是多樣化的,綜合起來可以歸結為以下幾點:
1、希臘本國債務危機較大,政府的開支大于收入。希臘是以航運業和旅游業為支柱產業的國家,2009年希臘的財政赤字占GDP的12.7%,公共債務占GDP的113%,這兩項數據遠遠超過了歐盟規定的3%和60%,希臘債務問題越來越重。由于希臘國民已經習慣了高薪高福利,政府部門的財政支出大,但是本國卻并沒有創造出比較大的價值;希臘政府的稅收制度不合理,偷稅漏稅現象嚴重;希臘政府沒有權利獨立發行貨幣,不能夠制造通貨膨脹來提高政府收入等。這些原因都直接或間接導致了希臘本國主權債務危機的形成。
2、全球經濟和金融危機的出現,歐洲各國也陷入了這場危機當中。2007年,美國爆發次貸危機,使全球的資本市場受到了重創,導致了全球的金融危機,歐洲各國也難以幸免。2007年3月,新世紀金融公司破產;2007年9月,美國政府出資2000億美元接管了兩房業務;2008年9月雷曼兄弟公司破產,美國政府出資800億美元接管了AIG業務等,這一系列的金融事件,都對歐債危機的出現造成了影響。
3、歐洲有共同的貨幣,共同的貨幣政策,但是卻沒有共同的經濟政府。當希臘國內債務問題較為嚴重時,希臘政府沒有能力來改變現狀,歐盟也沒有共同的經濟政府來對其提供援助,所以,很多投資者就害怕害怕希臘出現違約的現象,而放棄在希臘的投資。另外,當歐洲出現金融危機時,歐元區各國由于擁有共同的貨幣政策,而沒有獨立的貨幣政策,這就使得各成員國只能通過財政政策來緩解危機,財政政策制定和執行一旦出現問題,后果將不堪設想,只會使歐債危機加劇。
4、歐洲各國的經濟發展模式存在問題,缺乏創新能力。因為歐洲各國一直奉行的是消費至上的觀念,政府提供的福利也相當的高,使得國內的儲蓄不足,財政上面入不敷出,只能通過向外借貸來維持本國的經濟平衡。像英國、德國這樣的歐洲大國家面對危機可能承受得住,但是,希臘、葡萄牙等這些經濟實力相對較弱的國家,國內的支出部分遠遠超過產出部分。同時,歐盟各國的創新能力不夠,使得經濟水平持續走低,歐元區的經濟嚴重失衡。
三、歐債危機未來的走向
未來解決歐洲債務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大方向:
第一,不能滿足歐元區條件的國家主動退出歐元區,使歐元區形成核心價值。這樣一種設想似乎不太可能。因為歐盟在《里斯本條約》中沒有授權歐元區可以將一個成員國逐出,任何成員國退出只能由該成員國自己要求。但是,像希臘國內債務危機嚴重的國家還十分希望得到其他國家的援助,不會主動退出的,就算退出也會違約,損害其他各國的利益。同時,這樣一種方案會使歐洲共同體破裂。
第二,世界經濟實力強國向危機國家提供援助,緩解危機。世界經濟市場不斷波動,世界各國也在紛紛為歐元區推出救助方案。歐洲央行應當盡力購買歐元區債券和進一步尋求國際的幫助。另外,歐元區各國應當聯合起來,共同解決這場債務危機,經濟實力相對較強的國家應當主動向希臘等過提供經濟援助。
第三,歐元區聯合發行“歐元共同債券共同負擔相關債務,并確立全新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這種方案可以使歐元區各國協調好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歐債危機。
四、歐債危機對中國經濟的影響
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面對歐債危機,中國不可能不受影響。首先,歐債危機會嚴重影響中國對歐盟各國的出口。歐盟作為中國第一大貿易合作伙伴、第一大出口市場和第一大技術引進地,2010年,中歐雙邊的貿易額達到了4800億美元。歐債危機的出現必將導致雙邊的貿易受到沉重打擊;第二,歐債危機會使人民幣升值的壓力加大;第三,我國現在持有大量的歐元資產將面臨大幅貶值,據市場估算,截止2011年6月,我國的外匯儲備余額已經接近3.2萬億美元,而歐元資產大概在占10%~20%之間,一旦歐元大幅貶值,會造成我國外匯資產嚴重縮水。
當然,歐債危機也會給中國經濟帶來很多的機遇。例如,可以加快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可以使歐盟各國承認中國市場的經濟地位、讓眾多的中國企業可以抓住機遇拓展海外市場等。
五、結束語
歐債危機對世界經濟市場造成的影響是巨大的。中國應當盡量避免在危機中遭受損害,努力抓住機遇,加速國內的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