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引言
當企業內部人擁有影響企業價值的私有信息而企業外部人僅擁有公共信息時,就產生了信息不對稱。眾所周知,會計信息直接影響到管理者、投資者以及政策制定者的決策,信息不對稱會產生一些經濟后果,如擁有私有信息的投資者可獲得超額回報,一些研發投入密集型企業的價值會被市場低估,降低會計信息的價值相關性。
但是,研發投資會計信息在外部投資者和企業之間卻存在著嚴重的信息不對稱。主要原因有兩點:其一,當企業之間的競爭變成技術創新的競爭時,研發是企業競爭優勢的來源這一經濟屬性是信息不對稱產生的主要根源;其二,會計準則中研發信息披露的缺失則放大了這種信息不對稱。本文將從研發投資自身的經濟屬性以及會計準則的作用兩方面探討研發投資會計信息的不對稱問題及解決的思路。
二、研發投資會計信息不對稱產生的原因分析
(一)研發投資的經濟屬性
研發投資的經濟屬性是研發信息不對稱的主要來源,研發投資的經濟屬性使得投資者評價研發投資的價值較為困難。
1.研發投資的非競爭性
當企業投資研發活動時,產出是技術,其形式是具備一些特性的知識。其特點:一是一個人使用創新產品并不影響另一個人的使用,這與實物資產和金融資產具有很大的不同;二是研發投資具有很高的固定成本和低的甚至可以忽略不計的邊際成本。研發投資的非競爭性屬性具有積極的影響,表現在兩個方面:首先,研發活動非競爭性的屬性擴大了創新活動的規模效應,產生了知識積累;其次,網絡效應在高科技類企業中表現的非常突出,研發回報隨著使用者數量的增加而增大。并且,對于創新者或者創新產品的擁有者來說,要禁止其他人制造未授權的產品是非常困難的。創新產品的收益并不能被創新者所獨享,即使知識產權得到法律的保護,執行過程中也可能存在知識溢出的可能。因此,研發活動的非競爭性和知識溢出均導致企業不愿意披露研發活動,加劇了企業管理者和外部投資者之間的信息不對稱。
2.研發投資的高風險性
研發活動本身具有的高風險是其區分企業其他活動的一個重要特征。一般來說,創新活動成功的概率比較低,其不確定性遠高于有形資產。因此,考慮到研發本身的風險以及未來收益的不可靠性,會計準則要求研發支出費用化。此外,研發交易市場的缺失也加劇了信息不對稱,投資者可以從有形資產和金融資產的交易市場中獲得價格信息,但研發活動卻缺乏直接的信息市場。在現實經濟生活中,大部分研發投資的成果是無法轉讓的,這使得研發投資的價值測算較為困難。
(二)會計準則對研發投資的會計處理
財務報告系統是投資者了解企業狀況的主要渠道。然而研發活動的自愿披露卻非常少。財務報告應該減少企業管理者和外部投資者之間信息量的差距,但會計準則卻沒有達到這一要求。在大多數國家的會計制度和會計準則中,企業研發投入是不需要列入資產負債表中的,而是作為費用計入當期的損益表。
研發投入采用費用化而不是資本化有兩方面的原因:其一,研發投入與企業未來收益的關系不明確。美國公認會計原則第2號要求軟件開發成本以外的研發費用全部費用化處理。這主要由于研發投入和企業未來的收益缺乏明確的相關關系。其二,資產的確認標準認為,在缺乏法律保護的情況下,企業的大部分無形資產投入,包括研發投資要排除在企業資產之外。盡管研發投入具有高度的不確定性,但是卻促使了企業的成長、生產率的提高和企業價值的增加。大量的研究也證實了這種價值相關性。Sougiannis(1994)證實了1975-1985年間,投資者給與企業的研發投資一個較高的市場估值,平均來說,1美元的研發投資可產生5美元的股票價格上漲。這些研究也表明,研發投資在短期內更具有信息含量,而過去發生的研發費用則影響不大。為了測試美國公認會計原則下研發信息的可靠性和價值相關性,研發費用資本化的收益得到了學術界的廣泛關注。一些學者認為,將企業的研發費用報告為企業的資產,能為投資者提供更相關的信息。Lev(1996)研究了資本化的研發資本,表明了研發信息是可靠的。My(2002)則證實了研發資本化比費用化更加相關。他采用了一個隨機模型,以化工企業為研究對象,對比了研發資本化處理和費用化處理下的研發信息的價值相關性。其研究成果證實這樣一個結論,即如果一個研發項目是成功的,則將其報告為一項資產,否則,報告為費用,此種情況下,研發投資與公司的股票報酬率是高度相關的。
三、解決研發投資會計信息不對稱的措施
(一)研發信息的自愿披露
如果有關研發活動額外的信息得到披露時,研發費用的資本化和費用化處理方式無關緊要。會計數據背后的研發活動描述性信息的披露,可以為投資者傳遞研發價值創造和期望收益的相關信息。即使研發投資全部費用化,如果企業能夠提供研發活動的詳細信息,信息不對稱的程度將大大降低。但是,現行的會計準則,包括美國公認會計原則和國際會計準則都沒有要求企業提供詳細的研發活動描述性信息。因此,企業可以自愿選擇是否在財務報表中披露研發活動的詳細信息。但很多企業從影響自身競爭實力的角度考慮,并不會自愿披露詳細的研發活動信息。這樣,影響到研發活動的透明度,損傷了投資者從財務報告中獲取有用信息的能力。同時,對于那些涉足不同的或者多元化研發項目的高新技術企業,研發的會計數據過于程式化,外部投資者很難了解到其未來的收益。但是,根據已有的研究結論,如果信息在事后不會被外部投資者所驗證,且披露信息需要成本時,就不會存在自愿披露的可能。并且,大多數企業的研發信息,投資者無法驗證,因為,通常情況下,研發投資的收益期太長。
(二)財務分析師的作用
在企業管理者和投資者所構成的信息鏈中,財務分析師充當了一個信息提供者的角色。在降低研發信息不對稱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其通過報告和預測方式來解釋研發信息的披露或提供額外的佐證信息給投資者。目前,財務分析師在資本市場中的重要作用,引起了有關分析師研究報告信息含量的大量研究,學術界也在討論財務分析師的行為如何提供有用的信息,以影響不成熟投資者的決策。已有的研究結果表明:財務分析師的研究可以彌補財務報表信息量的不足。并且,對那些財務報告信息含量較低的企業,如高新技術企業,財務分析師的貢獻是比較大的。另外,一些學者指出,研發產出的不確定性以及研發對盈利貢獻信息的缺失使得財務分析師具有較強的動機去提供價值增值信息,尤其是那些研發投資強度較大的企業,因為用這些企業的財務報告測度其價值的效率是很低的。
四、結論
本文主要探討了研發投資會計信息的含量問題。解釋了研發投資會計信息不對稱的根源。認為研發投資會計信息不對稱,不但和研發投資的自然特性相聯系,也和財務報告披露中會計信息的缺失相聯系。要降低研發投資會計信息的不對稱,可以考慮兩個措施,即采取措施激勵企業對研發信息的自愿披露和充分發揮財務分析師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