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在金融危機下,現金是企業之本,是發展之源,采用適當的現金管理方式,制定適當的現金管理策略對于企業的發展至關重要。本文在探討相關現金理論的基礎上,提出了加強現金管理的目標與措施。
關鍵詞:現金管理;金融危機;企業
1 現金管理的相關理論分析
對現金管理有關概念和理論的準確理解是企業改進和加強現金管理的前提。“現金”一詞,依國際慣例解釋,是指隨時可作為流通與支付手段的票證,不論是否法定貨幣或信用票據,只要具有購買或支付能力,均可視為現金。在企業管理中,現金是企業所有資產中流動性最強的資產,它以貨幣形式存在,是企業暫時的間歇資金,是評價企業償付能力的重要標志。企業擁有一定數量的現金資產,可以應付正常的交易活動;充足的現金資產,可以應付意外的現金需求;企業保留一定數額的現金,待市場出現良好的投資環境時,及時進行投資,可獲得較高的投資報酬。現金管理是指企業財務部門通過在現金和現金等價物之間進行轉換,使企業現金保持相對穩定的數額,繼而緩和企業的現金流量波動和提高現金的使用效率。如何在現金短缺與企業盈利之間找到平衡點,以使企業利潤最大化,是現金管理的最終目標。最合理的現金持有量,是指既能使企業在現金存量上花費的代價最低,即機會成本最小,又能夠相對確保企業現金需求的最佳現金持有量。如果企業的現金持有量太大,在銀行利率較低的情況下,放棄了對外投資的機會,企業的現金資產就不能像其他資金一樣獲得大致相同的利潤率;如果企業的現金持有量太小,應付不了必要開支,就有可能使企業蒙受各種損失。現代企業越來越關注企業的現金流狀況,企業不僅要看盈虧情況,還要看現金流狀況,現金是企業需要并可以動用的資源,企業經營狀況的優劣必將反映在其現金流量方面上,一個有能力的企業必須有足夠現金的支持。據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將現金流量定義為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的流入和流出,排除匯率變動對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的影響,因為匯率的變動實質上不涉及現金流量的流入與流出。在我國新企業會計準則中現金流量是指企業因交易或其他事項而引起的現金增加或減少量,即現金流入和流出的數量。企業現金流是一個動態的過程,總是不斷有現金流入,同時又不斷有現金流出,而流入的數量可能大于流出的數量,也有可能小于流出的數量,因此,現金凈流量可能是正數也可能是負數。現金流動的不平衡性是經常發生,這也就是我們要加強現金管理的出發點。
2 新時期下企業現金管理的目標
現金管理的最主要目標是持有足夠的現金以支付各種業務往來需要,同時將閑置資金減少到最低程度。現金管理十分重要,關系到企業的生存和發展。我們認為,現金管理的關鍵是其在盈利性和安全性之間的矛盾。從企業盈利的角度考慮,應盡可能少地存置現金,力求避免資金閑置和資金利用率低而給企業造成潛在損失,即要求盡量降低現金持有機會成本。從企業安全性角度看,企業則應盡可能地保持較充足的現金儲備,力求避免各種現金短缺成本的發生,保證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正常進行。這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前提。所以,高效的現金管理就是要處理好現金的機會成本和短缺成本之間的關系,全盤衡量,綜合評估。所以,一般而言,現金管理的目的可以概括如下:要在現金資產的機會成本和短缺成本之間做出合理的權衡和抉擇,追求最科學合理的現金存置量;既要保持資產的流動性,確保企業經營的安全無損,又要避免過多的喪失企業的盈利能力,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充分有效地利用現金,為企業獲取持續的最大收益。在進行實際的投資之前,公司需要指定一些現金組合管理的指標。影響指標最主要的因素包括預期的現金流,流動性資金的多少,公司對不穩定收人的承受能力,以及最終的投資范圍。一般投資指標應包括以下幾方面:(1)可以在哪些金融工具上投資;(2)在每一種金融工具上投入的資金比例限度;(3)所投資的金融工具的信用風險限制;(4)是否可以投資于外國金融工具;(5)現金組合的期限范圍;(6)是否可以進行賣空證券交易或回購證券交易;(7)是否可以運用期貨和期權等金觸衍生工具交易。以上指標依賴于公司現金頭寸的性質和管理目的。例如,某些制造業企業的現金流具有明顯的季節特征而不穩定和難以預測,因此這種現金的投資組合要求有更高的流動性和更短的期限,只有一小部分期限最短信用級別最高的金融工具符合這個要求。另一方面,如果一家公司剛籌集到一大筆資金.并且要根據事先制定的投資計劃分配資金,那么這家公司的現金流就有較高的預測性,因而可以投資于較長期限的金融工具,比如期限為6個月到1年的工具。
3新時期下企業現金管理的策略
3.1 實行全員管理
強化現金管理要貫徹落實到企業內部各個職能部門,尤其是銷售部門要具有貨幣時間成本的概念,而不能為了提升業績而使企業的應收賬款成倍增長。資金的使用效率和周轉期的長短牽涉到企業內部的方方面面。企業經營者應轉變觀念,樹立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降低資金成本,與降低生產成本一樣也能提升企業在市場上的競爭力等等諸如此類的財務管理觀念,使其認識到管好、用好、控制好資金不僅僅是財務部門的職責,而是關系到企業的各個部門、各個生產經營環節的大事。企業制定與自身特點和運營資金現況相適應的現金訂額標準。在
3.2 做好現金的收支管理
現金收支管理的目的在于提高現金的使用效率,為達到這一目的,應當注意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1)力爭現金流量同步。如果企業能盡量使它的現金流入與現金流出發生的時間趨于一致,就可以使其所持有的交易性現金余額降低到最低水平。這就是所謂的現金流量同步。(2)合理利用現金“浮游量”。所謂現金的浮游量是指企業賬戶上現金余額與銀行賬戶上所示的存款余額之間的差額。有時,企業賬戶上的現金余額己為零或負數,而銀行賬戶上的該企業的現金余額還有許多,這是因為有些企業己經開出的付款憑證尚處在傳遞中,銀行尚未付款出賬。如果能正確預測浮游量并加以利用,可節約不少的現金。(3)推遲支付應付款。企業可在不影響信譽的情況下,盡可能推遲應付賬款的支付期,從而減少流動資金的占有量。(4)采用匯票付款。在使用支票付款時,只要受票人將支票存入銀行,付款人就要無條件付款。但匯票不是“見票即付”的付款方式,在受票人將匯票送達銀行后,銀行要將匯票送交付款人承兌,并由付款人將一筆相當于匯票金額的資金存入銀行,銀行才會付款給受票人,這樣就能合法地延期付款。
3.3 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
要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就要做好資金預算工作。力爭資金的流出與流入同步,避免現金閑置或不足。首先要使資金的來源和運用得到有效配合。比如決不能用短期借款來購買固定資產,以免導致資金周轉困難。其次,要準確預測資金收回和支付的時間。比如,應收賬款什么時候可收回,什么時候可進貨等,都要做到心中有數,否則,易造成收支失衡,資金拮據。最后合理地進行資金分配,流動資金和固定資金的占用應有效配合。企業在籌資和經營時,會取得大量的現金,這些現金在用于資本投資或其他業務之前,通常會閑置一段時間。這些現金頭寸可用于短期證券投資以獲取利息收入或資本利得,如果管理得當,可為企業增加可觀的凈收益。企業現金管理的目的首先是保證日常生產經營業務的現金需要,其次才是使這些現金獲得最大收益。這兩個目的要求企業把閑置資金投入到流動性高、風險性低、交易期限短的金融工具中,以期獲得更多的收入。在資本市場上,財務人員通常使用的金融工具主要有國庫券、可轉讓大額存單等。
3.4 加強存貨管理
建立健全存貨管理的各項規章制度,在物資采購、領用、銷售及樣品管理上建立規范的操作程序,堵住漏洞,維護安全。對存貨的管理和記錄必須分開,以形成有力的內部牽制,決不能把資產管理、記錄、檢查、核對等交由一個人來做。結合企業的特點,采取定期盤點和輪番盤存的方法,清查財產物資的實有數量,妥善處理盤盈盤虧,確保賬實相符。盡可能壓縮過時的庫存物資,避免資金呆滯,并以科學的方法來確保存貨資金的最佳結構。
總之,現金管理是一項復雜的工作,只有那些既掌握了先進的金融技術,又了解市場特點的資金管理公司才能保持長久的優良業績。因此,我國需要培養一批成熟的資金管理公司,當然,相關法律法規的完善以及貨幣市場的充分發展也是不可缺少的外部條件。
參考文獻:
[1] 王新宇,邱苑華.我國上市公司現金流量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J].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2004, 36(6):790-792
[2] 陳志斌,施建軍.現代企業現金流管理目標的理論及統計分析[J].統計研究,2005,(10):33-38.
[3] 謝志華.走出現金管理的誤區[J].會計師,2007,(6):55-56.
[4] 趙東方.集團結算中心結算系統的構建[J].財會月刊,2005,(3):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