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本管理是現代企業管理的重要內容之一,是以成本預測、成本決策、價值分析、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考核等為內容的科學管理體系。在現代企業制度下,強化的成本管理對于提高經濟效益,確保企業效益保值增值,加快國家經濟建設速度,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成本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成本管理理念落后。成本是一個企業生產經營效率的綜合體現,是企業內部投入和產出的對比關系,低成本意味著以較少的資源投入提供更多的產品和服務,而意味著高效率,但未必就是高效益。許多企業按照成本習性劃分和核算產品成本,通過提高產量可以降低單位產品分擔的固定成本,產量越高,單位產品成本越低,在銷售量不變的情況下,企業的利潤也就越高,這種做法導致企業不管市場對產品的需求如何,片面地通過提高產量來降低產品成本。將生產過程發生的成本轉移或隱藏于存貨,提高短期利潤。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缺乏企業成本管理理念,導致成本信息在管理決策上出現誤區,似乎產量越大,成本越低,利潤越高。
(二)不能對成本進行有效的控制。在計劃經濟時代,制造成本在成本中占相當大的比重,其他如技術成本、服務成本等所占的比重很小,產品科技含量較低,在這種情況下,將注意力集中于生產制造過程的成本控制是可取的。但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產品觀念突破了實體形式,成本中非產量驅動的技術成本、物流成本、服務成本等的比重日漸上升。在這種情況下,成本管理只注重生產過程的成本核算和控制,就不一定能達到成本控制的目的。
(三)成本管理系統未能采用靈活多樣的成本管理方法。我國相當一部分企業的成會計論文網本管理系統未能采用靈活多樣的成本管理方法,使得成本管理陷于單純的為降低成本而降低成本的怪圈,更不能提供決策所需的正確信息,沒有深入反映經營過程,不能提供各個作業環節的成本信息以及各個環節成本發生的前因后果,有時甚至出現連編制成本報表的人,也難以解釋產品成本構成的尷尬局面,從而誤導企業經營戰略的制定。
(四)缺乏健全的成本控制制度體系。目前,我國不少企業特別是民營中小企業 “內部人控制”現象嚴重,而較少考慮建立健全成本管理運行機制,真正從提高內部管理水平入手。另外,宏觀成本管理體制不完善,檢測不力,也影響到企業健全內部成本控制機制的主動性。
二、成本管理的新變化
(一)成本計算方法的變化。成本計算的基本方法將由品種法向批別法轉變。在知識經濟時代,生產方式采用非標準化即柔性化,批量小、品種多、型號雜、更新換代是這一時期的生產特征。因此,現代成本計算方法應以批別法為主要成本計算方法。
(二)企業將更加注重環境成本管理。在知識經濟時代,提高生活品質,創造美好環境是每一個企業應盡的社會義務,企業為了避免或減少因破壞環境發生的損失,防止污染、保護生態環境而發生的費用,就需要按照可持續發展目標的要求管理經營活動。因此,在知識經濟條件下,環境成本已成為企業運營成本的重要組成部分,企業將更加注重環境成本的管理。
(三)會計核算統一化與國際化。規模經濟產生了許多跨地區、跨行業的企業集團,這要求成本會計統一、全面地核算購進、生產和銷售的全過程,最大限度地減少各環節之間的摩擦,降低成本;對企業集團內部的各級單位實行分級輔助核算,分別核算本單位內部的購貨、生產和銷售,以調動企業內部各方面和人員的積極性。核算內容的拓寬、復雜和多樣化,并不要求成本核算的規范化,成本核算方法的采用要與企業的經營性質、規模等相適應。會計核算國際化、經濟全球化對成本核算的要求也相應提高。成本管理和控制工作采用國際上先進有效的方法,這樣一方面可以改善經營管理,提高成本管理效率;另一方面可以盡快與國際接軌,采用國際上普遍適用的成本會計的組織形式和方法。
三、加強成本管理的途徑
(一)樹立全新的成本管理思想。傳統的成本管理思想側重于企業的內部,這種管理觀念無法面對多變的市場。企業要加強成本管理,必須樹立全新的思想,按照戰略成本管理的觀念進行管理。這種觀念要求企業在考慮其競爭地位的同時進行成本管理,這是一種全方位、多角度和突破單個企業本身的成本管理。通過分析企業內外部情況,揭示出企業在成本方面面臨的機會與威脅、優勢與劣勢,將外部的機會、威脅與企業的優勢、劣勢相匹配,形成不同的企業戰略,進而確定企業的成本戰略。由于不同的企業對成本和成本管理有不同的要求,其戰略也不同,如采用成本領先戰略的企業,其重心是成本;而采用差異化和目標集聚戰略的企業,其核心是如何實現差異化和目標集聚,成本管理要有助于差異化和目標集聚的實現。因此,企業應結合自身的特點,分析并確定企業的競爭戰略。
(二)形成全員抓成本管理的局面。成本管理,人人有責。企業的各級領導干部要像八十年代推行全面質量管理那樣,下大力氣、花大功夫推行全面成本管理,才能抓出實效。為加強全面成本管理,企業應組建成本管理機構,配備精干、得力人員,堅持專業管理和群眾管理相結合的原則,形成全員抓成本管理的網絡,使成本管理滲透到企業生產經營管理的各個方面、各個環節,真正形成人人關心成本的新局面。
(三)實行全面成本管理。企業要建立一套完整的成本管理保證體系,實現成本費用
會計論文網管理目標責任制,從廠長(經理)到科室、車間班組、個人都承擔成本費用的責任,將成本費用目標層層分解落實,建立橫向分解落實到企業內部有關科室、縱向落實到車間班組個人的管理網絡,并把成本管理目標責任制同經濟責任制掛鉤,貫徹責權利相結合的原則,把目標成本完成好壞與經濟效益結合起來,獎優罰劣,形成企業算總賬、車間部門算分賬、班組算細賬、個人算小賬、全廠一盤棋的體系,一級保一級,人人有指標,個個抓落實還可以采取成本倒算法制定成本指標,堅持高標準、嚴要求,步步擰緊螺絲,擠干水分,做到有效產品成本到位,無效產品停止生產。還要加強成本和效益審計工作,對違規違紀、弄虛作假、虛報瞞報、亂擠成本的行為做出嚴肅處理,保證成本的真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