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前言
近二十年來,隨著以信息技術為代表的高新技術突飛猛進地向前發展,信息化已經成為產業化升級和實現工業化、現代化的關鍵環節,對公司的發展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會計信息化是公司信息化的核心和基礎。在新的歷史發展階段,國際上和我國日益重視公司的會計信息化建設。2008年12月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出臺新的XBRL(eXtensible Business Reporting Language)管理規定,用“交互式數據電子化應用系統”(IDEA)取代現行的“電子化數據收集、分析及檢索系統”(EDGAR)。IDEA將使投資者可以更為迅速和便捷地獲取上市公司和共同基金的主要財務信息。這對我國海外上市公司的會計信息化建設提出了新的要求。為了貫徹我國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全面推進我國會計信息化工作,財政部于2009年4月份發布了《關于全面推進我國會計信息化工作的指導意見》,成為貫徹落實國務院發布的《2006~2020年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的重要舉措。該指導意見明確規定:“力爭通過5~10年左右的努力,建立健全會計信息化法規體系和會計信息化標準體系”。
會計信息化建設順應了網絡化、信息化發展趨勢。會計信息系統建設是企業管理信息系統中的一個重要子系統,該系統產生了企業70%以上的信息,在企業管理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環境中,如何加強會計信息化建設,滿足國內外不同監管部門和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已經成為提升公司控制力、加強公司治理的迫切要求。
二、國外公司會計信息化建設的經驗分析
縱觀世界上處于競爭優勢的大公司,都把廣泛應用信息技術作為推進體制創新、科技創新、管理創新的重要手段,并且在促進運行效率,提升管理水平,優化管理流程等方面,取得了明顯效果和經濟價值。國外大型公司以資金的充足投入為信息化建設的前提。這可從國際大型石油公司的投資額占銷售額的比重體現出來。雪佛龍德士古(Chevron Texaco)公司在信息系統建設方面每年投資額約占公司總銷售額的1%。殼牌公司每年信息技術投入約30億美元,占銷售收入的1.3%。埃克森美孚公司每年信息技術投入約20億美元,占銷售收入的1%。英國石油(BP)公司僅勘探開發板塊的信息化投入,每年就有25億美元。在保證投入的基礎上,國外大型公司在信息化建設的實時控制和集成化、信息系統的選用、信息化建設組織保障、信息化人才建設以及對外合作方面都積累了一定的經驗,這些方面的綜合實施保證了會計信息化建設效果的充分發揮。
(一)強調會計信息化建設實時控制屬性的充分發揮
實時控制具有過程屬性、時空屬性和動態屬性。國外大型公司強調從內部控制擴展到經營活動全過程,利用實時信息對企業采購、倉儲、生產、銷售等經營活動全過程的全部活動進行實時控制;強調會計控制所需求的信息具有跨時空的特征,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和任意地點獲取信息,每天、每月、每年的經營活動時時刻刻都處于財務控制之下,每一個生產部門、業務部門、管理部門都集中于咫尺之內,監控于天涯之外。
(二)強調會計信息系統的集成化
這種集成不僅包括會計信息系統內部各模塊的充分集成,也包括會計信息系統與其他業務系統的集成,強調面向公司各項生產經營業務的財務信息能夠及時得到反饋,公司內部各部門在各個節點產、供、銷信息的同時并行進入會計信息系統,同時將結果反饋給業務系統,真正實現公司資源的合理流動和最優配置,消除信息孤島,實現財務管理和業務管理的一體化,提高公司整體管理效率,發揮管理的最大效能。如,作為全球第二大國際石油公司的雪佛龍德士古公司在綜合管理系統上,全面采用了ERP系統。系統采用的是四個系統架構,分別為開發系統、測試系統、生產系統和升級系統。另外,該公司還實施了滿足SOX法案要求的信息安全方案和對災難恢復的管理。在財務與采購方面,使用SAP(Systems,Application and Products in Data Processing)的財務會計和總賬管理、管理會計和成本中心管理、應付賬管理、資產管理、項目管理、采購與庫存管理及設備管理等模塊;在人力資源管理系統中,使用了SAP的工資管理、時間管理、主數據管理及員工資助服務等模塊。殼牌公司實施上游業務信息服務、化工業務信息服務、下游業務信息服務及應用系統建設等,在各個業務領域也推廣使用ERP系統,在全球范圍內實施統一的業務流程,充分挖掘信息技術集成價值。
(三)注重有效的組織和公司整體流程的優化
科學合理的組織架構才能有效保證信息化建設的健康發展。國外大型公司都設立了首席信息官(CIO)領導下的總部信息管理部門,在上、中、下游業務均設信息技術機構,直接由總部信息管理部門統一組織對下屬企業的信息技術支持。雪佛龍德士古成立了最佳運營中心以支持所有應用系統的運營和維護,并不斷進行整合和提升。公司信息技術組織主要按照業務板塊、業務職能和地域進行劃分,比如有海外上游業務信息小組、美國本土上游業務信息小組、全球天然氣業務信息小組以及全球業務的信息小組。殼牌成立了信息技術管理委員會,由CIO統一領導信息管理和技術支持部門,進行集中控制和管理,實現了由分散式向集中式的轉變。埃克森美孚實行完全集中的信息化建設與管理模式,統一設立總部信息技術部門,由一名全球副總裁任CIO。BP公司設立CIO負責整個BP公司的信息化管理,對于BP所屬的各個業務部門,又都有相關的副總裁來負責信息化建設。
國際大型公司的信息技術項目由業務人員和信息技術人員共同組成團隊,保證項目的順利實施和成功率。各大公司都選擇世界著名、實力強的信息集成商作為長期合作伙伴,保證信息化應用系統的先進可靠,并持續改進提升。信息化建設和應用從支持單元業務向支持企業整體業務流程轉變,以企業整體效益最大化和整體流程最優為目標。
(四)通過密切合作,實現優勢互補
注重與信息技術服務商的充分合作是國外公司會計信息化建設的成功經驗。雖然大多數國外大型公司自身有比較強的信息技術隊伍,但是在重大項目上仍與服務商結成緊密的伙伴關系。這種合作伙伴關系具有長期穩定和聯合創新的特點,超越了單純提供產品、服務的通常模式,有利于發揮公司和服務商各自的優勢。會計信息系統需要業務人員、信息技術人員共同努力完成,信息化人才隊伍是會計信息化建設的基礎。除了強化與外部服務商的合作,國外大型公司也注重自身會計信息化人才素質的提高,并且在各業務領域培養了行業信息技術專家,使之成為信息化建設的骨干,以適應信息化條件下的工作流程和思想方法,形成企業新的管理文化。
三、我國企業加強會計信息化建設的思考
我國企業的會計信息化建設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與國外公司先進的信息化建設之間還存在差距。當前,我國會計信息化建設在領導的重視程度、會計信息化人才的儲備、信息系統的兼容方面、信息系統建設的組織結構等方面還存在不足:我國企業會計信息化人才的知識不全面、不均衡、不系統,會計信息化復合人才缺乏;我國企業通常注重技術的管理而忽視領導的支持,會計信息化不僅僅是一個純技術問題,它涉及到企業的業務流程重組,部門職責和權利的重新分工、管理制度制定、貫徹和落實,缺乏領導的支持無法順利開展;財務軟件缺乏統一性,沒有考慮與現有管理流程、管理軟件的兼容問題,致使高投入低成效,會計信息化達不到預期的效果。
為應對世界經濟發展的新趨勢,我國企業需要充分對企業的管理制度、人員素質等方面進行系統分析,更需要在技術層面上積極借鑒國外公司先進的會計信息化建設的做法,形成既具有我國特色又能夠滿足企業國際化發展要求的會計信息系統。
(一)應明確企業的信息化戰略
企業應按照國務院發布的《2006
~2020年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將信息化建設作為企業整體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內控體系建設的主要手段。在此基礎上,加大對信息化建設的投入保證,保證總體規劃項目的建設及運行維護、配套設施建設、內部隊伍建設的進行。
(二)軟件的選取上,既注重先進性又注重與其他體系的兼容性。隨著會計準則的國際化趨同和企業間會計系統差異的逐步縮小,會計軟件也逐步從單純核算型向管理型發展。這種轉變要求在會計信息系統中融入先進的管理技術和管理方法。另外,會計信息化建設效果是各方面兼容的體現,所以,企業在對當前的信息化建設過程進行業務重組或者更新時需要關注與現有體系的兼容性。
(三)充分兼顧公司內不同業務部門的特點
當前的企業所涉及的業務領域是復雜的,不同部門、不同地區之間的會計信息化建設也是參差不齊。所以,在會計信息化建設過程中,需要明確當前企業會計信息化建設的優勢和薄弱環節,分析不同部門會計信息化建設現狀與企業整體戰略發展目標之間的差異,因地制宜地推進會計信息化建設。
(四)加強會計信息系統的安全控制
會計信息的安全是指會計信息具有完整性、可用性、保密性和可靠性的狀態,它來自于會計數據的完整和會計數據的安全。為了保證信息安全,充分發揮會計信息系統的作用,我國企業在不斷完善信息化建設的過程中,應該實時注意信息安全的控制。從信息化流程、信息主體和影響信息安全的環節來看,企業應該注重企業經濟業務原始信息的安全控制,加強對主體系統的監控,加強預防和應急機制,并關注新技術的應用。
(五)財會人員知識儲備和能力的進一步提高
會計信息系統的核心由會計核算向財務管理轉移,加強了管理功能和為管理層決策提供財務信息支持的智能型財務分析功能。系統也從原來獨立、封閉的系統發展到完全融入企業管理的整體中,實現了與其他管理系統的集成,與新的管理思想、管理技術、IT技術緊密聯系起來。這對企業的財會人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財會人員具有先進的管理理念,將專業財務知識和最新經營管理理念融合在一起,不斷提升對會計信息的駕馭能力。
【參考文獻】
[1] 財政部網站.關于全面推進我國會計信息化工作的指導意見[S].2009(4).
[2] 肖婷婷,劉崢.從會計信息系統的發展看我國企業會計信息系統的重構[J].財政監督,2008(7).
[3] 貢華章.中國石油財務管理與改革叢書《會計與信息系統》[M].商務印書館,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