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優勝劣汰是市場競爭的基本法則,企業要求得生存和發展,不僅要有科學精細的日常管理,更需要具有高瞻遠矚的戰略眼光和戰略思想。為了獲得持續的競爭優勢,適應激烈的競爭環境,不斷加強戰略管理能力,已經成為影響企業生存發展的重要因素。作為企業戰略的重要組成,財務戰略可以指導企業的經營實踐,支持和促進總體戰略的實現。構建科學的財務戰略管理體系,發揮財務戰略在企業總體戰略實現過程中的支撐作用,對企業未來的發展、壯大具有重要意義。
財務戰略支撐力是指以企業整體戰略為目標,結合企業發展特點,有機整合財務資源和財務能力,實現財務職能戰略服務企業發展目標的能力,重點關注財務對業務職能戰略的發展助力,加強其與其他職能戰略的協調,同時關注對財務戰略自身的不斷完善和調整。走過初創期的成長性企業已經克服了許多創業階段遭遇的瓶頸,戰略愿景逐漸明確,企業使命日漸清晰,在戰略目標驅動下,不僅重視以擴大規模為主的外延式發展,同時更強調以提高發展質量、控制經營風險為主的內涵式發展。而成長性商貿企業,除兼具成長性企業上述共性外,還具有其獨有的經營和管理特性。譬如,更加強調業務模式創新、更加注重業務周轉速度、更加關注供應鏈體系的維護、更加重視財務杠桿的合理運用等。這些與財務直接或非直接相關的特性,使得與成長性商貿企業整體戰略相適應的財務戰略,在兼顧自身發展特性的基礎上,需要思考如何進一步發揮其支撐企業發展戰略的重要作用。
作為成長性商貿企業,關鍵的財務戰略支撐力可以概括為三個方面,即:對決策的支持能力,對經營活動的反應能力,對經營風險的控制能力。成長性商貿企業在財務管理實踐中,結合企業發展戰略要求,注重培養這三方面能力,將有助于構建和培育財務工作對于企業發展戰略的支撐能力。
一、引導財務戰略服從、服務于整體戰略,提高對決策的支持能力
財務戰略是企業職能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發揮好財務戰略對企業發展戰略的支撐作用,要將財務戰略融入企業發展戰略全局之中。一方面,財務戰略要主動服從于企業發展戰略。有利于企業發展戰略的行動,即使某種程度上、某一時段可能會影響財務目標的實現,也仍要堅持以企業整體發展目標為重,區分主次,權衡利害,切實把服從于企業發展戰略作為財務戰略的出發點和立足點。另一方面,財務戰略要積極服務于企業發展戰略。企業財務負責人應當具有戰略思維習慣,這種戰略思維習慣是圍繞如何引領財務管理工作促進企業整體發展戰略目標實現來展開的,并通過工作的安排和部署,影響并牽動財務管理人員按照是否適應企業發展戰略要求的標準來判斷自身管理質量的高低和管理行為的優劣。大力培育財務戰略支撐力能力的企業文化,有助于增強企業整體戰略規劃的驅動效果。譬如,在投資方面,成長性商貿企業積極實施海外并購,延伸產業鏈條,提升資源配置能力,促進業務轉型升級和國際化經營的戰略落實,按照圍繞主業、量力而行、風險可控的原則,使投資更加符合企業發展戰略,選擇投資項目、規劃投資方案、設定投資收益水平等工作,都離不開財務活動對于各項決策的大力支持。
在這一過程中,參與項目的財務人員如果能深入領會并切實執行企業的發展戰略,有效地將戰略眼光與專業知識良好結合,就能夠為投資項目的科學決策創造更加合理的條件。而加強會計信息化建設,則是實現財務管理決策支持能力的重要手段。成長性商貿企業在快速發展的過程中,信息化建設是苦練內功的基礎,也是動態檢驗企業發展質量的管理系統。在會計信息化實踐中,既要實現業務信息與財務信息的無縫對接,又要把構建和維護企業信息化系統作為企業做強做優的管理基礎,為企業發展戰略提供信息支撐和管理導航。
二、優化財務管理體系,保持對經營活動的敏銳反應能力
成長性商貿企業優化財務管理體系,應重點在財務會計人員、財務會計機構、財務管理制度和企業的會計政策四個方面做好功課,以保持對經營活動的敏銳反應能力,促進企業實現整體戰略目標。
一要加強財會隊伍建設,注重財會人才梯隊培養和優秀人才選拔,定期開展崗位交流,增加財會人員崗位經驗和管理能力,使人才與企業一起快速成長,在創造企業價值的同時實現人生價值。探索總會計師委派制的管理模式,在經營模式相近的成長性商貿子企業之間實行總會計師交流任職制度,通過定期或不定期交流子企業總會計師,改進總部和子企業之間的委托代理關系,引導子企業戰略朝著總部整體戰略方向發展。
二要加強會計機構與其他部門的協調和交流,做好會計機構的監督和服務工作,鼓勵會計機構和財務人員積極參與業務管理,改變重核算輕管理的傳統局面,使得財務管理隨著業務的發展而發展,在促進業務發展的過程中完善財務監督職能,為企業戰略提供財務信息支撐;同時對企業面臨的經營風險,敏銳察覺并作出快速反應。
此外,優化財務管理體系建設,會計機構要肩負完善全成本控制體系、全員業績考核體系等子系統的建設重任,深入推行和落實EVA考核導向體系,提高企業各級管理人員對于資本成本管控和價值創造意識。
三要加強財務管理制度建設,隨著業務發展方式變化和經營管理環境變化,動態修正財務管理制度和內部控制制度,以保持制度對業務和環境變化的適應性及敏感性,會計機構和財務人員通過公司制度的約束力,規范業務流程,提高業務質量,從而改進企業發展質量。
四要加強會計政策選用的科學性和適應性,特別是在成長性商貿企業啟動不留存續資產的整體上市工作安排后,會計政策的合理運用和上市前的輔導工作中,統一且適用于企業自身條件的會計政策選擇,有助于真實反映企業經營狀況和財務成果,合理運用相關會計信息,能為企業塑造有助于企業戰略決策的支撐力。
三、強化財務集中管控,增強對經營風險的控制能力
成長性商貿企業在快速發展的過程中,應集中資源特別是財務資源專注于關乎企業長遠發展的戰略目標,構建形成合力的財務資源管控體系,為培育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助力。
一是要加強對企業集團內部資金的集中管理力度,以期實現母合效應。成長性商貿企業屬于資金密集型企業,有著資金周轉速度快、流量大的運營特點。加強對資金的集中管控,能夠在有效管控資金風險的同時,通過集中財力、合理調度和調配資金,將資金配置在符合企業發展戰略的項目和業務上來,提高資金的運作效率和管理能力,實現1+1>2的母合效應。
二是要健全全面風險管理體系,優化內部控制流程。財務管理活動要積極參與重大風險管控和過程監督,加強對金融衍生品等高風險業務的風險防范和控制,結合企業的經營和管理實際,完善內部控制機制建設,推進《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和相關配套指引的貫徹落實。
三是要推行全面預算管理制度,運用管理工具監測發展戰略的落實情況。加強財務管理在全面預算管理的預算編制、過程控制中提高戰略目標分解、落實的科學性;預算執行中注重對目標完成進度的差異性分析;預算考核中強調與標桿企業、系統內企業相關指標的對比分析;預算調整中配合戰略的需要,適當縮減高風險業務對于戰略目標的貢獻度,擴大核心業務和協同業務的資源支持力度。
四是要結合成長性商貿企業的運營特點,有針對性地提高財務集中管控的力度。結合提高業務周轉速度的要求,綜合運用考核指標壓力和費用約束等方法,促進業務加快周轉速度,提高經營效率;結合業務模式創新的要求,在創新方式探索中合理預估和控制風險,使財務管理合理匹配業務模式創新;結合合理運用財務杠桿的要求,運用考核政策、管理約束等方式促進子企業保持適當的資產負債規模,保持合理資本結構,增加企業的發展潛力;結合維護供應鏈體系的要求,加強對供應商和客戶的信用管理,降低賒銷和預付款采購的風險,促進企業在供應鏈體系中的主導地位。
構建和培育成長性商貿企業財務戰略支撐力,是一項長期而復雜的系統性工程。在這項管理實踐中,隨著企業經營環境、發展階段和發展條件的變化,具體的管理工作需要伺機而動,與之相適應的財務管理工作需要抓住主要矛盾,動態調整財務戰略和管理策略,增強財務戰略對于各種變化的適應能力和快速反應能力,以便在抓住發展機遇的同時,有效控制企業的經營和管理風險。“十二五”期間,成長性商貿企業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圍繞做強做優企業的發展主線,成長性商貿企業應不斷夯實財務管理基礎,提升財務戰略服務企業發展目標的三個主要能力,逐步增強企業發展活力,壯大實力,以便充分發揮財務管理在企業價值管理中的引領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