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場競爭的日趨激烈,各級醫療機構所面臨的形勢越來越嚴峻,醫院經營管理也面臨著重大挑戰。為適應市場經濟的客觀要求,醫院必須不斷提高自身的競爭力。而提高競爭力除了靠醫療技術和服務外,經營理念也是非常重要的方面。依法規范醫院經濟活動,控制醫院成本、降低醫療費用、減輕群眾經濟負擔,是新時期醫院的責任和義務。現代醫院加強成本核算,已成為迫在眉睫的當務之急。成本核算是醫院經濟管理的基礎工作,核算工作的深度與層次直接影響醫院成本管理的成效。
一、目前醫院成本核算工作存在的常見問題
(一)醫院成本核算制度不健全,成本核算的基礎較差
制定醫院成本核算制度是做好成本核算與管理工作的重要條件。現行的“醫院會計制度”并未對成本核算做出具體規定,不能滿足成本核算的要求,使成本核算受到了影響。另外,由于長期受衛生事業單位的“福利性”、“計劃性”等觀念影響,使得目前公立醫院的成本意識依然薄弱,群眾對成本核算認識不足,成本核算的基礎較差。
(二)未進行事前和事中成本核算
目前大多數醫院都未實施全過程成本核算,只進行了事后成本核算。醫院的成本核算模式大多只是反映事后的成本信息,沒有進行事前的成本計劃和事中成本差異的揭示和分析,事后也沒有對成本進行考核,缺乏科學管理,即使有醫院進行事前成本預算工作,也僅僅是留于形式,并沒有起到真正預算控制,也沒有進行全程跟蹤監督,對成本缺乏有較控制。
(三)以成本核算結果作為獎金分配的依據不公平、不合理
成本核算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職工的成本意識,按照“按勞分配、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原則進行獎金分配,打破了資金分配上的平均主義。但是,在實施過程中往往單純以成本核算的結果作為獎金分配的依據是不公平、不合理的,容易造成科室重收入、輕質量,引發不合理檢查、不規范收費現象。同時,有的科室為了降低成本,不敢引進先進設備,影響了正常業務開展和技術進步;有的科室甚至偷工減料,損害了患者的利益。另外,如果按照統一的成本核算模式對所有科室進行核算,并由此進行分配,將會出現分配上的不合理,影響部分科室職工參與成本核算管理的積極性。
(四)醫技科室、特殊臨床科室和獨立的門診科室核算尚欠合理
由于這些科室性質不同,很難用統一的核算辦法對其進行核算。醫院根據不同科室的特點,首先直接確定科室收支結余的提成比例,然后再將收入按不同比例重復計入協作科室,而出現了交叉性收入。這種辦法雖然考慮到了不同科室的特點,增強了協作科室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但是包含了一定的主觀因素,出現了重復計算收入,導致核算結果不夠科學合理,制約了醫院科室之間的協調發展。
(五)醫院成本核算存在死角
在成本核算的實際操作中,目前醫院的成本大多數按發生的相關性進入相應的科室,未對醫院發生的所有成本進行全方位的核算,行政管理、后勤部門、手術室及門診、急診等一些特殊部門的成本核算存在死角。主要反映在對職能管理部門沒有實行費用定額指標;對后勤服務部門沒有實行費用包干;對門診、急診費用耗材沒有實行成本核算。這在一定程度上減弱了職工的成本意識,制約了職工積極性的發揮。
(六)高層次人才短缺,核算技術落后
現有基層核算人員學歷低、職稱低,知識結構單一,觀念陳舊,缺乏進行全成本核算需要的基本素質。實施成本核算和進行成本管理,需要相應技術人員的配合和操作,但實施過程中,由于方案本身的有限性,核算資料的不完整性,以及核算人員素質的不一致,核算方法和技術不統一,實施的效果不盡相同,致使成本核算結果失真。
二、關于醫院成本核算工作的一些對策建議
(一)建立健全醫院成本管理組織系統,完善目標成本管理
醫院應從實際出發,構建完善的成本管理組織系統,制定適合自己醫院特點的成本核算制度,具體包括成本預測和決策制度、成本報表制度、成本分析制度、成本考核制度、醫院內部價格制度、結算制度及其他有關規定,保證核算工作的正規化、制度化,保證質量。通過成本核算工作的全面實施,充分利用成本核算數據實行“目標成本”管理,讓群眾參與管理,把確定的成本目標變為職工的自覺行動。這種內在激勵機制對醫療質量和工作效率的提高具有保障和促進作用。醫院經濟的發展是醫院經濟管理永恒的主題,也是成本控制及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和目標,確立成本意識和投入產出意識,積極探索控制成本支出的有效途徑。
(二)加強事前和事中成本核算控制,實現全過程成本核算控制
事前成本核算能夠起到成本預算控制,事中成本核算控制能起到全過程跟蹤監督不斷找出問題,事后成本核算能夠加強成本核算控制的分析,進一步找出問題并解決。三者有機結合,才是真正的成本核算,才能對成本消耗的合理性進行有效控制。醫院在實施成本管理時,要在細化、深化科室成本核算的基礎上,做好成本的分析、控制以及效益的分析工作。要根據成本分析評價的結果和標準,對人員工資、各種材料消耗、水電消耗、公務費及設備購置費實現事前控制。要通過對醫療服務質量、服務態度、病人費用水平的考核,強化成本質量的考核管理,實現對醫療服務全過程、全員、全方位的成本控制。
(三)成本核算必須與全面質量管理相結合
醫療服務的質量與成本之間互為因果關系,一般情況下,高質量的醫療服務是建立在高成本的基礎上,但有時醫院的高成本是因為一些醫療服務質量不好造成的。例如,醫療服務過程中發生的醫療事故加大了醫療服務成本支出;或者因醫療服務質量不好,導致醫療服務的信譽下降,使得醫療資源不能充分利用。因此,成本的節約不能以犧牲醫療服務質量為代價,臨床可以通過技術創新,提高治愈率,縮短住院天數,加快病床周轉率來節約成本,增強效益;通過規范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來降低成本,真正做到“優質、高效、低耗”。醫療質量的高低是醫院生存的生命線,要樹立提高醫療質量就是降低成本的觀念,實現成本核算與全面質量管理相結合,在獎金分配上,要充分體現多勞多得、兼顧公平的原則,主動運用心理學、組織行為學的方法,努力在員工行為規范中引入一種內在約束與刺激機制,使全體人員重視成本管理,增強效益觀念,增強醫院內涵發展的推動力。
(四)領導層加強成本核算認識和成本控制意識,使成本控制涉及到醫療服務全過程
目前醫院成本核算主要是為醫院內部分配服務,是為獎金分配而進行,忽視了“醫、教、研和公益性”等方面的發展。醫院內部,專業不同,科室性質不同,醫療設備配置也不同。例如,內科與外科無論是治療方法和收費標準都存在著較大差異,收入的純利潤比率也不相同;再如,影像、超聲與化驗同為輔助科室,但對執業醫師的技術要求不同,投入的人力成本也不同。所以不能用同一標準、同一系數來測算,其成本核算方法和成本控制措施也就不能相同。醫院應考慮各部門特殊性和本單位具體情況,借鑒其他成功經驗,制定一套有特色的、基本合理的成本核算與成本控制方案。
(五)加強監督力度,提高醫院經營和管理水平,清除成本核算死角,降低管理成本
行政管理、后勤、手術室及門、急診等一些特殊部門不實行成本核算,容易造成物品資源浪費,為降低這些部門的成本費用,清除成本核算死角應主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對手術室及門、急診等不實行成本核算的特殊部門費用耗材實行定額指標,并把指標完成情況作為業績考評和效益獎勵的考核因素;二是提高醫院管理效益,推進醫院管理的規范化、網絡化和科學化,提高工作質量和效率,完成盡可能多的工作指標;三是深化后勤部門改革,本著對內搞好保障、對外開放經營的原則,對醫院食堂、洗衣房、水電維修等后勤部門,實行單獨核算、自主經營、自負盈虧,推進后勤服務社會化,使后勤部門由管理型服務轉向經營型服務,以減少非生產性成本。
(六)進行專業培訓,提高成本核算人員的綜合素質
人才的培養和使用,直接關系到醫院的發展。醫院應建立一支思想高尚、專業技術強的成本核算專職隊伍,選拔優秀的核算專職人員參加成本專業知識培訓班學習,使其系統地掌握成本核算相關業務知識,加強其成本核算意識和成本管理觀念。主管部門可定期在內部組織財務人員進行經驗交流和問題探討,共同探索醫院成本核算的思路、程序和方法,探討解決問題的辦法。鼓勵他們在職學習、外出進修,或邀請專家來院進行集體培訓等方法,進行強化。
綜上所述,醫院成本核算是一項綜合的、復雜的、系統的工程。在這個新的醫療體制改革關口,成本核算已成為當前醫院管理的核心和關鍵,在醫院管理中非常重要。醫院成本核算是反映醫院工作質量的一個重要的綜合指標,其目的是通過對醫院和醫療服務成本的核算與管理,更新醫院經濟管理的觀念,提高醫院全體員工的成本意識,減少浪費,從而提高醫院的社會效益,增強醫院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的競爭能力。依法規范醫院經濟活動,控制醫療成本、降低醫療費用、減輕群眾負擔,是新時期醫院的責任和義務。
參考文獻:
1、沙志平.加強成本控制 建設節約型醫院[J].中國醫院管理,2007(4).
2、劉新娜.醫院成本控制現狀及對策[J].現代醫院,2005(10).
3、李信春,王曉鐘.醫院成本核算[M].人民軍醫出版社,2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