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物视频网站,精品国产第一国产综合精品,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欧美人与zoxxxx视频

免費咨詢電話:400 180 8892

您的購物車還沒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將 1 件商品添加到購物車

去購物車結算>>  繼續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是: 首頁 > 免費論文 > 2025年高會考試輔導 > 我國村鎮銀行問題分析及發展對策研究

我國村鎮銀行問題分析及發展對策研究

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原有的信貸模式、貸款方式及條件等都難以滿足農村市場上日益多元化的金融服務需求,再加上農村市場客戶大多數經營規模小、效益低、不規范,出現了貸款難、難貸款的局面。因此,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于2006年12月22日公布調整放寬農村地區銀行業金融機構準入政策,使得新型的農村金融機構——村鎮銀行有了較好的發展空間。村鎮銀行是指經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依據有關法律法規批準,由境內外金融機構、境內非金融機構、企業法人以及境內自然人出資,在農村地區設立的主要為當地農民、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提供金融服務的銀行業金融機構。村鎮銀行成立以來,以其獨特的經營機制、市場化運作、高效率的貸款審批等優勢能夠較好地滿足農村多元化金融需求。

一、我國村鎮銀行發展現狀

經過兩年多的探索實踐,截止到2009年6月末,全國已有118家新型農村金融機構開業,從機構類型看,村鎮銀行100家,貸款公司7家,農村資金互助社11家;從地域分布看,中西部地區84家,東部地區34家;從經營情況看,已開業機構實收資本47.33億元,存款余額131億元,貸款余額98億元,累計發放農戶貸款55億元,累計發放中小企業貸款82億元。多數機構已實現盈利,其中2009年累計盈利4 074萬元。

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盡管三類新型農村金融機構均被給予厚望,但卻并未顯示出齊頭并進的勢頭,而是形成了村鎮銀行一枝獨秀,其他兩類明顯滯后的現狀。目前村鎮銀行在各方面都取得良好發展,正在全國范圍內積極試點推廣,民間資本也積極參與進來,為解決農民貸款難、難貸款和全面建設新農村開創了一個有效途徑。以吉林省松原市前郭縣陽光村鎮銀行為例,作為吉林省第一家跨區域成立的商業銀行,由于其經營有方、開拓創新金融產品以及服務等因素,其業務開展以及經營狀況較好,如表1所示。


二、我國村鎮銀行發展問題分析

(一)業務經營發展空間受限

1.業務經營模式單一

目前村鎮銀行電子銀行、銀行卡業務、外匯業務等還無法辦理,電話銀行、投資理財、擔保咨詢等廣受客戶歡迎的新型業務受條件限制無法開辦,通存通兌因無低廉或有效的加盟網絡,尚處于協商過程中,這些審批服務的滯后性,再加上農民對銀行卡、信用卡等這些新興業務認識不足,影響了村鎮銀行的業務經營模式。

2.吸儲壓力比較大

村鎮銀行設立于我國廣大的農村貧困地,服務對象為“三農”。由于受人口、資源、經濟等限制,居民收入水平不高,農民和鄉鎮企業閑置資金有限,客觀上制約了村鎮銀行儲蓄存款的增長。另外,村鎮銀行成立較晚,資金實力不雄厚、網點覆蓋率不足,絕大多數機構只有一家網點,造成其在廣大農戶心中的品牌地位不高。對于單個農戶來說,存款數額較小,家離村鎮銀行較遠,資金“搬家”成本過高,也造成了吸儲難的原因之一。

3.尚未有獨立的聯行行號,結算不便

目前村鎮銀行尚未被“銀聯”納入會員,通存通兌業務難以展開。跨行支付和異地結算都是通過他行代理或控股金融機構委托他行代理,是以間接者的身份加入人民銀行支付系統。另外,目前村鎮銀行因無業務庫,日常現金調撥和繳庫皆由當地農村信用社代理,這種通過他人間接代理和結算的模式,導致支付環節增多、結算速度緩慢。

(二)風險控制能力仍然較弱

1.金融擔保、保險體系仍不完善

由于缺失擔保方面的相應機制,村鎮銀行信貸資金的有效運作主要依賴于農村地區信貸擔保體系的完善,然而農村地區可用擔保資源稀少。但就擔保物而言,農民手中最大的財產就是土地,而目前由于土地屬于國有,農民僅有使用權,即使是十七屆三中全會《中共中央關于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指出的,按照依法自愿有償原則,允許農民以轉包、出租、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權,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土地也只能在農產之間流轉,尚不能成為貸款抵押品,并且村鎮銀行一旦出現支付危機,基層央行何時入、以何種方式介入并化解危機都沒有明確規定。

2.農村信用體系建設相對滯后

我國農村征信系統尚在建設期,評估農產信用難度較大,而且,村鎮銀行面對的企業客戶生產經營一般欠缺規范,往往沒有完善的財務報表可供參考,農村中小企業和缺少抵押物的農戶也大多缺乏信用信息,沒有信用及法制觀念,信用風險長期存在。

(三)各種配套優惠政策尚不明確

1.利率定價尚未有明確規定

銀監會規定,村鎮銀行應建立健全利率定價機制,按照貸款定價原則自主確定貸款利率,并且符合司法部門的相關要求。

2.稅收扶持政策不明確

到目前為止,政府部門尚未制定和出臺扶持新型農村金融機構發展減免稅和相關費用的具體優惠政策,在營業稅、所得稅征收方面比照的是商業銀行標準。例如農村信用社可以享受營業稅減半的優惠政策,但國家目前對村鎮銀行是否可享有這一政策以及能減多少稅、免稅多少年沒有明文規定。
3.貨幣政策方面

村鎮銀行沒有獲得農村信用社已經享受到的支農再貸款、委托貸款、貼息貸款、財政性存款等優惠政策,不利于公平競爭。

4.不良資產處置政策

村鎮銀行的不良資產處置能否享受國有商業銀行的剝離、核銷呆賬和農信社的中央銀行票據置換等政策,當前還未能明確。

三、我國村鎮銀行發展對策研究

(一)金融產品創新

1.開發新產品、量身定做產品

村鎮銀行利用本土優勢,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應結合當地實際,在成本可算、風險可控的前提下,推出與自身管理相適應、與“三農”和微小企業融資需求相匹配的金融產品和服務。如陽光村鎮銀行,在吉林省首家推出了“興業寶”、“現貨通”、“捷易貨”、“城支農”、“車得利”五項信貸新產品。這些金融產品的推出,基本解決了農村經營戶、小攤主、個人生產經營戶、農民務工經商戶、微小企業和小企業等弱勢群體擔保難、貸款難的實際問題。最近,陽光村鎮銀行又陸續推出公司加農戶、車得利、股權質押、攤位權質押等信貸產品。這些創新的金融產品真正體現了細分客戶,該行憑借靈活、創新、小額、分散、方便、適用的信貸產品,開創了良好的局面。

另外,村鎮銀行還可以利用自身優勢與其他銀行進行業務合作,并積極地參與縣市、鄉鎮政府的新農村建設和城鄉一體建設規劃,加強與政府部門合作,擴大金融服務對象,加強產品創新力度。

2.靈活的利率定價機制

對于存款利率可制定稍高的利率以便進行吸儲。農村大多數客戶消費觀念相對較差,余錢多存在銀行且是長期存款,比較看重利息,因此,可依照當地實際情況在基準利率基礎上適當上浮存款利率以吸納更多客戶。貸款利率制定時,可以按照風險和收益成正比的原則來考慮,按照貸款對象不同、時間長短、貸款用途以及貸款人的資信程度等實行差別利率。

(二)金融服務創新

1.開展“送貸上門”服務

村鎮銀行要想充分開展業務,首先要利用有利的人緣和地緣,深入農村,充分了解客戶各方面情況,因此,可開展“送貸上門”的服務。陽光村鎮銀行就由行長帶隊,組成多個信貸服務流動組,自帶設備,逐村、逐戶地到農家進行實地訪問調研,依靠專業的問題調查,員工可當場編制出農戶的“資產負債表”、“現金流量表”等,對于符合條件的對象,可在其家中完成貸款手續、復印材料等一系列的工作。

2.建立靈活高效的支農貸款審批機制

每位客戶在申請貸款時的緊急程度、信譽好壞、還款方式都不一樣,這就決定了在審批時間、利率浮動水平、有無擔保上要區別對待,不能搞“一刀切”。否則,就有可能失去大量潛在優質客戶。所以,村鎮銀行在信貸決策時不光靠制度,還要靠藝術性的管理,實現原則性和靈活性的有機結合,針對客戶自身的特點與需求,有針對性地放貸。對于小額放貸,在充分了解實際的情況下,可以進行批量審批,并授權到市場部門負責人,不用行長簽批,重新再造農戶貸款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充分體現村鎮銀行定價靈活,服務貼近市場的體制。

3.彈性還貸款方式

為保證農民利益,村鎮銀行在還款制度上也應根據農業自身季節性周期性的特點,進行有針對性的創新,可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建立彈性還款制度。一是在還款期限上,根據收入償還,沒有固定的模式,可以提前還本付息也可提前還息、部分還本,也可分期還本付息但不能逾期;二是采取靈活的收款方式,貨物、資金等都可以;三是“不趁人之危”,陽光村鎮銀行針對近兩年當地糧食收購推遲,糧價不穩的情況,該行對農戶貸款一改春放秋收、平時不貸的做法,什么時候需求都可以貸,生產經營可以貸,建房、結婚、買家電、務工等消費都可以貸,而且貸款期限最長可達15個月,避免元旦前低價出售逼貸的做法,緩解農民還貸壓力,保證農民增產增收。

4.設置人性化服務設施

村鎮銀行可依據自身條件盡量為客戶創造人性化的服務,如建立兒童活動室、客戶免費上網區、殘幣零錢兌換窗口、圖書閱覽等服務設施。

(三)建立切實可行的風險控制體系

1.建立誠信賬戶和黑名單

建議在開辦村鎮銀行的地區,為農民建立特殊的信用檔案,全面采集個人正負面信息,嚴防有欠債不還先例的“老賴”,保證放貸的安全。

2.不良貸款追究制度

為杜絕貸款的隨意性,還可建立不良貸款追究制度。任何一筆貸款,放貸的人要負責從放貸到平時監控到最后收款的一系列程序。而一旦發生不良貸款,各個環節都要進行嚴查,任何一個環節的漏洞都必須有人負責。

(四)人力資源管理創新

1.制度管人事

村鎮銀行在經營管理上應該與國際接軌,建立健全各項風險控制措施和制度,并借鑒其他國內外銀行的相關制度建立了各項內控制度,確保制度立行,制度管人,制度管事。

2.靈活的獎懲機制

要想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中求得生存與發展,還要改變傳統用人機制,全面建立健全業務經營、考核評價、人力資源管理以及薪酬與激勵約束等機制,確保員工分行員等級,能上能下、薪酬按業績,將激勵機制真正落實。

3.加強員工廉潔

為保證廉潔的時效性,村鎮銀行可開通舉報電話、制作下發監督卡、配備外部監督聯絡員,設立舉報獎金等措施,并且在辦理貸款過程中嚴格執行雙人調查、民主決策、限時辦結、回訪監督等流程有效控制人情貸款、回扣貸款及刁難客戶、拖延客戶等不良行為。
(五)完善相關配套政策和制度

1.完善農村擔保制度

村鎮銀行應積極探索多種擔保、抵押方式,幫助種養殖大戶、專業農戶、經濟合作組織解決其資金需求。既可以采取聯合保證、機器設備抵押,也可以采用保證 抵押等方式,從根本上解決以往因營業手續不全、沒有抵押物、經營規模小,而不能取得貸款的難題。

2.建立存貸款保險制度

村鎮銀行為提高存款人對其的信心,可考慮建立農村存款保險制度,有效抑制個別金融機構倒閉造成的“多米諾骨牌效應”。同時,積極探索支持失地農民就業和創業的新途徑,擴大放貸力度,村鎮銀行可與保險公司協商、合作,建立貸款保險制度以控制放貸風險。

3.財政稅收優惠政策

村鎮銀行是新型的農村金融機構,剛剛組建,資金實力、盈利能力還不是很強,應與農村信用社一樣,實行稅收減免政策,并進行財政補貼,為村鎮銀行發展營造良好的金融環境。

四、結論

目前我國村鎮銀行發展勢頭較好,但由于試點時間短,數量少,范圍小,再加上受環境以及文化等因素的影響,村鎮銀行還需要更長的時間來獲得農戶的認可。為拓展新局面,村鎮銀行應突破原有傳統觀念的影響,標新立異,在合理風險控制內,大膽進行金融產品、金融工具以及服務創新。為解決吸儲難的問題,村鎮銀行可以考慮吸納民營資本、外資以及富裕的自然人資本等,或可向央行貸款;另外,如果條件允許的話可發行農村金融債券。需要堅信的是,盡管村鎮銀行發展涉及的面比較廣、服務的群體也比較復雜,但相比競爭已經非常激烈的城市金融而言,村鎮銀行仍具有較大的發展空間。

【參考文獻】

[1] 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關于調整放寬農村地區銀行業金融機構準入政策更好支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S].2006(12):22.

[2] 戴永春.村鎮銀行的發展及對策[J].法制與經濟,2009(6):101-102.

[3] 王大威,丁薇.透析村鎮銀行發展現狀[J].銀行家,2009(11):108-110.

[4] 陽光村鎮銀行.前郭縣陽光村鎮銀行概況[EB/OL].2009.9.
[5] 周慶海,劉燦輝.村鎮銀行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建議[N].金融時報,2008-06-16.

[6] 章芳芳.村鎮銀行的界定與特點分析[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9(8):107-108.

[7] 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關于村鎮銀行、貸款公司、農村資金互助社、小額貸款公司有關政策的通知[Z].2008-4-24.

[8] 陳索新.陽光村鎮銀行的“鯰魚”效應[R].中國金融家,2009(6):160-161.

[9] 王利軍,趙博.村鎮銀行擔保法律制度的創新[J].特區經濟,2009(8):70-72.

[10] 熊玉軍.從美國社區銀行看我國村鎮銀行的市場定位[J].環球瞭望,2008(8):77-79.

[11] 邱玉興,李敏義,等.村鎮銀行:完善農村金融服務體系的現實選擇[J].金融與保險,2009(6):44-45.

服務熱線

400 180 8892

微信客服

<th id="q6zaz"></th>
    1. <del id="q6zaz"></del>

    2. <th id="q6zaz"></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