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年,《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出臺。《綱要》明確提出“完善教育經費監管機構職能,在高等學校試行設立總會計師職務,提升經費使用和資產管理專業化水平”,“公辦高等學校總會計師由政府委派”的要求。“我們以《條例》和《綱要》為依據,抓住時機, 聯合省教育廳給省委副書記王俠撰寫了《關于在省屬高等學校建立總會計師制度的報告》,深入分析了當前高校的財務風險,提出高校財務資產管理薄弱,高校風險急速聚集,必須切實加強管理的意見。”閆開寧告訴記者,報告詳細論述了在高校配備總會計師的意義及作用,進一步提出了切實可行的政策建議。該報告受到了王俠的高度重視,批示組織實施,抓好試點。至此,高校總會計師制度建設拉開序幕。
據閆開寧介紹,經過選拔,陜西省2010年正式向7所省屬高校委派了總會計師。2011年,又向4所省屬高校委派了總會計師,委派總會計師的省屬高校達到11所。2011年初,陜西省出臺了《陜西省高等院校總會計師管理辦法 (試行)》,《辦法》明確規定:高校總會計師按照副校級配備,并作為學校行政領導班子成員,納入省管干部職務序列;總會計師初任須交流任職,每屆任期5年,連續任職兩屆應當輪換。高校總會計師具有參與學校規劃建設、事業發展和重要經濟活動決策的權力,并賦予總會計師依法領導和組織學校的財務管理、成本管理、預算管理、收費管理、會計核算和會計監督等方面職責,同時對學校財務會計報告真實性、完整性負主管責任。11所省屬高校總會計師任職近一年來,工作已經步入正軌。目前,省屬高校總會計師的試點工作正在穩步擴大。此外,陜西省正在積極推進民辦高校設置總會計師的工作。
以協會為紐帶推進隊伍建設
2011年,在總會計師的隊伍逐年擴大,總會計師的作用日漸顯現,總會計師的職責備受關注之際,作為行業指導部門,陜西省財政廳協調組建了自律組織—陜西省總會計師(財務總監)協會。
協會的成立,一方面,搭建交流溝通平臺,引導總會計師協會團結總會計師群體,在把握正確方向中繁榮發展,在財政改革發展中積極作為,在推進會計改革發展中彰顯作用,在聯系實際中多出 成果,在加強自身建設中增強活力;另一方面,通過協會的宣傳、服務和科研活動,凝聚人心,不斷擴大總會計師的社會影響力,提升總會計師社會地位,提高總會計師社會認知度,塑造總會計師社會形象,為推動完善總會計師制度建設創造條件。
作為“老財政”,閆開寧回顧10年來,陜西省推動總會計師制度建設走過的歷程,感慨很多。盡管在推動總會計師制度的進程中,遇到了這樣那樣的阻力和困難,但是一系列文件、法規的出臺,無疑引起了社會的關注,累積了重要共識,營造了積極的氛圍,掃清了制度障礙。
有了這些前期的鋪墊和準備,也就為高校總會的試點創造了條件。
“總會設置要積極取得領導的重視和支持。”閆開寧表示,總會計師職位處于單位的領導層,必須服從現行干部管理體制等方面規定,因此,推進總會計師制度建設,爭取省委、省政府重視和支持顯得尤為關鍵。
“協調相關部門聯手推動是關鍵。”閆開寧認為,由于高校、醫院等國有企事業單位總會計師的設置,涉及到業務管理、組織、人事、編辦等多個部門,如果財政部門單兵作戰,很難取得突破。因此,加強與相關部門的協調,求得共識,形成合力、借力推動總會計師制度實施顯得尤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