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農戶的人口統計學特征
一般而言,農戶的人口統計學特征與能繁母豬養殖生產經營決策有密切關 系,性別、年齡、家庭總人口和家庭常務農人口等自然屬性以及教育程度和務農 年限等社會屬性對農戶購買支付意愿均會產生一定影響.例如農戶的性別、年齡 和受教育水平在一方面表現為處事心理思想觀念上的差異,另一方面表現為對能 繁母豬養殖風險認知和保險的理解認知程度上的不同;家庭總人口、家庭常務農 人口和務農年限的不同則會表現為家庭收入來源、收入結構從而影響能繁母豬養 殖的生產決策以及對其收入的重視程度,這都將是影響農戶對能繁母豬保險保費 支付意愿的重要因素.
“年齡”、“性別”和“家庭總人口’,與能繁母豬保費的支付意愿表現出極顯著 的正相關性,而務農年限、教育年限和常務農人口則與支付意愿不存在顯著相關. 其原因在于:農村里戶主一般為男性,男性較女性會顯得更理智,對理性新生李 物更易接受,在思想上更開放,也正如年齡越大其相應風險規避的心理也會越甚, 越愿意選擇購買能繁母豬保險.而家庭總人口越多,一方面家庭總收入越多即可 提高其消費能力,但能繁母豬養殖收入比重會有所下降而減少對其重視程度,在 調查地得知生豬養豬為主要收入來源,根據實證結果表現為支付意愿變高,所以 “性別”和“家庭總人口”因素都是成為影響支付意愿的主要因素.與先前李祥云, 祁毓( 2010 )通過調查湖北、云南、河南等六省13市農戶購買政策性農業保險情 況實證分析得出年齡、性別顯著影響農戶購買農業保險決策一致.
然而,務農年限、教育年限和常務農人口未與支付意愿表現出顯著相關性, 主要原因分為兩方面:一是所實地所調查農戶在這三方面特征較集中,分別集中 在40年以上(占57.2% )、中小學期間(占93.6%)和一兩個(占88.3% ),所以 未能全面體現出該方面因素的影響,僅僅表明已調查農戶的該方面特征與支付意 愿不具有相關性,但并不代表其它特征的農戶,因此所得結果相對片面,屬于調 查地的特殊性;二是農戶這三方面特征確實與購買支付意愿沒有顯著關系,并不 能成為決定農戶支付意愿的主要因素.
(2)農戶農業生產經營狀況特征
由經濟學原理可知,在生產經營中,生產者會根據自身的生產經營特點來選 擇最優的風險防范措施,例如經營行為、收入結構組成以及各收入水平都會是生 產者規避風險所考慮的因素.因此,在能繁母豬養殖行業也不例外,家庭總收入、 生豬養殖收入、非生豬養殖業收入、是否遭受過牲畜損失、是否加入農業合作社 或協會、是否與公司簽訂生產合同以及是否外出打工等因素都會對能繁母豬保費 的支付意愿產生一定的影響.
“家庭總收入”、“生豬養殖收入”、“其它收入”與支付意愿表現出顯著的正相 關性,而“是否遭受過牲畜損失”表現出顯著的負相關性,是否外出打工、是否加 入農業合作社或協會、是否與公司簽訂生產合同等因素與支付意愿不存在顯著相 關.
主要原因有:當地以生豬養殖收入為主要收入來源,一方面對能繁母豬養殖 收入會有較高的重視;另一方面,能繁母豬養殖周期較長,養殖風險大,所以農 戶傾向于選擇購買能生豬保險來保障生豬養殖收入,從而具有較高的保費支付意 愿.與此同時,其它收入較高,其一表現為家庭總收入隨之變高,收入變高會帶 動對農業保險的消費,其二養殖收入所占比重下降會減少對其的重視,但當地農 戶的收入來源主要為生豬養殖收入,即使有所下降但也受重視,因此綜合表現為 正相關,例如方伶俐(2008 )通過調查湖北省宜昌市農戶運用Logit模型實證分 析對農戶農業保險購買意愿的影響因素,同樣得出農戶家庭總收入、種植業收入 占總收入的比例與支付意愿存在正相關.然而,曾經遭受過牲畜損失的農戶其保 費支付意愿卻越低.在與農戶交談中得知當地農戶抱怨保險公司災后理賠不及 時、賠償金太少甚至不賠,對保險公司產生不信任,而保險公司方面則稱農戶弄 虛作假已進行多次騙保.因此,農戶與保險公司之間存在矛盾,農戶投保滿意度 的下降,導致其支付意愿隨之下降.這在蔣國民(2008 ),孫香玉(2008 )運用 Logit模型實證分析淮安市農戶購買農業保險意愿同樣得出農戶的投保滿意度與 農戶參保意愿成正相關,遭受過災害損失而沒有獲得相應賠償的農戶其支付意愿 較低得以佐證.
進一步發現,當地農戶以養殖生豬產業為主,工作量大,較少地外出打工(未 外打工占72.1% ),而且散戶多且規模小,所以相對較難加入養豬合作社(未加 入占82.2%)和與公司簽訂生產銷售合同(未簽訂占89.7% ),與前面研究結論類 似,由于樣本過于集中最終難以確認與支付意愿具體的相關程度.
(3)農戶的心理感知
農業保險的本質是幫助農戶分散農業風險,對其購買與支付意愿必然與農戶 面對的農業總體風險有關,當然建立在對農業保險的深刻認知這一前提,因此, 風險總體影響和對生豬保險認知兩個因素是影響農戶對能繁母豬保險保費支付 意愿的重要心理因素.
風險總體影響和對生豬保險的了解程度兩個因素與支付意愿并不存在顯著相 關性,可能解釋是當地以養殖生豬為主要產業,能繁母豬保險在當地開展已很普 及,大多農戶對生豬保險已基本了解,并不存在顯著差異性.另外農戶的養殖經 驗豐富,在養殖周期中存在的風險已了如指掌,雖風險會造成嚴重損失,但已預 料的風險已有足夠防范措施,并對此存在僥幸心理,不愿購買能繁母豬保險.因 此對生豬保險了解程度和風險.蓉體影響與支付意愿不存在顯著相關性.
綜上所述,農戶對能繁母豬保費支付意愿的主要因素為年齡、性別、家庭總 人口、家庭總收入、生豬養殖收入、其它收入、是否遭受過牲畜損失以及受償意 愿,其中是否遭受過牲畜損失為負相關,其余都表現出正相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