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本文結合某某企業集團的實際情況,探討了企業集團現行財務管理模式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了對其財務管理模式進行改進和重新設計的具體方案:財務組織結構的設置,財務管理體制的改進,合理調整財務戰略,建立財務風險預警系統。
關鍵詞:某某企業集團;財務管理;體系設計
在市場經濟下,財務管理是企業管理的核心。科學有效的財務管理模式,對公司財務管理目標和公司總目標的實現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建立和完善企業財務管理模式,對于推動企業集團的可持續發展有重要意義。本文在進行理論探討的同時,針對某某集團公司的實際情況,為公司構建適合其發展狀況的、高效運行的財務管理模式進行研究。
1 某某企業集團現行財務管理模式
1.1 某某企業集團介紹
某某企業集團成立于2007年3月,注冊資金3.6億元,是經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核準、國家信息產業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在深圳成立的股份制企業。某某企業集團主營業務有:藥品保健品進出口貿易、藥品批發、藥品倉儲、藥品電子商務、藥品物流、藥品信息發布、展覽展示、廣告發布、文化交流、醫藥無線增值服務。
1.2 某某企業集團現行財務管理模式存在的主要問題
1.2.1 財務組織結構不合理
現行的財務管理中,對財務管理機構和會計核算機構不加區別,在財務管理中按照會計核算的方法進行財務管理。實際上,雖然財務管理與會計核算的對象相同,但兩者在方法、目的和要求等方面存在著很大的差異。比如說會計的對象是資金運動中能以貨幣計量的經濟運動,而財務管理的對象是資金的籌集、使用及分配的各個環節;會計的方法是設置賬戶、復式記賬登記賬簿、編制財務報表,而財務管理是決策、計劃、控制,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相結合。同時隨著企業的發展及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財務管理對其經營成功有著關鍵的作用,應該賦予財務管理獨立的內容。財務人員的業務能力不強,整體素質不能令人滿意,只有少部分人具備會計師資格和企業會計主管經驗,其他人員的職稱基本上是助理會計師和會計員。
1.2.2財務管理體制集權化
某某企業集團在規模擴張初期,實行了高度集權的財務管理體制模式,在很大程度上發揮了積極的作用,提高了辦事效率;在集團資金非常緊張的情況下,進行統一調劑,保證了資金的有效利用。但隨著公司的快速發展和異地擴張,這種過于集權的財務管理體制,也產生了較大的負面影響,如:挫傷了子公司經營者的積極性,抑制了子公司的靈活性和創造性,不利于子公司對變化了的競爭環境即時做出反映和應對,因此也不利于企業集團的發展。
1.2.3 財務戰略保守化
2009年10月,某某企業集團制訂了未來“五年規劃”。不過實現此戰略需要大量的資金和財務支持,公司成立初企業集團主要靠吸收股東投資和自身利潤積累來發展,不敢大膽地進行債務融資和資本運作,顯然財務戰略過于保守,不能適應公司的快速發展。
1.2.4 財務管理方法落后
企業集團的所有權和經營權高度統一,企業所有者直接負責經營和管理,客觀上是減少了使用成本,但有些領導者缺乏基本的財務知識,在企業發展過程中缺少理財專家,財務管理一直是沿用舊的財務觀念。同時在現存體制下,企業財務管理缺乏對企業實際工作的系統分析與客觀評價,尤其現在財務管理工作中充滿著風險和不確定因素,只強調規范的執行情況,將很難對具體財務活動做出科學決策。
2 某某企業集團財務管理體系的改進設計
某某企業集團財務管理體系的改進必須從實際情況出發,按照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有針對性的改進和重新設計企業財務管理模式,提高企業財務管理水平。
2.1 財務組織結構的設置
在機構設置與人員安排上,必須將財務與會計機構分設,按需要分別配置相應人員。會計部負責日常會計核算工作,并為財務部及其他部門提供必要的信息資料,財務部全面負責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有效完成財務預測、決策、計劃、控制、分析、考核等任務。財務部門與會計部門雖有明確分工,但財務部與會計部的關系更加密切,兩者是相互配合,相互協作的,共同為企業的發展出力。為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企業財務人員要具有廣博的知識,不僅是專業知識,還要能熟練地操作計算機,運用先進工具提高管理的效率,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掌握最新的理論成果,吸收國外先進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大膽創新,確立適合企業發展戰略需要的財務管理模式,發揮財務管理的應有作用。
2.2 財務管理體制的改進
恰當的集權與分權的結合既能發揮集團母公司財務調控職能,激發子公司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又能有效控制經營者及子公司的風險。所以,集權與分權相結合才有利于克服過分集權或分權的缺陷,有利于綜合集權和分權的優勢,正是某某企業集團所追求的財務管理體制模式。某某企業集團作為集團控股,隨著不斷的壯大和發展,完全按照集權制進行子、分公司的管理,會極大抑制子公司的積極性,同時也擴大了集團決策的風險性。在現有財務管理體制下,進行必要的改進,逐步把一些財權適當進行下放,讓子公司擁有適當的決策權,不僅增加了子公司經營的靈活性,還能激發子公司的主動性。2009年下半年,我們開始著手對財務管理體制進行改進和重新設計,建立了集權與分權相結合的財務管理體制,這種財務管理體制側重于集權,并有適當的分權,我們也稱之為“獨立核算、分層管理、統一調控”的財務管理體制,其基本框架如下:按照各成員企業與集團公司之間相互關系的密切程度之差異,可以把企業集團的多層次結構劃分為核心層、緊密層、半緊密層和松散層,在企業集團中,核心層企業以總公司或母公司形式存在,不僅對企業集團起主導和控制作用,而且在財務上也起統帥作用;緊密層企業是以核心層企業為主要投資者,并以子公司形式存在,在財務上與核心層是母子公司,必須服從于母公司;半緊密層企業是指核心層企業有其一定股份,并以孫公司形式存在,在財務上與緊密層是母子關系,與核心層是協作關系,并部分地受控于核心層企業;松散層企業與核心層、緊密層、半緊密層企業之間是不固定的協作關系,通常情況是,把其作為非集團成員對待,屬企業集團的影響范圍或勢力范圍,在財務上完全脫離核心層企業。集團公司與緊密層、半緊密層的關系是建立在資本參與或資產融合關系的基礎上的,而集團公司與松散層成員企業相互之間的關系則是建立在契約或協議關系的基礎之上的。根據上述目標模式的構建基礎與指導思想,股份制企業集團擬建立“獨立核算、分層管理、統一調控”的財務管理體制。
2.3 合理調整財務戰略
財務戰略為謀求企業資金均衡、有效的流動和實現企業戰略,為加強企業財務競爭優勢,在分析企業內、外環境因素影響的基礎上,對企業資金流動進行全局性、長期性和創造性的謀劃。財務戰略的本質是為企業戰略的實現提供財務保障,它要根據企業總體戰略和各業務單元戰略的選擇,對財務的各個主要方面作出決策。某某企業集團正處于企業生命周期的快速成長期,要實現某某企業集團的發展戰略,資金需求量巨大,因此需要改變原來的穩健型財務戰略,大量地向外部籌資,較多地利用債務融資,取得負債經營的財務杠桿效應;同時,積極引進風險投資,開展收購并購等資本運作,實現公司快速擴張和發展的目的。身處快速成長期是某某企業集團選擇擴張型財務戰略的現實基礎,某某企業集團的五年發展戰略規劃是其擴張型財務戰略的萌芽。因此,企業生命周期所處階段的企業發展戰略使某某企業集團選擇擴張型財務戰略成為必然。
2.4 建立財務風險預警系統
在財務管理方法中,企業財務風險預警管理是從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內部組織和外部環境入手,對財務風險進行預警和規范化管理,從而預防由于管理問題出現的財務活動失常。財務風險預警系統包括預警分析和預控對策,對風險預先做出警報和提前防范是財務預警系統的核心,風險發生后有一定的處理功能。通過財務風險預警,企業運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法,觀察、計算、監督企業財務風險狀況,及時調整企業的財務活動,控制出現的偏差,制定有效措施,抑制不利事態的發展,將企業的財務風險降到可控范圍,減輕損失程度,保證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正常進行。同時,通過財務風險預警系統,對財務風險以及對風險因素之間的動態關系進行判斷,以財務風險分析資料為依據評價,及時找尋導致企業財務狀況惡化的原因,制定有效措施,指導企業未來的財務管理行為,制定今后財務管理的方向。
總之,我結合某某企業集團的實際情況,提出了構建企業財務管理體系的具體方案,希望能促進企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甘麗芳.企業集團財務管理模式[J].合作經濟和科技,2007,5(21):20-21
[2] 注冊會計師協會.財務成本管理[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7:4.
[3] 周朝琦.企業財務戰略管理[M].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01:205.
[4] 陳明亮.集團財務管理及制度設計[J].現代企業,2006(7):7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