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社會上發票違法犯罪活動十分猖獗,對國家經濟社會造成了嚴重的損害,也給部隊財經管理帶來新問題。根據黨中央、國務院的統一部署,軍隊系統也先后展開了發票專項治理行動,對遏制發票違法違紀活動,維護健康的財經秩序取得了顯著成效。但從全國各地情況看,打擊發票違法犯罪活動的形勢依然不容樂觀。對此,部隊各級領導、財務部門需要引起重視和關注。
一、虛假發票現象面面觀
1.虛假發票從何而來。一是不法分子“產、供、銷一條龍”形成制販假發票網絡。目前發票違法犯罪活動的主體日益組織化、職業化、專業化趨勢,往往是印制、兜售、虛開發票等一系列的犯罪活動互相聯系,制售假發票種類涉及服務業、建筑業、廣告業等。制假者往往通過正規渠道注冊成立各類貿易公司,借以掩飾其非法交易,更嚴重的是,他可以借“貿易”公司的合法身份,向稅務機關申報納稅人資格,領出真發票,以便“克隆”編號與真發票一樣的假發票,這樣其兜售的假發票便具有了“官方血統”,最終躲過稅務稽查部門的眼睛。二是有關部門內部管理漏洞造成的發票流失。主要表現在業務操作上,未按規定要求實行專人、專柜管理保存,崗位職責不明確,日常發票的購進、領發、銷售到日常管理使用,有的關鍵崗位僅設一人分管,有的發票管理人員還兼管其他業務內容,從面造成日常內控制度流于形式。這些問題,不僅使各種發票管理制度和管理辦法得不到有效落實,而且也在不同程度上給違法違規行為造成可乘之機。
2.虛假發票使用類型。目前,各類虛假發票林林種種,令人眼花繚亂,歸結起來,主要有以下四種使用形式:一是假票假開。指并無任何業務,行為人使用假發票,捏造業務開支,開列虛假品名、金額、數量、日期等,以蒙混過關,便于報銷不當開支。二是假票真開。即用假發票記錄真實的經濟業務,這種情況主要是用票人遺失或無法取得公務開支的發票,為避免自己受損失,即向售假者購買假票用于報銷。三是真票假開。主要指掛靠行政、事業單位的企業,利用經濟利益的關聯,通過其所掛靠的行政事業單位,獲取從財政部門取得合法的行政事業費收據收取款項,進而逃避納稅義務。四是發票代開。目前主要存在三種現象:其一,是售假者直接向假票需求方提供“代開業務”,可代開各種發票;其二,一些不以發票計稅的企業或個體經營戶替一些獨資企業、合伙企業或私營企業代開發票,開具發票時不注明戶頭、時間和內容,方便用票人把一些個人和家庭的支出轉換為經營性或公務性支出,從而偷逃稅款,冒領公款;其三,存在極個別的管理人員法律意識淡薄,將注銷企業繳銷的發票重新投入使用,提供給其他單位和個人,收取稅款,卻不開稅票,為個人和小團體謀取私利。
3.虛假發票難以禁絕。一是屢禁不止。自公安部、國家稅務總局在全國范圍內開展打擊制售假發票和非法代開發票專項整治活動以來,搗毀了一批制售假發票的犯罪窩點,查處了大批重大發票違法犯罪案件。但是,出于高額利益驅動以及制假造假的“技術更新”,制假分子仍然無孔不鉆,通過各種渠道取得、制造、販賣假發票,其假發票種類繁多、應有盡有,品質更是達到了真偽難分的程度。有些假發票在細節上做足了功夫,都是“高仿真”,手感與真發票十分相似,居然連“針孔”這類用于辨別發票真偽的鏤空圖案都能完美仿制,甚至還能在刮獎區開出額度5至50元不等的獎金。這種假發票一旦流入市場,將嚴重沖擊發票的規范、合法使用。二是向普通發票轉移。近年,國稅系統對增值稅專用發票的管理已較為規范,增值稅專用發票犯罪率逐年下降,發票犯罪活動逐漸向普通發票轉移,制假、販假、虛開普通發票成為當前犯罪分子的新特點。據有關部門調查,普通發票相對于增值稅專用發票更難于管理,其涉及行業更廣、類別更多,全國尚沒有統一的票面格式,且用戶多為個人消費,索票意識不強,用票率較低。加之有關部門對普通發票可能對社會造成的危害認識還不足,代開普通發票把關不嚴,隨意性較大,造成普通發票更難管理。三是監管治理難度大。目前,在全國各地的馬路上、停車場、火車站、各類市場內、樓堂館所經常可見到賣假發票的人在發名片,甚至直接向行人兜售,同時販賣、代開假發票的各類信息,在手機、網絡日益泛濫。在各地連續進行專項打擊后,并沒有得到有效遏制,作案行為反而越來越囂張,手段越來越隱蔽,技術越來越高明,已呈現出網絡化、區域化、家族化態勢,給依法監管帶來極大困難。
二、虛假發票問題莫小視
1.導致了國家稅款流失。假發票給國家稅收造成了最直接的危害,國家財政收入主要來自稅收,如果稅收的“終端”遭到造假和販假的侵蝕,則國家經濟運行秩序將會受到嚴重損害。一張百元假鈔,在市場上賣不了100元,充其量就給國家造成100元的損失,可一張假發票,可以開到成千上萬甚至千萬元,給國家造成幾十萬甚至上百萬的稅款流失,而一張假發票的成本,要比一張假幣的成本低得多。可見,假發票危害遠甚于假幣。
2.影響了會計核算質量。會計核算以經濟活動中取得的各種原始憑證為依據,而發票是記錄經濟活動的原始證明,是組織財務收支核算的法定憑證。目前經濟市場中假發票的流入使非法的支出以合法的形式出現,這種來源上的不真實性涉及生成會計信息的全過程,使會計信息質量得不到保證。部隊會計的職能是核算和監督部隊各項資金及其運動過程,部隊會計信息失真則意味著難以有效反映和控制財務收支,難以有力保障部隊資金有效供應,使軍費使用效益受到影響。
3.威脅了貨幣資金安全。資金安全管理是部隊財經管理的“保底工程”,是各級黨委首長關注的焦點,不僅關系到部隊建設發展和安全穩定,更關系到部隊官兵的切身利益。發票被譽為“第二鈔票”,能準確提供單位經費運行總量并綜合反映單位執行財經法規和財經紀律情況。因此,票據控制是確保貨幣資金安全的源頭和基礎。如今經濟市場假發票的泛濫以及各種經濟利益的關聯,給部隊發票管理帶來了諸多問題,從源頭上產生了部隊資財流失隱患,給部隊貨幣資金安全帶來了威脅。
4.滋生了不良風氣。瘋狂制造、販賣假發票的活動,不僅給國家經濟社會帶來巨額直接損失,嚴重沖擊合法發票的規范使用,而且為部隊職務經濟犯罪行為提供了便利之門。從近年來部隊內部經濟違法違紀案例分析,少數個人為了局部利益、個人利益的需要,對一些不能合法合規的開支,有意利用假發票將部隊資財化公為私,制假者投其所好,自然助長其私欲。加之各級票據專項清理治標難治本,長此以往,必將破壞正常的部隊經濟秩序,滋生部隊內部不良風氣,影響和干擾部隊全面建設。
三、防假對策求長效管理
1.宣傳引導,把好思想防控關。常言道:“一個巴掌拍不響”,假發票之所以屢禁不止,成為“產業”,最強勁的驅動力來自其背后龐大的購買、使用虛假發票和非法代開發票的“買方市場”。因此,要高度重視發票管理的宣傳教育,提高軍隊財務部門、事業部門依法報銷、合法取得的自覺性,警示使用假發票的后果,督促部隊辦事人員養成拒收、拒報假發票的良好職業習慣,從源頭上杜絕假發票的需求。一是堅持正面引導。財務部門要定期開辦發票知識宣傳講座、組織發票管理知識培訓班,充分利用網絡、報刊等媒體,系統地介紹發票管理法規和有關業務知識,使部隊發票管理相關辦事人員增加對發票基本知識的了解,提高對發票真偽的鑒別能力。二要經常反面警省。切實把發票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上升到職務經濟犯罪的高度來認識,加大部隊發票違法犯罪案件的曝光力度,適時組織案例警示教育,使部隊辦事人員懂得使用假發票報銷是違法犯罪的行為,是要受到法律懲處的,從而增強辦事人員自身免疫力和約束力,營造一個良好的發票管理、使用氛圍。
2.依法辦事,把好發票入口關。部隊財務人員和事業部門內勤人員、采購人員是部隊預防外來假發票流入的第一道關口,應當掌握辨別發票真偽的一般常識。在從事公務消費、采購活動中,(1)要對所開具發票的真偽進行必要的辨別。其一,發票專用防偽紙分為彩纖防偽紙(用于餐飲等定額發票)和無碳水印防偽紙,用手觸摸發票,真發票會有光滑的感覺,紙張粗糙的肯定是假發票;其二,定額發票紙張含有彩色短纖維絲,同時有一些目視不能見的無色短纖維絲,在紫光燈照射下呈藍色熒光反應;其三,發票監制章和發票號碼采用防偽專用油墨套印,印色為大紅色,在紫光燈下呈橘紅色。(2)要對發票的相關格式內容進行逐項推敲。即應經而未經稅務機關監制的發票;填寫項目不齊全、內容不真實、字跡不清楚的發票;發票專用章與店名不符的發票;偽造、作廢以及其他不符合稅務機關規定的發票,都應堅決拒收。(3)要了解往來商家的相關情況。如有疑問必須查問清楚,不能輕易付款了事,特別是對送貨上門、首次來往的商家更應當加強提防,提高依法索票、合法開票的意識。
3.嚴格審核,把好發票報銷關。部隊公務支出所取得的報銷發票必須是經稅務機關登記的正規發票、行政事業單位收費專用發票以及部隊統一的收費票據,財務人員要嚴把發票報銷審核關口。(1)嚴格審查發票的來源和真偽。建議可建立軍地發票管理部門間的協作機制,協調地方國地稅部門,專門針對普通發票和部隊通用收費票據開發軍地發票查詢驗證網絡平臺,為軍地驗證報銷票據真偽提供便利條件。(2)嚴格審查發票內容。針對“辦公用品、勞保用品、清潔用品、食品、禮品、資料”等籠統發票和定額發票,若無法避免的,必須附開票單位出具的明細清單。實行公務卡結算的單位,報銷人不僅要提供刷卡憑條,還要提供打印的明細消費清單,刷卡支付內容不全的不報銷,堅決杜絕虛開發票內容等情況出現,切實做到來源不正規的不報、要素不齊全的不報、票實不一致的不報,假發票堅決拒收拒報。(3)嚴格規范“白條”發票。在公務和采購活動中,特別是在基層單位,難免出現打“白條”現象。此外,一些單位也確實存在個別特殊開支不能取得發票的情況,對這些客觀存在的問題,財務部門一定要本著實事求是的原則,規范報批手續,嚴格按規定辦理。
4.加強管理,把好制度落實關。(1)嚴格落實票據管理制度。要定期對發票管理情況進行檢查,如有重要情況要隨時進行檢查,必要時開展假發票專項清查。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必須查明原因,落實責任追究,嚴肅處理違規人員,以此增加違法用票的預期風險和機會成本,形成強大的制度威懾力。部隊各級特別要加大對有償服務單位使用部隊票據的監管力度,嚴格票據領用范圍,防止部隊票據代開和流失。(2)嚴格落實資金集中支付規定。凡報銷的發票必須按照“先財務審核、后出納復核付款”的程序辦理,以報銷償還、銀行轉賬、公務卡、現金等四種方式支付。物資、工程、服務集中采購發票的報銷,必須分別附采購證明、合同批件、決算審核意見書等相關附件,歸口后勤財務部門集中支付。(3)大力推行公務卡結算辦法。公務卡結算辦理實行“銀行授信額度、個人持卡支付、單位報銷還款、財務實時監控”,通過支付信息的電子化有效保證每一筆經費都公開透明,從制度上封殺湊票報銷、多開虛開發票報銷的現象,有力禁堵虛假發票的滲透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