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1日,新版《事業單位財務規則》將實施,事業單位會計改革的步伐加快,而如何確保新版財務規則落地是目前的關鍵。
在記者采訪中,業內研究型學者和實務操作者從各自不同的角度對實施中的細節進行了觀察和預測,并達成共識:為確保新版財務規則的順利實施,事業單位還需要更多指導。
正式引入權責發生制
與現行財務規則相比,新版財務規則有了較大突破。對此,杭州師范大學計劃財務處處長陳珍紅認為,新版財務規則著重突出了財務監督的重要性、強調了會計信息的完整性、強化了預決算管理的嚴肅性、考慮了會計主體操作的現實性、體現了財政改革的適應性、提出了建立健全財務風險控制機制和對事業單位實施績效評價機制的迫切性等七個方面內容。
值得一提的是,新版財務規則第六十六條規定,部分行業根據成本核算和績效管理的需要,可以在行業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制度中引入權責發生制。“收付實現制核算基礎下的事業單位會計信息難以建立科學的績效考評體系,無法反映事業單位的財務績效。引入權責發生制,可以實現收入和支出的配比,全面提供運營成果等會計信息。”陳珍紅說。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武漢學院會計系主任彭浪也對引入權責發生制的重大意義表示贊同:“權責發生制可以更好地反映單位的業務收支及結余情況,有助于準確地進行成本核算,考核業務成果、制定收費標準、籌劃資金來源、進行經營決策,全面反映單位的資金運行全貌,有利于對事業單位資金使用情況進行綜合評比。”另外,配合新版財務規則,財政部相繼修改并發布《事業單位會計準則(征求意見稿)》和《事業單位會計制度(征求意見稿)》,其中貫徹執行了權責發生制會計核算基礎以及基本建設相關核算條款等。
新版財務規則加強了事業單位財務分析的多元化,這令人眼前一亮。彭浪分析說,新版財務規則打破了現行財務規則財務分析的片面性,新增了預算收入和支出完成率分析,用于衡量事業單位收入和支出總預算及分項預算完成程度。
同時,新版財務規則還增加了資產負債率指標分析。新增的財務分析指標豐富了財務分析內容,較全面、完整地披露了事業單位重要經濟活動,如科研、政府采購、基本建設等績效目標、效果、影響和管理等方面的重大會計信息,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容易造成公共財政重大投入(支出)管理目標不明、責 任不清、效率不高、浪費嚴重甚至官僚主義等現象。
新舊銜接中相關規定有待細化
的確,新版財務規則與事業單位會計改革的大“潮流”相適應,有很多意義重大的新規定。然而,任何新規定的實施都不可能一帆風順,研究者和實務工作者也嘗試性地提出了一些新版財務規則在實施中可能遇到的困難,呼吁在新舊制度轉換中還需要財政部門的指導或者相關銜接辦法。
新版財務規則第四十條將固定資產確認的價值標準提高了,對此,彭浪提醒,事業單位需要對固定資產進行重新認定與調整,一部分原來作為固定資產核算的物資 將要調整為低值易耗品。在這個調整過程中,要注意嚴格按照新的標準執行,防止將符合新標準的固定資產也調整為低值易耗品,以便隨意報廢處置。
對此,陳珍紅作為一個實務工作者也存在顧慮。她說:“在實際操作時,如何確定期初固定資產價值存在一定難度。”“另外,實行固定資產折舊的事業單位不提取修購基金,由此可能會出現原來計提修購基金的單位停止計提修購基金而改提折舊,這就出現了一個新舊規則的銜接問題,面臨追溯調整法還是未來適用法或者其他方法的選擇問題,這就需要有一個統一的銜接辦法,以保持會計信息的可比性。”彭浪說。
另外,新版財務規則明確規定,事業單位不得使用財政撥款及其結余進行對外投資,不得從事股票、期貨、基金、企業債券等投資,國家另有規定的除外。那么,原來已經進行了股票、債券等投資的單位應該如何處理?彭浪認為,這也需要有一個統一、規范的處理辦法,防止在新舊財務規則轉換過程中,某些單位隨意處置股票、債券等投資,導致國有資產損失。
因此,事業單位在實施新版財務規則過程中,還需要某些相關的銜接辦法或者財政部門的指導,以規范實施過程中出現的轉換問題,使新規定切實可行,尤其是防止國有資產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