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各地政府通過積極引導,以資源整合、行政推動等手段組建了較多國有大型煤炭企業集團,從事當地單一產業或多產業組合業務。例如,山東省整合本省的煤炭產業組建了山東能源集團;四川省整合本省的煤炭產業組建了四川煤炭產業集團。
筆者結合多年的財務管控經驗以兗礦集團財務運營工作為例進行淺析,認為國有大型煤炭企業集團做好財務運營各項工作應從以下六個方面著手。
一、多措并舉做好資本運營工作
1.緊緊把握國家政策實現煤炭主業上市融資
國有大型煤炭企業集團通過資產重組,將主力礦井的煤炭生產與洗選加工以及直接為其服務的資產和業務,從集團公司剝離出來,經中介機構評估并報中國證監會和國家體改委核準后,組建煤炭產業上市公司分別在上海、香港、紐約發行上市。隨后,視證券市場情況可分次增發募資。
2.實施重大資產并購占領煤炭資源
密切把握2008年金融危機的“危”中之“機”,收購海外優質煤炭資源,并在境內成立區域性能化公司,建設煤炭基地,控制煤炭資源。
3.引進戰略投資者發展延伸產業
為發展煤炭替代產業,實現“主業突出、核心競爭力強、具有國際化水平”企業集團的奮斗目標,企業集團利用煤炭優勢,發展與煤炭息息相關的煤化工、煤電鋁產業,采取引進海內外戰略投資者、吸收先進技術、瞄準高端目標市場等戰略進行項目建設。
二、實施具有自身特色的資金集中管理
1.嚴格限定籌資權限
向政策性銀行、商業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辦理貸款或其他籌資業務,由集團公司授權財務部或財務公司統一辦理。集團公司所屬各專業公司、直屬機構及礦處單位,無論是否具備獨立法人資格,未取得集團公司正式批復或授權均不得辦理籌資業務。
2.嚴格審批對外擔保
對外擔保一律報經省國資委備案后由集團公司統一辦理,集團公司對內擔保由財務部牽頭會同法律事務部、財務公司等部門會審后辦理。未經集團公司批準,所屬單位不論是否具備獨立法人資格,一律不得提供對內對外擔保。
3.實施網上資金集中結算系統,實時監控并做好資金預算分解及執行工作
制定并實施資金集中管理辦法等規章制度,實施網上資金集中管理電子結算系統,構筑安全、可靠、高效的銀企直連資金管理平臺,按照審批權限進行實時審批。將年度資金收支預算分解至季度、月度并嚴格執行。完善資金分層管理模式,強化對所屬單位資金收支監控力度,保證專業公司內部資金調控有序。進一步完善網上資金集中結算系統審批制度,除安全生產和節能環保事項,其他原因均不得調整資金預算。
4.做好多渠道低成本融資工作
可采取向金融機構直接貸款、發行企業債券、發行短期融資券、發行中期票據四種方式融資,實現多渠道低成本融資。
三、嚴格做好全面預算管控工作
1.建立全面預算管理流程
將預算管理貫穿于企業生產經營的各項環節,建立全面預算管理組織領導機構,完善全面預算管理各項規章制度,構建全面預算管理模式,確定全面預算管理流程。
2.做好月度預算分解與執行分析工作
以集團公司與各專業公司、各能化公司、各直屬機構簽定的經營業績責任書和項目建設責任書為依據,將集團公司下達的各項經營預算指標分解至季度、月度,根據各預算責任主體上報的月度分解預算,及時對照月度各項預算指標完成情況,對于出現的差異及時分析月度預算執行情況并調整出現的偏差。
3.完善預算定額體系
健全預算定額制度,每年均下達主要產品單耗定額以及制造費用、銷售費用、管理費用中的可控費用定額,構建符合自身特色的定額管理體系。
4.健全預算預警機制
利用財務管理系統,合理設置預算預警節點和各類事項預警級別。對于不同行業產業進行不同側重點的預算預警。
5.積極推進個性化預算
以“總體控制、注重實效”為原則推動各專業公司和能化公司從本公司生產實際和經營特點出發,統籌安排各個月度的預算工作進度和預算工作重點,考慮月度預算分解和執行控制的個性化需求,探索構建逐級聯動考核的個性化預算體系。
四、以對標管理為平臺,構建單耗控制與可控費用捆綁考核的成本費用監控體系
1.開展對標管理工作
將對標管理作為強化成本控制、優化管理流程、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構建包括安全管理、節能環保、生產管理、經營管理、人力資源管理、項目建設、名牌戰略、技術研發等八個方面的標桿體系框架,按照行業和地域選擇標桿企業。研發應用對標管理信息系統,構建集團公司標桿庫,實現標桿數據資源共享與集中統一管理。
2.構建成本分級歸口管理制度
將成本總目標分解為各責任中心的管理目標。各專業公司將成本管理和成本控制的內容進行分解、下達、組織落實,并負責考核、評價各成本中心的成本預算計劃執行情況。各生產經營單位作為成本管理中心,以成本考核為核心,將成本再進行科學地層層分解、落實,以達到節支降耗、降本增效的目的,保證成本費用預算計劃的順利實施。
3.健全成本費用考核體系
細化分解成本構成要素,劃小核算點,推動成本責任管理向區隊、班組和崗位延伸。構建可控費用與單耗控制捆綁考核的成本管控責任體系,嚴格落實成本費用完成情況與單位負責人年薪和單位工資總額掛鉤聯動考核制度。
五、大力推進財務信息化建設
1.實現ERP系統和用友集團式財務管理系統穩定運行
編制財務管理與會計核算辦法、報表、總賬、固定資產、全面預算管理用戶五本操作手冊,并下發各級核算主體。
2.研發應用個性化預算管理系統
按照特定業務流程搭建個性化預算管理系統信息平臺,實現個性化預算實施單位計量數據統計和月度預算指標對比分析等業務網絡化。
3.建立財務信息實時監控體系
通過企業集團局域網,全面收集下級單位財務數據進行分析、匯總,用于查詢和決策支持。自動生成、收集下級單位的報表進行匯總合并。利用各種手段對下級單位財務數據進行挖掘式查詢、分析,及時了解下級單位的最新財務狀況,建立企業績效評價體系和財務分析決策模型,及時為經營決策者提供準確無誤的財務信息。
六、全面做好會計核算工作
首先,編寫集團公司統一的財務管理與會計核算辦法并公開出版,為規范會計核算提供基礎保障;其次,健全財會信息逐級上報機制,建立月度財務例會和財務快報制度,所屬單位財務會計報表逐級會審、逐級匯總(合并)上報集團公司財務部;再次,開展稅收體系流程建設,強化集團公司稅收管理與核算工作,明確稅收管理流程,做好稅務核算與會計核算相吻合、相統一,實現規范核算、合理避稅、統一納稅,降低集團公司稅收管理風險和損失;最后,開展會計基礎工作專項檢查,嚴格根據檢查結果,獎優懲劣,同時建立會計核算管理長效機制,整體提升會計工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