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用基金是指事業單位按規定提取、設置的有專門用途的凈資產,它的來源具有特定性,按規定主要從事業收入和經營收入以及單位結余中提取形成,專款專用。高校的專用基金除了職工福利基金、醫療基金等,還包括用于在校學生的勤工助學基金、獎貸基金和用于學校發展建設的修購基金等。在近幾年的高校聯審中發現,部分高校有擠占挪用勤工助學基金、挪用學生獎貸基金、違規結轉“211工程”專項資金結余、未按事業收入一定比例計提修購基金的問題,下面就這些問題進行分析。
一、擠占挪用勤工助學基金
(一)審計中發現的問題
A大學財務處在2007年的“專用基金——勤工助學基金”中列支了建計算機機房款94萬元,建水箱款15萬元。同年,該校將107.7萬元從“專用基金——勤工助學基金”科目調入“代管款項”科目。
B大學學生處于2007年使用專用基金——勤工助學基金100萬元及資助費28.5萬元,用于購置音響設備,裝修建立了一個學生活動中心。
(二)審計依據及結論
勤工助學基金是國家為關心學生,規定從教育事業費和事業收入中提取的專用基金,用以支付學生開展勤工助學活動的報酬以及對困難學生的資金補助。在1994年設立此基金時國家教委和財政部就以“教財[1994]35號”文下達了《關于在普通高等學校設立勤工助學基金的通知》,其中第三條規定:“勤工助學基金應專項管理、集中使用,不得擠占和挪用,切實保證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得到一定強度的經濟資助,解決他們的實際困難”。2000年7月30日河北省教育廳發布的《關于進一步做好資助高校特困生工作的通知》[2000]8號文件)第二條“……從收取的學費中提取資助特困生和開展勤工助學的資金的比例提高到10%,其中5%作為特困生補助金,5%作為勤工助學基金,各高校要嚴格按規定比例提取,不得漏提或少提”。上述兩校將勤工助學基金分別用于建計算機房、水箱和學生活動中心,不僅違反了上述規定,造成擠占挪用勤工助學基金,也損害了學生利益。A大學將勤工助學基金調入“代管款項”的做法不符合《高等學校會計制度(試行)》第320號科目“專用基金”關于“本科目核算高等學校按照規定計提、設置的有專門用途的資金的收支及結存情況”和第230號科目“代管款項”關于“本科目核算高等學校接受委托代為管理的各類款項,包括黨費、團費、學生會會費、學會會費、工會會費等”的規定。
審計組要求上述兩校按規定金額歸還被擠占挪用的勤工助學資金,調整“勤工助學基金”和“代管款項”科目,杜絕此類問題再次發生。
二、挪用學生獎貸基金
(一)審計中發現的問題
審計組在對某學院實施2006年度財務收支審計時查明,該學院2006年在“學生獎貸基金”科目列支辦公費、學生活動費和招待費等合計81.4萬元。
(二)審計依據及結論
學生獎貸基金是國家為獎勵優秀學生和幫助困難學生籌集求學資金完成大學學業而設立的專用基金。該校在“學生獎貸基金”科目中列支辦公費、學生活動費和招待費等做法違反了《高等學校財務制度》第二十七條關于“學生獎貸基金是按照規定提取的用于發放學生獎學金和貸款的資金”的規定,造成挪用學生獎貸基金,損害了學生利益。
審計組責成該校調減學生獎貸基金支出81.4萬元,用事業結余歸墊,今后必須保證該基金的專款專用。
三、虛報“211工程”設備投資完成額,違規結轉“211工程”專項資金結余
(一)審計中發現的問題
審計機關對某大學實施2006年度財務收支審計,發現該校“211工程”專項資金的下列問題:一是該校2005年末虛報“211工程”設備投資完成額4 512.5萬元,除2006年實際完成并交付使用各類設備1 788.3萬元外,至2006年末仍有2 724.2萬元虛列數未沖減。二是該校財務處2006年末將“211工程”專項資金結余1 054.9萬元(含2005年結轉數)轉入“事業結余”,又分配記入“事業基金”。
(二)審計依據及結論
上述問題第一條不符合《國有建設單位會計制度》(財會字[1995]45號)中有關“設備投資”科目“核算建設單位發生的構成基本建設實際支出的各種設備的實際成本”的規定。根據審計署、國家計委、財政部、國家經貿委、建設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關于印發(建設項目審計處理暫行規定的通知)》(審投發[1996]105號)第十六條“虛報投資完成額,虛列建設成本,隱匿結余資金等應按國家有關規定和現行會計制度作調賬處理;情節嚴重的,建議有關部門對有關負責人給予行政處理”的規定,審計組責成該校按規定對虛列的投資額如數沖減,作調賬處理。
上述問題第二條不符合國家計委、國家教委、財政部《“211工程”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教財字[1997]12號)第十二條關于“211工程中央專項資金年度計劃應確保按期完成,如有特殊情況,未完成部分經批準后,可結轉下年使用,不得挪作他用”的規定,也不符合《高等學校會計制度(試行)》第341號科目“事業結余”關于“本科目核算高等學校在一定期間除經營收支、未完專項項目收支以外的各項收支相抵后的余額”的規定。審計組責成該校將上述“211工程”專項資金結余從“事業基金”中調出,專款專用,盡快完成建設計劃。
四、未按事業收入的一定比例計提修購基金
(一)審計中發現的問題
某高校所在省的《高等學校財務管理暫行辦法》規定,按事業收入和經營收入的10%計提“修購基金”,分別以5%列修繕費和設備購置費支出。該校2006年度事業收入1 308萬元,應計提修購基金130.8萬元,該校未予計提,因而增大了年末結余,多計提了職工福利基金。審計組將此問題提交學校主管部門解決。
(二)審計依據及結論
《高等學校財務制度》第二十七條指出:“修購基金是按照事業收入和經營收入的一定比例提取,在修繕費和設備購置費中列支,以及按照其他規定轉入,用于固定資產維修和購置的資金。”第二十八條指出:“各項基金的提取比例和管理辦法,國家有統一規定的,按照統一規定執行;沒有統一規定的,由主管部門會同同級財政部門確定。”據此,該校應按所在省的規定計提“修購基金”。
目前未按事業收入和經營收入一定比例計提修購基金的高等學校為數不少,此做法是否違反規定也難以定論。這是因為:《高等學校財務制度》實施后,教育部尚未發布有關必須計提修購基金的配套文件;修購基金與其他某些專用基金有所不同,如按規定計提“學生獎貸基金”和“勤工助學基金”是為了保障學生的權益,而控制計提“職工福利基金”的比例是為控制消費基金等;尚有一部分高校的主管部門未對計提修購基金的比例作出規定。
五、規范高校專用基金的對策
(一)明確任務、制定目標
高校財務部門是學校的一級財務機構,肩負著統一管理學校各項財務工作和記錄、反映學校自身各項經濟業務活動的會計核算工作的重任。學校財務部門應在明確高校財務管理和會計核算主要任務的前提下,制定自身的管理目標和核算目標,采取相應的措施,保障目標的實現。同時要將某些財務管理任務落實到有關職能部門,督促這些部門制訂相應的管理目標和核算目標。定期檢查目標完成情況,核對匯總有關會計資料。通過財務部門牽頭,各職能部門相互配合,共同向校長負責,保障校長順利履行學校財務工作和會計資料真實性、完整性第一責任人的職責。明確目標,加以檢查,諸多財務管理和會計核算上的問題就能得以避免,或可減少。
(二)不斷完善財會規章制度
健全的財會規章制度及保證其正確執行是完成財務管理和會計核算任務的有效保障。高等學校經濟活動繁雜,新的問題也會不斷出現。因此高校必須根據新的經濟形勢,在遵循國家財經法律、法規的前提下,制定新的財會規章制度。修訂不合時宜的規章制度,以保障學校經濟活動有章可循、有序進行。如學生獎貸基金、勤工助學基金等如何管理,需要明確規定。同時對違反規定的行為要有相應的處罰措施。當前,尤其要健全各級領導干部的經濟責任制度,使財務管理、會計核算的責任真正落實到人。出現違規、違紀、違法問題時能按章追究責任,以增強干部和有關人員的責任感,使其努力做好各項經濟工作。
(三)加強財經法制教育和經濟管理知識的學習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法制經濟,高校經濟活動同樣要受國家財經法規和本校財務管理制度的約束。承擔經濟管理責任的干部需要有法制觀念,要懂得財經法規。高校的領導干部和院、系、部、處等中層干部大部分由教師轉崗擔任或兼任,他們之中不少人對經濟工作接觸不多。但部分干部上崗后就不同程度地承擔經濟管理工作和經濟責任,因此完全有必要將財經法制教育、主要財經法規和經濟管理基本知識的學習納入干部上崗培訓的內容,平時也應定期學習。這樣才能有效地防止或減少違紀違規現象的發生,使學校經濟活動健康有序進行,促進學校事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