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低碳經濟要求緩解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之間的矛盾,而綠色會計目標與低碳經濟目標相一致。綠色會計充分強調環境資源的有限性和稀缺性,是全人類所共同擁有的“財產”,必須賦之以價值和價格,并對其損耗予以補償,從而使企業的責任向社會延伸,迫使企業將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綜合考慮,真正實現企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因此將自然環境和生態資源計價核算,使外部成本內在化的“綠色會計核算”也就應運而生了。
一、低碳經濟發展需要綠色會計服務
低碳經濟是相對于人為碳通量而言的,是一種為解決人為碳通量增加引發的地球生態圈碳失衡而實施的人類自救行為。因此,發展低碳經濟的關鍵在于改變人們的高碳消費傾向和碳偏好,減少企業化石能源的消費量,減少碳足跡,實現低碳生存。低碳經濟的目標是降低能耗,減少污染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企業在發展低碳經濟中發揮重要作用,所以企業必須充分認識環境與經濟的關系,轉變生產經營觀念,貫徹綠色經營理念,發展綠色會計。因此低碳經濟發展需要綠色會計服務。
綠色會計又稱環境會計,是以自然資源耗費如何補償為中心而展開的會計,它運用會計學的理論與方法,采用多元化的計量手段和屬性,反映、報告和考核各會計主體的生產活動對自然環境的影響及其維護、發展和補償,為決策者提供相關的信息,以期達到合理配置資源、改善環境狀況的目的。
二、綠色會計核算要素的設計應用
相對于企業會計的六大要素(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成本費用、利潤),目前對綠色會計核算對象要素分類主要有“三要素”、“四要素”和“六要素”等三種要素分類觀點。其中三要素包括綠色資產、綠色成本、綠色負債;四要素包括綠色資產、綠色負債、綠色成本、綠色收入;六要素包括綠色資產、綠色負債、綠色權益、綠色成本、綠色收入和綠色利潤。本文傾向于第二種觀點,即“四要素”。
(一) 綠色資產的會計核算
傳統會計中,資產是指過去的交易或事項形成的,企業擁有或控制的、能以貨幣計量、并能為企業帶來未來經濟利益的經濟資源。“綠色會計”中,綠色資產是指企業擁有或控制的能夠以貨幣計量的并能帶來生態效益的經濟資源。綠色資產的計量是指以貨幣來衡量綠色資產的價值。
(二) 綠色成本、費用在企業中的應用
計量綠色成本費用是以貨幣衡量各種綠色成本費用的實際發生額。有些綠色成本費用構成資源產品的成本,可按財務會計的方法對其進行計量;有些環境費用雖然不構成資源產品的成本,但對其計價可從數量方面客觀的反映生態資源降級的代價以及恢復的代價。為了全面核算綠色成本費用,設置”綠色支出”賬戶,用以核算與企業環境活動相關的能夠以確切貨幣形式反映的支出。
(三) 綠色負債的會計核算
企業的綠色負債主要包括:應付環境補償費、應付礦產資源補償費、應交環境資源稅和其他應交款。綠色負債可以具體分為流動負債和長期負債,也可以按照負債資金的時間性標準劃分為短期綠色負債和長期綠色負債。
對于恢復場地、關閉或移走設施的成本相關負債,以及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部用清償的負債,可用現值法、現行成本法和在相關一段時間內為預期支出計提準備金的方法計量。現值法和現行成本法都需要估計在目前按現有條件和法律恢復場地、關閉或移走設施所要成本,即估計現行成本并確認為負債。
(四)綠色收入的會計核算
綠色收入指在一定時期之內,綠色資產給人類帶來的已經實現或即將實現的,能夠用貨幣計量的效用。根據綠色收入的內容并考慮到綠色收入核算的特點,將綠色收入分為以下兩大類:
1.直接綠色收入。指對環境進行開發利用,取得有形資源產品時獲得的綠色收入。
2.間接綠色收入。指人類對環境進行開發利用,取得無形環境效用時獲得的綠色收入。
直接綠色收入和間接綠色收入形成的過程不同,其計價方法也不同。企業應當設置“綠色收入”賬戶進行核算,貸方登記“治理環境和保護生態所獲得的各項現實收益額”、“其他與企業環境責任活動相關的現實收益額”;借方登記獲得這些“現實收益”而發生的相關成本費用支出;該賬戶期末貸方余額全部轉入“本年利潤”賬戶;如為借方余額也全部轉入“本年利潤”賬戶。
三、低碳經濟下企業普及綠色會計的幾點建議
1.企業應該及時披露環境信息。從一般意義上說,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使用了本屬于全社會和國家所有的環境資源,那么,作為環境資源所有者的社會公眾和國家就有權了解企業對環境的影響,而通過要求上市公司披露企業的環境信息,使得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能夠與環境信息相關聯,促使企業形成關于環境責任的道德理念,接受廣大股民的監督。
2.企業應該加強綠色環境教育和培訓。綠色會計不僅包含經濟問題、環境問題和社會問題,也涵蓋時間和空間的問題,是一項非常復雜的系統工程,因此企業要正確認識環境保護對經濟發展的不利面和有利面。建議企業除了對全體員工進行環境保護意識宣傳外,更應該對現有的企業決策層、管理人員和工程技術人員進行環境會計基本知識教育培訓,特別是要對企業在職會計人員進行綠色會計理論與實務培訓。
3.企業要逐步落實與環境保護有關的法律法規。綠色會計實務與環境法規之間聯系密切,這是因為如果沒有相關的法律、法規與制度的強制性要求,大多數企業目前將不會為減輕生態環境破壞而自覺增加支出。即使增加了相關環保支出,大多數企業在一定程度上仍不樂意主動向社會披露這方面的信息,害怕損害企業的環保形象。所以要推動綠色會計的發展,企業要逐步落實與環境保護有關的法律法規。
參考文獻:
[1] 王建明.企業綠色會計理論與實踐研究[M].南京:河海大學 出版社.2007.7
[2] 李穎.我國綠色會計核算的若干問題探討[J].現代會計. 2007.6
[3] 孫興華.中國綠色會計核算研究新視點綜述[J].會計之友. 2006.6
作者簡介:劉冉,女,1987年12月生,南京財經大學2010級會計學專業研究生,研究方向為財務會計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