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煤炭運銷管理職能的轉變以及集團化進程的加快,資產作為連接集團各級子分公司的紐帶,在集團管理中的作用越來越大,如何加強對集團資產的統一管理顯得尤為重要。
一、資產管理的范圍
資產作為會計要素之一,廣義的概念是指企業過去的交易或事項形成的,由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資源。在資產負債表中,按資產的分布及存在形態以流動資產、非流動資產形式列示。本文所論述統一管理的資產主要是非流動資產項目中的固定資產、無形資產以及投資性房地產。此類資產主要是企業為生產商品、提供勞務、出租或經營管理而持有。
二、當前資產管理現狀
(一)管理體制松散
目前集團公司資產管理方式還是以經營獨立核算的各級子分公司自主管理為主要方式。各級子分公司由于管理基礎的差異較大,形成了管理方式的差別,管理基礎好的單位,可能對資產的管理比較到位,管理基礎薄弱的單位,難免在資產的管理中存在諸多漏洞。正是由于沒有統一的管理制度,使得相對于集團而言,資產的管理顯得比較松散。管理體制的松散,使得不能有效利用閑置資產;不能根據需要靈活配置資產;不能有效控制資產的變動,導致資產數據失真。
(二)資產采購無序、資產自建盲目
由于管理的松散,各級子分公司自主權利過大,如果管理基礎薄弱,對資產的采購就比較隨意、無序,大量占用流動資金。只要有部門提出需要,不管是否有無庫存,是否能夠在經營中合理調配,就盲目去采購。加之沒有統一采購的制度約束,造成資產重復購入現象嚴重,容易形成鋪張浪費,同時造成資產浪費。資產采購的無序還表現在由于制度缺失,有些單位的內部相關部門自行申請,經批示后,自行進行采購,使得從源頭上就失去了對資產的管理。對一些自建項目,有些單位更是不加論證、不搞調研、不求實際,而是一味追求大、全甚而追求美等形式,互相攀比,盲目自建,完全脫離了項目自建的初衷意圖,無效消耗企業資源和資金。
(三)管理方式隨意
由于沒有實行集中采購,沒有進行統一管理,各級子分公司對于資產的管理,沒有可遵循的相關統一制度,形成了在實際工作中對資產管理的隨意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管理制度不健全
由于集團體制的歷史原因,多數基層單位是以管理為主,資產尤其是生產類型的資產較少,長期以來形成了注重一線業務,輕視內部管理的慣性思維,對資產的管理沒有成熟可行的經驗,也沒有科學合理的制度,更不能引起管理層的重視。有些單位連最基本的制度也沒有,有些單位雖然有管理制度,但制度也不全面,不能涵蓋資產管理的全面內容;有些制度形同虛設,在日常工作中,不能嚴格去對照執行。
2.管理部門職責不明確
資產的采購、保管、領用、核算相對獨立,分屬多個部門管理。由于管理制度缺失,在實際工作中,各部門對各自的職責范圍不明確,形成多部門管理,但又不能統一協調。管物的不管賬,管賬的不管物,形成了管理環節的漏洞,使得出現了資產有物無賬、有賬無物現象。
3.折舊提取標準不統一
由于沒有統一管理制度,在對資產折舊過程中,容易形成同類資產不同的折舊年限、使用不同的折舊方法。經營狀況好的單位,往往選擇規定年限中的最低值,以加速資產折舊;而經營狀況差的單位,往往選擇規定年限中的最高值,以降低各種費用;甚至有些嚴重虧損單位,日常工作中對部分資產少提或不提折舊。各分子公司由于計提折舊口徑不同,使得會計年度內不能真實完整地反映企業經營狀況,不能準確評估整個企業的資產狀況,無法進行準確的效益考核。更有甚者,可能對有些資產加速折舊后,低價轉讓出售,形成國有資產的潛在損失。
4.資產處置、報廢程序不規范
由于制度缺失,管理中的隨意性造成人為操作的空間增大,在資產處置時,比較隨意。有些雖然已提足折舊,但仍有使用價值的資產,往往被低價處置,使企業不得不重新購置該類資產;有些雖然沒有提足折舊,但往往以更新改造等種種理由將在用資產處置或報廢,造成資產的浪費;有些資產高價租入,低價租出,造成企業投資和經營損失。對于報廢資產,由于判斷的標準不同,審查的程序不嚴,容易形成資產人為提前報廢現象。真正報廢的資產,不能及時回收,不能統一管理,容易造成資產丟失。
三、資產統一管理的目的
集團對所屬分子公司資產統一管理的目的,從深度上講,要達到四個統一。統一資產管理業務規范,隨時監控下級單位對于資產管理業務規范的執行情況,嚴格管理制度,為集團決策提供真實可靠的信息;統一資產計劃采購,最大限度降低采購成本,既保證能采購到物美價廉的資產,又提高了資產投資的計劃性;統一資產管理,包括控制固定資產折舊計提,防止下屬單位調節利潤,控制資產報廢,防止資產流失,實時掌握、了解集團所有資產的狀況,便于掌握集團內部單位實際成本情況;統一資產監管,對資產管理的重點業務如調撥等由集團公司統一審批、統一監管,使集團內資源配置達到最優,資金使用達到最有效,從而提高整個集團的競爭力。
四、資產統一管理的實施建議
(一)建立健全完整可行的資產統一管理制度
企業的管理要依賴健全的規章制度,資產的管理同樣也要有嚴格的制度去約束管理行為。實行集團資產統一管理的前提,是必須要建立健全一套完整可行的制度。首先,制度的內容要明確。制度主要是約束個性化的行為,告訴人們什么可以干,什么不可以干,因此,只有制度的規定明白無誤,制度才能被有效地執行,也才能達到制度的目的。要做到內容明確,就必須細化,應該對每一項行為作出明確的規范、程序和要求。對于集團資產管理而言,制度應在相關會計法規、政策等指導性條例下,對涉及資產管理的各種行為作出詳細規定,如對資產的分類進行明確劃分;對同類型的資產折舊方法和使用年限進行統一規定;對資產處置、報廢制定規范的操作程序等等。其次,制度的健全應該做到責任和權利對等。一個制度光有明確的要求和規定還不行,還必須要有相應的考核和約束機制,一個不能考核的制度,一個沒有約束的制度,最終是不能成為制度的。而能考核和能約束的基本條件是既要有責任,也要有權利。制度的執行實際上是責任與權利的相互利益補償機制。最后,制度的健全要為公司的戰略服務。制度是公司實現戰略目標的手段之一,制度本身不是目的,制度的目的是要更好地幫助公司實現既定的戰略;制度要適合公司的戰略、業務及管理水平,制度的本身也有一個與時俱進的過程。
(二)實行資產的集中采購
集中采購就是集中時間、集中人力進行采購。筆者認為,在集團內實行集中采購的前提是集團實行了預算管理、資金實行了統一管理、會計實行了集中核算。而此三項工作正是集團多年來一直要求和大力推行的重點工作。目前此三項工作已在集團內全面實施并取得了顯著成效,這為集團的資產集中采購奠定了良好基礎。同時資產集中采購也有利于促進預算管理、資金管理、會計集中核算工作的進一步強化。
實行資產的集中采購,有利于充分實現采購過程中的規模效益,大幅度降低采購成本;有利于充分發揮和享受政府提供的優惠采購政策功能;有利于降低采購過程中的監督成本,進一步杜絕暗箱操作行為,起到反腐防變的作用。
(三)利用成熟管理軟件,實現資產集中統一管理
目前市場上開發資產管理軟件的公司很多,經過多年的市場應用,技術和軟件功能都已經成熟,完全能夠適應當前集團資產統一管理的要求。結合集團目前使用的浪潮財務軟件,建議選擇使用浪潮公司開發的資產管理系統。該資產管理解決方案是以資產、設備前期管理、運行歷史及臺賬為基礎,以工作單的提交、審批、執行為主線,以資產卡片信息為載體,以資產臺賬管理為核心,圍繞日常資產設備管理、業務,運用流程化、工程化的管理手段,將采購管理、庫存管理、設備管理、固定資產管理、項目管理集成一個數據充分共享的系統中,實現資產設備的實物管理與價值管理的統一,達到資產的業務處理、業務監控和賬務核算、財務監控的一體化,從而將傳統的被動資產管理轉變為積極主動的資產管理,可以從多角度關注資產狀況,實現資產全生命周期管理。
隨著集團的改制深入,隨著經濟轉型跨越發展,資產的統一管理必將進一步提高集團的資產使用率、保證集團的資產保值增值、實現集團良好的經濟效益、促進集團健康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