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網絡財務報告應用中存在的問題
財務報告是會計確認、計量、記錄的信息載體,對于國家宏觀經濟調控、企業加強內部管理和投資者決策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信息技術特別是網絡技術的開發與運用,使得基于網絡的電子財務報告得到了日益廣泛的應用。然而,網絡財務報告的使用者在共享企業財務報告信息時普遍存在一些困惑:從數據表現形式上看,當前的網絡財務報告多以Word、PDF等非結構化格式予以公布,在信息深度利用方面需要大量額外的轉換工作,難以滿足報告使用者深度分析和綜合利用的需求;而采用結構化格式的財務報告(如關系數據庫的DBF格式、電子表格等),由于每個數據的語義需要由相應的程序來識別,終端用戶很難在網絡上直接使用,難以滿足多視角環境下共享企業的業務信息的需求。從語義上看,由于不同的監管主體采用各自的信息披露規則來規范企業編制的財務報告,使得不同規則下的財務報告指標體系存在一定差異,口徑不同的各種財務數據給信息需求者的匯集、分析和比較工作設置障礙。由此可見,由于財務信息從編制到使用的全過程沒有一套統一的信息標準加以規范,致使網絡財務報告在應用中面臨的問題集中體現在格式多樣和語義不一兩個方面,這使得財務信息供應鏈上的各方沒有最大限度地享受到電子和網絡技術帶來的便捷,阻礙了財務信息的快速生成、交流和利用,從而引發了對財務報告信息載體更深層次的需求。
二、XBRL的技術架構
XBRL(eXtensible Business Reporting Language)是一種以XML技術為基礎,可應用于業務報告,尤其是財務報告領域的元標記語言,它的出現整合了業務(特別是財務)信息從生成、傳輸、披露到使用的各個環節,解決了當前網絡財務報告格式與語義上存在的問題,有利于從根本上實現數據的集成與最大化利用。在格式層面,參照XML技術的格式、語法規則制定XBRL財務報告分類標準,可保證據此生成的XBRL實例文檔具有格式標準、平臺開放、使用高效、支持多視角查詢、檢索和分析等主要特點。在語義層面,參照會計準則等法規來規范XBRL分類標準中信息元素的語義,可保證財務信息的分類過程與準則標準化的過程互為一體,而財務信息分類體系的統一也將進一步推進會計準則的國際趨同。
XBRL國際組織(XBRL International)頒布的一系列建立XBRL分類標準和生成XBRL實例文檔應遵循的技術規范和具體規則,以及根據上述規則各國家(地區)制定的具體分類標準指引,共同組成XBRL技術規范架構。
XBRL技術規范(XBRL Specification)規定了XBRL文檔的基本結構和各種基本數據類型,對XBRL分類標準和實例文檔作出了明確的格式和語法要求,是XBRL技術規范架構的基礎;FRTA(Financial Reporting Taxonomies Architecture,財務報告分類標準架構)對創建與運用基于XBRL Specification的分類標準提供了指南,是制定與擴展財務報告分類標準的關鍵參考,它規定了建立財務報告分類標準的一系列規則與慣例,力求面向不同會計制度和準則建立“共識”和“交集”,旨在增強財務報告分類標準的內在一致性和互用性;FRIS(Financial Reporting Instance Standards,財務報告實例文檔標準)指出了創建XBRL實例文檔時應遵循的一系列規則。通常情況下,遵循FRTA的分類標準將產生符合FRIS的實例文檔;XBRL分類標準(XBRL Taxonomy)是各個國家、行業或企業結合自身實際情況,通過為業務報告中的每個要素建立不同的標記形成的要素“字典”,旨在使用相同的名稱、語義及格式來規范業務信息,以便于報告的傳遞、共享和分析;XBRL實例文檔(Instance Document)是運用分類標準標記后的財務報告實例的集合,即運用XBRL規則創建的電子業務報告。
三、XBRL技術在我國的應用與發展
在財政部和有關部門的領導和大力支持下,XBRL在中國的發展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就。2000年初,財政部邀請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及相關XBRL專家來華交流。從2002年開始,中國會計學會會計信息化專業委員會就XBRL在我國的建設與應用問題展開研究,XBRL成為之后歷屆會計信息化年會上的理論探討熱點,并不斷形成有價值的研究成果。2008年10月15日,我國正式宣布加入XBRL國際組織,成為其地區組織會員。同年11月12日,XBRL中國地區組織宣告成立。此外,在中國證監會等部門的積極推動下,我國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在推廣應用XBRL技術方面展開了積極的實踐和探索,XBRL應用于兩家證交所上市公司財務報告編報、證券投資基金報送已富有成效;其他有關監管部門、單位、會計師事務所、高等院校與科研機構、軟件廠商等也在XBRL的研究與應用上作了積極且有益的嘗試,并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目前,從我國的分類標準研究與使用的現狀以及長遠利益出發,為促進會計信息技術的推廣和應用、發揮XBRL技術的應用效力,我國財政部已著手從會計準則制定者角度規范和構建XBRL財務報告分類標準,實現分類標準的統一性、規范性和適用性。
四、XBRL財務報告分類標準的制定路線
XBRL分類標準是XBRL技術的核心構件。從整體看,XBRL分類標準的研發與應用鏈條涉及分類標準制定、認證和實施三個核心環節。其中,XBRL分類標準的制定是一項集理論、方法學研究與開發應用為一體的工作,也是一項內容涵蓋面十分廣泛的系統工程,不但要充分考慮到國內監管者、用戶和中介機構等各利益相關者的需求以及該標準實施后將對后續行業和企業擴展應用帶來的重大影響,還要滿足國際交流、國際接軌等諸多需求,其路線包括以下幾個主要方面:
(一)明確需求
需求體現了為解決現實世界中的某個問題,特定事物必須具有的性質。明確需求是XBRL分類標準研發中一個重要的獨立工作階段。在這一階段,必須對建立該分類標準所要解決的問題進行初步診斷,完整地識別出需求的所有可能來源,并在此基礎上明確滿足各方需求的分類標準需要具備的性質。XBRL分類標準的制定涉及來自不同領域的諸多利益相關者,各方具備的技能、知識層次、關注點、期望值和表達方式等往往存在差異,交流的復雜性和觀念、利益的沖突會大大增加需求獲取的難度。
需求獲取階段的難點之一,是如何識別利益相關者在需求描述中沒有顯式透露的基礎性領域知識,保證獲取需求的準確性。這要求在項目伊始,由會計人員與IT技術人員有效協同,打造一支盡可能覆蓋用戶專業領域、熟悉需求獲取階段各項活動,掌握相關方法與技術的優秀團隊開展需求獲取工作,提高分類標準制定者和利益相關者之間的溝通效率。需求獲取階段的難點之二,是如何廣泛獲取眾多不同類型利益相關者所具有的不同視角的需求,保證需求獲取的完整性。這要求分類標準制定者根據信息源、信息類型、獲取成本和時間等各種因素選擇合適的獲取方法進行需求誘導,可采取的方法包括:座談、會議討論、問卷調查、場景等。需求獲取階段的難點之三,是面對各種信息來源、大量而雜亂的需求信息片斷,如何清晰地把握問題的重點,記錄并管理“有效”的需求,保證需求的針對性和代表性。這不但要求分類標準制定者具備抽象和整合全局的能力、篩選混亂和含糊信息的耐心以及發現和解決需求中的遺漏與沖突的韌性,還需要對需求進行多維度分類、劃分優先級別、確定需求影響范圍,通過分析、檢查、模擬或者測試等方法判斷某項需求的必要性、一致性和可驗證性。
(二)確定分類標準技術框架
盡管XBRL國際組織制定了XBRL Specification和FRTA指導各國XBRL分類標準的建設,但由于各國具體國情存在差異,XBRL Specifications和FRTA并不能完全反映出特定國家的會計準則與制度、會計工作組織形式和信息技術的特征。因此,在分類標準的研發過程中,有必要針對本國國情確定分類標準研發的技術框架。確定技術框架的關鍵步驟是建立本國會計準則與XBRL分類標準的“橋梁”,這座橋梁是針對本國會計準則特點和開發XBRL分類標準的技術重點與難點,結合分類標準開發的具體過程,所形成的技術指引體系。分類標準技術指引體系的主要內容包括:第一,需求階段的成果。保證需求正確地反映相關方的真實意圖,將完整、一致、準確的需求以文檔的方式明確地固定下來。第二,本技術指引在本國XBRL技術規范框架中的定位,尤其是技術指引與XBRL Specification和FRTA的層次關系。第三,分類標準開發全過程中(從需求分析到最終實現)所定義的相關規則。如分類標準的制定程序、總體架構、文件夾構成、元素定義規則、信息建模過程等。第四,報表編報指引、擴展者指引等文件。技術指引體系中所涉及的一系列文件必須表達規范,一方面需充分體現本國會計準則的特點和本國會計人員的需求;另一方面要使得信息技術人員可以參照該指引進行XBRL分類標準的開發工作,因而該技術指引體系需由會計專家和IT專家共同編制。
值得注意的是,需求獲取和技術規范框架的確定將直接影響XBRL軟件開發工具的選擇,而軟件工具的特質與我國XBRL分類標準的研發需求以及技術框架的適應性,將影響分類標準開發、維護乃至擴展等一系列工作的進展。目前,國外許多知名軟件廠商已開發出分類標準的編制軟件、實例文檔處理套件等系列產品,并應用于XBRL分類標準的開發與應用實踐。一些分類標準編制軟件通過預置XBRL Specification和FRTA的規定和規則、封裝相應校驗機制,減少了分類標準開發的工作量。我國國內軟件開發商也正加大XBRL軟件工具的研發投入,力爭跟上XBRL軟件產業升級與國際化的步伐。如果我國軟件廠商能夠適時自主研發出適合我國XBRL分類標準開發和應用環境的軟件工具,為XBRL在中國的推廣應用奠定技術基礎的同時,也將有助于樹立中國特色的會計信息化品牌,鼓勵越來越多的專業人士加入到推動XBRL的發展進程中來。
(三)選擇分類標準制定模式
制定模式指分類標準制定主體的組織機制、分類標準的制定程序以及分類標準文件和文件夾意義上的總體構成。XBRL分類標準的制定模式需要滿足會計準則的基本要求,還需兼顧本國目前的現有成果和實際應用情況。此外,隨著會計準則的修訂,分類標準隨之修改和維護的難易程度,以及對運行系統的軟、硬件要求是否經濟,也是選擇制定模式時需要考慮的問題。
(四)確立分類標準建模規則
分類標準的建模規則主要包括建立分類標準命名空間、分類標準模式文件(Schema)和鏈接庫文件(Linkbase)需遵循的技術規則和業務規則。
命名空間提供了一種避免元素命名沖突的方法。在XBRL國際組織發布的FRTA1.0規范中明確規定了命名空間的定義原則,如:命名空間必須定義為絕對路徑的URI,至少由地區(國別)、報告類型、會計準則類型和版本日期的標識組成等。XBRL分類標準的制定機構應將分類標準文件放置在命名空間域名部分對應的網絡位置進行公示,保證隨著業務的發展、準則的變化修訂或編制新分類標準時,不會發生版本混亂問題,也不會發生由于理解偏差而導致的對實例文件的不當使用。
XBRL分類標準由模式文件(Schema)和鏈接庫文件(Linkbase)兩部分組成。XBRL模式文件儲存了關于分類標準元素的信息,它像是一個容器,放置未經組織的元素。從形式看,模式本身代表了一系列無關聯的元素,其物理形式是擴展名為.xsd的文件;從內容看,XBRL模式為計算機提供了表達和處理相關業務的信息。在構建分類標準模式文件時,需重點研究元素定義的相關規則。鏈接庫文件是分類標準的一個組件,提供元素之間關系的信息,通過將資源(元素)與鏈接(元素間關系)分離開來,使得對元素間關系的管理相對容易。XBRL分類標準中的基本鏈接庫包括:1.標簽鏈接庫(Label Linkbase):為Schema文件中的元素定義個性化的標簽,以便展現(輸出、顯示)時使用。2.展示鏈接庫(Presentation Linkbase):將元素組織成適合表達層級關系的結構,并支持以表格、報表和其他形式表示業務報告。3.計算鏈接庫(Calculation Linkbase):描述Schema文件中元素間的計算關系,特別是為具有相同背景信息的相關元素規定加總關系或求凈值關系。4.定義鏈接庫(Definition Linkbase):描述Schema文檔中元素之間不同類型的層次結構。5.參考鏈接庫(Reference Linkbase):描述Schema文檔中元素與元素參考信息之間的關系,幫助實例文檔創建者和使用者了解元素的具體涵義。
(五)分類標準信息建模
通過建立模型的方法,將模式文件和鏈接庫文件的建模規則映射到對應的信息模型中,可以清晰地展示模式和鏈接庫文件的底層結構。模式文件信息模型的建立可結合軟件工程面向對象理論與XML技術,使用UML工具構建;鏈接庫文件的建??蛇\用層級、交叉和維度技術。
(六)分類標準編碼與實現
制定XBRL分類標準的最終環節是按照建立的信息模型,運用軟件工具編寫分類標準模式和鏈接庫物理文件,由此形成的XBRL分類標準終稿經過簡單運行測試后,將進入XBRL分類標準的認證環節,由第三方機構進行進一步審核并評級。
【參考文獻】
[1] 會計信息化委員會秘書處(財政部會計司).會計信息化委員會暨XBRL中國地區組織成立大會專輯[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9.
[2] 沈穎玲.網絡財務報告研究[M].立信出版社,2005.
[3] 應唯. 融入與創新——XBRL在我國的應用及展望[J].財政監督,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