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工程量清單報價模式
國家在統一的工程量計算規則,統一的分部分項工程項目名稱、統一的計量單位、統一的項目編碼的原則下,編制《建設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規范》。招標人依據具體的工程施工圖紙、按照招標文件要求,用此規范為投標人提供工程實物量清單和技術措施項目的數量清單;投標人根據招標人提供的清單,結合項目、市場、風險以及本企業的綜合實力進行自主報價的模式為工程量清單報價模式。
工程量清單報價是單價合同的計價模式,其包含兩層含義:一是工程量清單中所涉及分項工程的價格是“量變價不變”,無論工程量增加或減少,單位工程量的價格都不發生變化;二是要求有相應單價合同的合理結構,以規范招標人和投際人在招標投標活動中的行為,合理劃分和平衡合同雙方的權利、義務及風險。
二、工程量清單報價模式的優勢
工程量清單計價在我國是一種全新的計價模式,與傳統的定額計價相比,有著完全不同的內容。
1.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中均采用綜合單價形式,綜合單價包含了工程直接費,工程間接費,利潤和各種稅費等。不同于定額計價既有定額直接費表,又有各種費、稅、材料價差表;最后匯總為工程造價。相比之下,工程量清單計價規范報價更簡單明了。
2.工程建設的特點之一就是構成工程實體的消耗部分是由工程設計決定,但施工方法、手段則可以是多種多樣。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是將實體消耗與措施性消耗分開,投標人在編制投標報價時能夠依據企業定額消耗量、市場價格信息等各種要素,結合企業的技術裝備、施工手段、管理水平等情況自主定價。這樣的計價模式打破了工程造價形成的單一性和壟斷性,呈現出有高有低的多樣性報價。建設工程的招投標,很大程度是工程單價的競爭,如仍采用定額計價模式,競爭就不能真正體現。
3.工程量清單計價規范報價具有合同化的法定性,工程量清單為投標人提供了一個平等的報價基礎。投標單位只能根據競爭需要、自身實力和特定的需求目標自主確定管理費和利潤水平,在一定市場規則的引導下,通過報價競爭,以合同的形式來確認工程的定價。
4.投標單位報價的多樣性,有利于逐漸推行經評審最低投標價中標法,從而達到降低工程造價,節約投資。工程量清單計價的報價模式從細節上衡量投標企業的作價水平及其合理性,規范了投標人的計價行為,也在技術上避免了招標中弄虛作假和暗箱操作,規范了建設工程招標行為;招標人在整個計價過程中承擔了編制出準確的工程量清單的風險,投標人承擔了合理確定工料機等要素的投入與配置的風險,如此合理的分擔風險既能使中標合同價更趨合理又能促進各方面管理水平的提高;最后它也避免了招標方、審核方、投標方重復計算工程量,能節省大量人力物力、縮短招投標時間,便于招標、投標及評標實際操作。
三、工程量清單報價模式的缺陷
1.計價規范本身的缺陷,阻礙工程量清單招標的發展。由于《建設工程量清單計價規范》過于籠統和門類不全,客觀上存在許多不完善之處,所涉及的清單項目與工程實際情況還有一定差距,一旦實施便會使問題暴露,不利于工程量清單招標的順利進行。
2.相關配套體系尚未完全建立,影響工程量清單招標的實施。工程量清單計價作為一項新舉措,它的實施需要多方面的配合,而目前建立的相關配套體系在很多方面存在差距,這無疑給清單招標設置了障礙。
3.市場準備不足,企業內部管理水平不高。實行工程量清單招投標,對于許多業主和施工企業來說,還從未涉足過,它們對應承擔的風險也心中無數。市場準備不充分不僅反映在施工企業、業主身上,而且部分建設行業行政主管部門和招標代理機構也有些茫然。很多施工企業在管理上還不適應工程量清單招標的要求,平時疏于資料的積累,沒有建立內部定額,因此無法準確了解企業的成本,投標報價變成無的放矢。
4.工程量清單招標對于工期緊的工程,很難在短時間內編制出高質量的工程量清單,以致建設過程中變更過多,失去了用此模式的實際意義。
四、相應的措施
1.改進項目劃分的規定及其工程量計算規則,做到既簡化分部分項又能統一計算。
2.必須建立起一套科學、合理的配套體系,特別是評標定標辦法。要體現招投標的公平合理,評標定標是最關鍵的環節,目前一些業主仍單純看重報價高低,評標過程中隨意性大,規范性不強,缺乏客觀公正,所以必須在現有的法律、法規基礎上,參考國外先進經驗建立起一套公正合理、科學先進、操作準確的評標定標方法來與之相適應,這樣才能杜絕建設市場可能的權錢交易,堵住建設市場惡性競爭的漏洞,促進我國有形建筑市場的健康發展。
3.在操作過程中,必須重視工程量清單編制工作的精確性嚴肅性。(1)要求工程量清單清楚、全面、準確地描述需要投標人完成的每一個詳細的工程內容,以便投標人全面考慮包括完成清單項目所要發生的全部費用;(2)主要材料的規格、型號及質量等特殊要求要詳細說明,否則無法很好的指引招標人報價;(3)要求工程施工設計圖紙詳細、準確、確保工程量清單描述所包含的內容和材料報價的時候有準確的依據;(4)在工程清單中未列出的圖紙外工程,就需要在招標文件的相關條款配合說明是否需要投標人施工和報價,如拆除工程、配套工程等。
4.應積極扶持企業根據工程量清單計價規范的相關規定,針對市場的變化建立和完善企業定額,便企業能根據市場條件的變化不斷地調整優化企業內部結構,來適應市場,發展自己,由市場形成價格。
五、結束語
總之,工程量清單計價是建筑市場發展的必然趨勢,是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也是適應國際國內建筑市場競爭的必然選擇,它對招標投標機制的完善和發展,建立有序的建設市場公平競爭秩序都將起到非常積極的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