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引言
(一)選題背景及意義
電力行業是一個資產密集型的產業,企業的發展需要一個龐大可靠的安全電網作支撐,加大對電網建設、改造,必然要有相應的資金作為保障,資金對企業來說如同身體里的血液,注入新鮮的血液才會有強大的生命力,企業籌集資金是實現擴大再生產的價值載體。因此,如何融資,如何構建企業合理的資本結構,以較低的風險獲取資金,就成為電力企業財務管理中的重要內容。受國家宏觀調控政策和央行貨幣政策緊縮及加息的影響,對電力融資結構、融資能力提出了嚴峻的挑戰。研究電力企業的多渠道融資方式,其重要意義不言而喻。本文以廣東電網LD供電局實例為數據支持,針對縣級供電企業融資渠道及子公司內部融資、進一步盤活盈余資金,解決子公司融資難、可行性及存在的風險等問題進行論述。根據財政部1997年10月21日《關于加強國有企業財務監督若干問題的規定》中“企業與關聯企業之間的資金占用要堅持有償使用原則,資金占用費率不得低于銀行同期存款利率”的規定,企業集團內部有償使用資金是允許的,采用結算中心進行內部資金融通并不違法。項目權益融資屬于創新的融資方式,并沒有查找到相關規定,但從融資管理原則上講是完全符合按需融資、逐級監督及優化債務原則的一種融資方式,值得進一步研究及探討。
(二)子公司融資現狀分析
一般來說,企業籌集資金無非有三大目的:企業要擴張、企業要還債以及混合動機(擴張、還債混合在一起的動機)。電網企業是關系國計民生的中央企業,要承擔起為地方經濟發展提供電力支撐的社會責任。1999年,根據廣東省委、省政府加快對農村電網改造的指示,全省50個縣級子公司投入大量資金,對原屬鎮一級管轄的農村電網、個人經營電網收歸由供電企業統一規劃建設,改造消滅無電村,實現了同網同價。對于省委、政府這一重大決策,以LD供電局為例,從1999年至2010年投入農村電網建設改造融資達4.59億元,其還本付息的資金來源是電費收入,如按投資渠道及資產形成劃分,大部分償付資金來源只能是一般居民住宅電費收入,導致電網投資成本回收期較長。按投資的價值測算,子公司要收回電網投資成本一般需要15―20年以上。正如2010年LD供電局萬元固定資產購電量滿分值為8.41千千瓦時/萬元,而2010年固定資產購電量省內最優值為25.36千千瓦時/萬元,相比之下子公司固定資產的投資回報是很低的。2008―2010年累計配網基建、技改及小型基建資金支出達2.41億元,這部分的資金來源屬于自籌資金。由于LD供電局一直以來都處于虧損狀態,維持正常經營的資金只能來源于折舊及無形資產攤銷非付現成本部分,所以用于電網建設改造的巨大資金缺口80%~90%是通過銀行融資解決,借款出現了拆東墻補西墻的現象,借款額度不斷增大,資產負債率居高不下,資金緊缺已經成為了老生常談的問題。在2010年廣東電網公司排名的第一梯隊的19個縣級子公司中11個子公司總資產內部報酬率是負數,由此推斷由于歷史原因及體制的問題,50個縣級子公司中至少有一半以上也處于負利潤狀況,電網建設資金需要依靠銀行融資解決。
就銀行借款這種單一的融資方式而言,給子公司帶來了沉重的借款成本。例如LD供電局累計近三年利息支出達1 829萬元,平均每千千瓦時售電量承擔36.7元的利息費用,受金融宏觀調控加息的影響,企業融資難以按省公司規定貸款利率下浮10%的條件向銀行取得貸款。子公司面臨到期的流動資金被銀行收回后無法辦理續貸手續的問題。子公司依靠借款建設的資產逐步劃撥到地市局,而這部分資產產生的負債尚未還清,電網建設規模擴大導致了負債增速大于資產增速,子公司逐漸剩下了借債的空殼,試問哪家銀行還敢貸款給子公司?擴展子公司融資渠道,為電網企業經營持續健康發展提供有力的資金支持,將是電網企業未來戰略發展的重要部分。
二、子公司內部融資可行性及利弊
(一)內部融資可行性分析
對一個企業來講,資本是經營和發展的一大要素,資本來源于內部資金和外部資金,外部資金是內部資金的補充。與單個企業相比,子公司有一個實力雄厚的企業集團作為核心,在經濟上統一調控,在法律上獨立承擔民事責任。子公司的融資方式應以企業集團整體利益最大化為目標,綜合考慮和權衡,發揮財務集中管理下的集團賬戶資金活用優勢。針對目前融資渠道單一依靠外部資金的現狀,相比內部資金具有原始性、自主性、抗風險性和低成本性的特點。從整個集團來看,有留存利潤及非付現成本可以支持電網建設。企業內部的折舊累計受《企業會計準則》中規定的折舊政策的影響,留存利潤的大小則主要受到企業盈利性和成長性的影響,因而影響電網企業內部融資能力的主要因素即是企業的盈利能力和發展能力。
要實現內部資金融通,需要借助一定的管理模式。在企業集團內部資金融通中常見的有三種管理模式:內部銀行、結算中心和財務公司。內部銀行應用于中國移動通訊公司、中國電信等單一法人企業集團。南方電網集團采用了結算中心及財務公司的管理模式。由于集團內部關聯單位的資金拆借存在著法律風險,目前一般是通過結算中心和財務公司規避了此項風險,所以利用集團內部資金資源,增加內部融資量是子公司財務融資管理的一大任務。
(二)內部融資的利與弊
1.內部融資的優點
建立內部融資機制,降低子公司資本成本,提升企業集團總價值,提高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有重大的價值:
(1)降低融資成本。融資成本實質是資金使用者為了能夠獲得資金使用權支付給資金所有者的報酬。在企業集團內部融資時,可以簽訂協議給予資金所有方高于銀行存款活期利率,而低于現行銀行貸款利率。由于省公司資金結算中心時時監控集團賬戶變化情況,更加及時準確掌握各子公司、分公司閑置資金,并加以充分利用,從整個集團看,可以降低閑置資金的存量,從子公司角度來減少外部融資,降低融資成本。
(2)利用借款費用減輕所得稅負擔。廣東電網公司在地市級分公司層面已經開始實行“統還統貸”的融資方式,由于子公司是獨立的企業法人,所以沒有納入其執行范圍內。國稅函[2002]837號文件指出“凡集團公司能夠出具從金融機構取得貸款的證明文件,其所屬企業使用集團公司轉貸的金融機構借款支付的利息,不高于金融機構同類同期貸款利率的部分,允許在稅前全額扣除。”假設集團內子公司通過南方電網財務公司貸款則也符合上述稅法規定。實現相互間融資所產生的利息費用計入當期損益。
(3)沉淀資金的有效利用。在廣東電網公司全面預算管理的軟約束下,要求資金支出的預算準確率達到95%以上。經營效益好的子公司留存利潤及非付現成本大量資金滯留在賬戶中,實現內部子公司間融資可以盤活這部分閑置資金,也為資金緊缺企業解決了暫時的困難及化解了無法預見的違約風險。
2.內部融資的風險
內部融資機制是一把雙刃劍,既有優勢,同時也存在一些風險:
(1)公司的債務違約風險。子公司間內部融資使得債務類融資的債權人由銀行轉向集團內部,由于同屬企業集團內部成員,如果承擔債務的子公司到期不能及時償還借款本金,那么可能影響債權公司預期計劃的實現、可能面臨與第三方違約的風險,并且難以對債務公司實施賬戶查封或起訴等約束,從而危及企業集團內部融資機制的順利運行。
(2)整個企業集團的財務風險。集團公司對子公司統一實行“統還統貸”,雖然滿足了子公司發展的資金需要,但也意味著承擔子公司債務償還的風險,很可能子公司所產生的違約風險、信用風險也轉嫁給了集團公司承擔。
縱觀全球500強的大企業集團,他們都整合了企業集團的內部資源。廣東電網公司也可以嘗試將50家縣級子公司在集團公司管控下進行資源優化、整合建立內部融資的機制,拓展子公司間內部融資的空間。
三、子公司之間內部融資的兩種模式
子公司之間的融資模式可以考慮通過兩種模式:一是債務融資;二是權益融資。債務融資最大的特點是借入資金方要通過到期還本付息方式補償給借出資金方。同時應該注意子公司之間資金運作必須明確使用用途,規定資金使用時間,所有資金必須有償使用。
而權益融資不是貸款,不需要償還,權益投資者成了企業的部分資產所有者,通過利潤分配得到投資回報,由于子公司之間都隸屬于同一個母公司權益融資,不存在控制權的轉移問題。
(一)子公司之間的債務融資
1.閑置資金的借貸
目前南方電網公司擁有財務公司和以省級為單位的資金結算中心,應該充分發揮資金結算中心和財務公司各自優勢,財務公司是系統內非銀行金融機構,它的重要職能之一是融資。資金結算中心開設集團賬戶,為一級賬戶;成員單位為二級賬戶,通過賬戶管理了解各單位的資金收支情況及剩余資金總額。財務公司一方面通過資金結算中心,挖掘閑置資金;另一方面通過每月融資計劃,提供資金給有融資需求的子公司,發揮金融中介作用,使資金有效利用發揮最大效益。資金借貸期限可分為3個月、6個月和1年期,視融資需求企業短期內經營能力分別確定期限,確保資金效益最大化,從而達到最佳效果。
2.子公司之間的轉借貸
在此筆者做一個案例假設:一個地市供電局下屬2個子公司A(虧損)與B(盈利),A公司需要一筆借款M,年利率為i,由市供電局向省公司提出申請,由結算中心進行融資,以B的名義貸款,再以下浮10%的利率轉貸給A,通過結算中心完成集團賬戶內部交易的結算工作。在這里計算一些通過這種融資方式帶來的效益:A公司要支出利息為(1-10%)*i*M,節約資金為10%*i*M。而B公司的利息支出為i*M,利息收入為(1-10%)*i*M。上文已經提過所得稅可以得到扣除,資金節約為25%*i*M,B公司通過這筆貸款節約資金為15%*i*M,這里還要說明一下在財稅字[2000]7號文件中規定:“對企業主管部門或企業集團中的核心企業等單位(經下簡稱統借方)向金融機構借款后,將所借資金分撥給下屬單位(包括獨立核算單位和非獨立核算單位),并按支付給金融機構的借款利率水平向下屬單位收取用于歸還金融機構的利息不征收營業稅。”這筆利息收入不需要繳納營業稅。根據2011年7月利率,總結A、B公司通過轉貸融資節約資金(見表1)。
通過計算公式及表1不難看出,節約資金與融資額及借款年限成正比關系,由此可見實行轉借貸是一種雙贏的做法,上文沒有預計A公司的凈利潤是多少,假設借款利息可以完全扣除,當然在實際中應該根據具體情況以利潤最大化為原則進行操作。廣東電網公司財務部下設的結算中心核心職能是資金兩條線管理、對外籌資及內部結算,目前“統還統貸”并未把子公司納入其范疇,可以試行在結算中心的總管控下以市級或區域間建立固定的子公司資金轉借貸,以使操作及控制更加容易。
(二)子公司之間的權益融資
項目的權益融資。項目融資在南方電網公司融資渠道中處于空白點,省公司的融資管理辦法中也未提到相關內容,項目融資主要適用于資本密集型企業、投資回收期較長的工程項目,正符合電力企業電網建設的特點。承接上一個案例,假設由于A公司所在地區經濟的發展,政府決定在一個區建立工業園項目,預計此區的用電量將大幅增長,A公司在短期內沒有足夠的資金用于建設一個35KV變電站增容工程及線路改造項目。B公司經營穩定有盈余資金,在市局的協調下由B公司提供項目之初的投資,形成資產后由A公司進行維護工作。由于此項工程產生的投資效益在項目形成固定資產的第二個月開始計算,考慮到單一電網項目是無法帶來經濟效益的,只有發揮其整體性才能產生效益的特點,筆者的觀點是每年年末分配給B公司收益,計算公式是:此項工程資產總額占全局平均固定資產的比例 *(售電凈單價-購電單位成本)*計量裝置電量-代維護成本。這里的固定資產=固定資產原值+在建工程+工程物資-500kv固定資產原值-500kv在建工程;代維護成本包括巡檢人員工資、設備維護和搶修的材料費及人工費等。通過負荷測量裝置及電量計量裝置可以綜合測算出確定此項目的在區域內發揮效力。在項目初期B公司得到的收益可能很小甚至是負數,但項目權益融資可以產生長遠利益,對B公司有一定吸引力,并且B公司可以通過折舊規避部分所得稅并帶來部分留存收益。而A公司犧牲了一部分利潤但緩解了還款壓力,節省了利息支出,增大了整個縣級的供電容量。
四、子公司內部融資亟需解決的問題
(一)子公司現金持有量問題
集團企業針對各個子公司需要有一個明確的最佳現金持有量標準,是降低內部融資風險、確保子公司資金流轉順暢的一個關鍵問題。一般資金流動可以通過現金流量表來反映,也可以通過收支兩條線賬戶管理確定。在年度經營預算平衡后,確定最佳現金持有量,一是要有歷史數據支持;二是要對業務發展進行預測。從原理上講,確定最佳現金持有量應該著眼于企業一個時間段內的現金需求,依據上期(月度、季度、年度)期末現金余額和投融資收益成本對比,按照成本最小原則來確定。
(二)子公司允許內部融資規模
子公司的內部融資實質是集團成員間的資金流動,考慮到子公司融資后的違約風險,應該確定一個具體的債務融資限額。當發生內部債務融資時應確定資金的去向和回報,并作出專項說明。內部融資限額要從償還能力及盈利能力兩方面著手,相關戰略指標涉及資產負債率和萬元固定資產購電量,目前子公司資產負債率超過100%的子公司不在少數,結算中心及財務公司要充分考慮其融資期限,盡量避免違約風險。由于電網建設投資回收期很長,融資規模增幅應低于售電增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