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物视频网站,精品国产第一国产综合精品,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欧美人与zoxxxx视频

免費咨詢電話:400 180 8892

您的購物車還沒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將 1 件商品添加到購物車

去購物車結算>>  繼續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是: 首頁 > 免費論文 > 學校高校財務管理論文 > 廈門地區商業銀行操作風險損失數據

廈門地區商業銀行操作風險損失數據

一、 數據說明

首先我們將對數據從定義、范圍、來源以及可能導致數據差異的因素進行簡要的說明,然后對全文分析的思路和用到的方法進行介紹。

(一)數據定義:本次調查的對象為操作風險損失事件。按照巴塞爾委員會導致損失發生的原因來劃分操作風險類型為7類即實施、交付及流程管理,業務中斷及系統失靈,客戶關系、產品及業務操作,對物理資產的損害,雇傭關系,內部欺詐,外部欺詐。

(二)數據范圍:本文選取廈門市轄區內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興業銀行、廈門商業銀行、光大銀行等8家主要中資商業銀行的操作風險管理狀況,并從類別、產品、年度、發生部位、映射環節等多個維度對1998年-2004年發生的總損失金額為3.99億元的172個操作風險損失事件進行分析。

(三)分析方法介紹:本次數據的收集首先要求參與行提供包括操作風險損失的損失地點和日期,與之相關的業務線和事件類型,損失數額,若有保險補償賠付數額是多少;其次要求參與者提供本機構業務線和事件類型與巴塞爾新資本協議定義的業務線和事件類型的對應關系,并基于自己定義的業務線和事件類型上報損失數據,上報的數據可以橫跨不同的時間區間;最后要求參與者在可能的情況下提供業務線和事件類型的操作風險敞口估計值。

二、損失事件的操作風險類型分析

本部分將通過對廈門地區八家商業銀行提供的不同類型損失事件的數目和損失金額的對比分析,找出7種操作風險類型中的重點類型對其進行深入的理論分析,并結合全國范圍內發生的相關典型案例進行說明。

首先通過圖1對不同類型操作風險損失事件數目以及圖2其對應的損失金額的分布,我們可以看出,盡管案發數目并不多,但是內部欺詐造成的金額損失卻占據總損失的半數以上,因此該環節值得銀行監管部門引起高度重視,尤其近年來內部人員作案和內外勾結作案的情況尤為突出。

與此同時外部欺詐造成的風險損失1.16億元占總損失金額的29.11%,這表明在健全內部控制制度的同時各商業銀行還面臨著很大的外部風險。實施、交付及流程管理,客戶關系、產品及業務操作,業務中斷及系統失靈這三種類型操作風險損失額占比為13.88%,但發生次數占73.26%。這表明有關商業銀行內部程序仍不完善,人員培訓、制度建設嚴重滯后于業務發展。同時隨著手機銀行業務、電話銀行、網上銀行等新金融業務的不斷推出,針對這些新業務的犯罪手段不斷出現,犯罪智能化水平不斷提高。

三、損失事件對應的產品及活動情況分析

損失事件在產品或活動中的分布顯示,無論從損失數目還是從損失金額來看,公司貸款部分都是應當給予高度重視的環節,其損失數目43次之多,而造成的損失金額也是高達四成以上,都說明對公授信應是各商業銀行操作風險防范和管理的重中之重。至于帳外融資部分,由于轄內工商銀行某任行長主導的一筆賬外融資造成損失近1.76億元,占七年間八家商業銀行總損失額44.10%,這也是導致在此次分析中帳外融資導致損失額也占四成以上的主要原因所在,同時在表格最后一列的單筆平均損失金額分析中帳外融資更是高達2196.813萬元,由此充分說明了一旦銀行高管人員工作失控或者預期出現偏差,將導致嚴重的后果和巨大的損失。除此之外人民幣結算所造成的損失也接近一成,如此看來此三者構成了最主要的操作風險損失來源。

公司貸款在國內商業銀行的主要業務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比例,同時也是其實現利潤的主要途徑,由于該活動發生頻率較高以及制度上的漏洞,導致該環節操作風險發生的概率和造成的損失如此之大足以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

根據公司貸款類操作風險損失在映射環節上的分布(見圖3),可以判定公司貸款在貸后管理環節上暴露的操作風險最為突出,貸款審批、貸前調查也是操作風險較為集中的兩個環節。其中,貸款審批環節的操作風險均發生在2000年前,說明近年來商業銀行信貸審批機制改革在風險控制上取得一定成效,但是出現了風險向兩頭延伸的現象,對貸后管理階段的風險識別和控制亟需改進。

四、結論

通過上述詳細的數據和理論的分析,我們總結可以得到以下三點:(一)操作風險損失巨大。(二)操作風險管理滯后。(三)操作風險防范應突出重點。

五、原因分析

歸納匯總,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關鍵崗位用人不當,缺乏必要的教育誡勉;(二)安全防范措施不落實;(三)內控不完善,責任不明確。

六、建議

基于上述詳細分析,下面我們將對如何提高當前商業銀行對于操作風險的防范能力和防范意識提出幾條可行性建議以供大家參考:
(一)強化內部控制,改善基礎管理,從根本上提升防范操作風險能力。

(二)盡快將操作風險管理工作引入正確軌道,逐步建立操作風險管理框架。

(三)盡快解決國有銀行改革“上熱下冷”的問題。督促國有商業銀行將改革重心下移,從基層培育改革的原動力,真正激發基層改革的積極性。

參考文獻:

[1] 苑廣霞;商業銀行前臺業務操作風險的類型及防范[J];金融 理論與實踐;2005年10期

[2] 蘇涵勛;商業銀行加強操作風險管理的探討[J];福建金融; 2005年03期

[3] 汪建峰;商業銀行操作風險管理[J];農村金融研究;2005年 06期

[4] 馬蔚華;建立和完善防范操作風險的長效管理機制[J];中國 金融;2005年16期

作者簡介:

韓文佳,男,(1985.10.6—),河北省,漢族,西南財經大學金融學院,09級金融工程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資產定價。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

服務熱線

400 180 8892

微信客服

<th id="q6zaz"></th>
    1. <del id="q6zaz"></del>

    2. <th id="q6zaz"></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