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引言
思想道德建設是單位上層建筑領域的重要建設,是社會文化建設的一部分。一些企業又將職工思想道德建設稱為企業文化建設。職工思想道德管理本質上是思想道德建設管理。因為思想道德管理的任務是除舊布新。即消除不良的思想道德與行為,建設優良的思想道德與行為。思想道德建設包括以下內容:首先,要建設好與管理好職工思想道德價值系統。思想道德價值系統可分為宏觀價值觀念系統與微觀價值觀念系統。宏觀價值觀念系統是思想道德的核心系統,對思想道德起導向作用,包括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微觀價值觀念系統即道德價值系統,是社會道德關系在價值上的表現形式,包括個人行為價值與道德意識領域價值。道德意識領域價值中包括對道德規范、原則、理想、善與惡、正義、幸福等的判斷與評價。這些都是職工思想道德與職業道德建設的核心內容。
��二、加強職工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性
思想道德建設的基本價值是實現人的全面自由發展,其基本任務和內容是促進人的思想道德品質的形成和習慣化。思想道德發展實質上是人的德性塑造和修養過程,出發于社會秩序的和諧、文明進步,著眼于個體生命的存在和發展,關注個體的尊嚴、自由、意義、價值、健康、心理,培養人自覺地人格完善意識,注重養心厚德,維護身心平衡,塑造具有真善美的品格的人。從追求的終極價值來看,思想道德建設,建構的是人本身,探究人生的終極意義,致力于人的自由全面發展。進人21世紀以后,中國政府提出了建設和諧社會的發展戰略目標。和諧社會包括人與人的和諧、人與社會的和諧、人與自然環境的和諧。因此,新世紀職工思想道德建設還包括促進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三方面和諧發展的思想道德內容。在人與人的和諧道德建設上,主要應加強集體主義原則和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平等待人、助人為樂、辦事公道、服務群眾等基本道德規范建設;在人與社會和諧的道德建設上,主要應堅持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的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敬業奉獻、遵紀守法等基本道德原則和規范建設;在人與自然和諧的關系上,主要應堅持勤儉自強、熱愛自然、保護環境等道德原則和規范建設。
真與假、美與丑的理性認知,并以人性化的手段實現人的思想素養、道德境界的提高,從而使社會和諧發展,人類獲得良好的社會生存狀態。對思想道德建構所發揮的功效本身就是人文關懷的直接表達和具體體現。思想道德建設引導人們求真、向善和趨美,推動著人類精神文明的進步。
��三、加強職工思想道德建設工作的思考
首先,職工思想道德管理要從大處著眼,從小處抓起。要通過經常的、不斷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在職工中建立起良心、罪惡感、義務感、尊嚴、榮辱感、名譽感、信念、自我意識、自我監督、自我教育、自我評價、自尊、自愛等自我內在道德機制系統,培養企業正氣和良好風貌。
其次,要使職工認清形勢,克服迷茫心理。在傳統的企業體制下企業職工已經形成了一種根深蒂固的“企業意識”,企業意識的一個突出表現就是職工對國家和企業組織高度的依賴感以及平均主義的分配意識。這些因素極易導致職工產生迷茫感,使一部分職工由于暫時的利益受損而采取過激的行為。而馬克思主義人學理論為這一教育活動提供了明確的理論指導。遺憾的是,過去在思想道德教育實踐中,往往偏執于社會本位,為政治、經濟服務的工具性,理論的單向硬性灌輸仍然存在,導致工具化、功利化、機械化的傾向。因此,在關注人、關注人生、關注生命的意義和價值、關注精神與靈魂提升的同時,關心人類的總體發展,弘揚人的主體性,以達到自我發展與人性的不斷完滿。
第三,職工思想道德建設既不能離開職工的思想道德水平,提出一些高、大、全的要求,也不能從落后群眾的要求出發放棄道德的先進性原則。
第四,職工思想道德建設目標要有層次性。不同年齡、不同文化、不同層級、不同經濟水平的職工有不同的認識能力與思想道德水平,在進行思想道德建設時,應該有不同要求。
第五,職工思想道德建設目標必須堅持一元化指導。經濟全球化與信息社會是多元文化互化的社會,多種人生觀、價值觀、思想道德相互滲透、相互制約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思想道德歷來是一定階級的思想道德,所以,企業必須以中國《憲法》所確立的主導人生觀和價值觀為統帥來指導思想道德建設,這就是思想道德建設的一元化指導原則。’職工思想道德建設的最終目標,是培養職工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審美觀、幸福觀和待人處事態度,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把職工培養成有理想、有道德、有紀律、有適應社會發展所需要的科學文化水平,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的勞動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