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經濟發展對財務信息需求的增長,我國多數財經院校紛紛將財務報表分析課程開設為財會本科專業的核心課程,同時也作為工商管理、旅游管理、市場營銷、金融等其他專業本科學生的專業必選課。
《財務報表分析》是一門理論性與實踐性都比較強的課程,要求學生熟練掌握財務報表分析的基本核算與分析方法,具備通過財務報表的分析評價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能力。該課程不僅僅是講授一些具體的技術方法,而應更注重培養學生的財務風險意識、分析判斷能力和綜合素質,它強調的是分析研究的過程,而非一些指標公式的記憶和計算過程。學完這門課程后,要求學生能夠達到的能力是針對特定企業、特定目的的分析程序,學生要根據具體目的和可以收集到的資料來進行建立和評價分析,從而為相關信息使用者提供所需的財務信息,因此,這門課程更應注重學生的應變能力和思維創新能力的訓練,以提高其應對具體問題的能力。
一、《財務報表分析》課程現有教學模式的缺陷
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財務報表分析仍沿襲了會計教學的傳統教學模式,教學效果并不理想,其課程體系、教學方法體系也都還沒有得到充實和完善,還存在以下的不足:
(一)教學方法單一
目前的財務報表分析課程仍然采用的是老師課堂講解各種財務分析指標,相應地舉一些例子,然后由學生自己做練習或測驗鞏固所學的知識,還是純粹的填鴨式教學方法,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無法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新精神。
(二)授課方式不靈活
基本上還是在課堂授課教學,只不過利用了現代化的多媒體進行教學,僅僅只是擴大了相對以前的黑板板書授課的課容量和信息量,并沒有什么實質上的進展,學生還是無法親身融入到真正的企業環境當中,無法感受企業業務發生后所影響的各類財務指標的變化。
(三)教材選用的針對性差
由于經濟發展日益呈現出市場化、知識化、信息化和全球化的趨勢,所以目前各級各類高等院校的各個專業都普遍開設了財務報表分析的課程,但相對不同專業的學生并沒有相應的教材可以選擇,老師上課需要根據實際授課班級進行相應教材的修訂和刪改,學生學習起來也沒有相應的教材資料和案例可以參照。
(四)考試評價體系呆板
一般的財務報表分析課程的考試依然是對所學過的財務分析指標進行概念和具體案例的計算考核,只要把一些重要的公式記住,考試并沒有達到指揮棒的作用,起不到引導學生鍛煉應變能力和思維創新能力的作用。
二、ERP沙盤模擬實訓教學的優勢
(一)ERP沙盤課程描述
“ERP沙盤模擬對抗”是一種風靡全球的體驗式學習、競賽方式。它于20世紀50年代在國外出現,最初是一種計算機輔助教學的方法,Motorola、IBM等公司經常采用這種新穎的培訓方式。80年代初期,這種教學方法在我國管理教學中開始采用。ERP全稱為Enterprise Resources Planning(企業資源規劃),它是建立在信息技術基礎上,利用現代企業管理思想,集成了企業的所有資源信息,并為企業提供決策、計劃、控制與經營業績評估的全方位和系統化的管理平臺。
ERP沙盤模擬教學方式就是在沙盤上,清晰直觀地標示出企業的現金流量、產品庫存、生產設備、銀行借貸等指標。它的基礎背景設定為一家已經經營若干年的生產型企業。將參加訓練的學員分成4-6組,每組4-5人,各代表一個虛擬公司,每個小組的成員將分別擔任公司中的重要職務(CEO、CFO、市場總監、生產總監等)。在這個訓練中,每隊要親自經營一家擁有1億元資產,銷售良好、資金充裕的企業,連續從事6-8個會計年度的經營活動,面對來自其他企業(小組)的激烈競爭,必須根據市場需求預測和競爭對手的動向,決定公司的產品、市場、銷售、融資、生產方面的長、中、短期策略,使用年度會計報表結算經營結果,最后討論制定改進與發展方案,并繼續下一年的經營運作。
(二)ERP沙盤模擬實訓教學的優勢
1、引入體驗式教學模式,可以較直觀地感受企業的運營。沙盤模擬與傳統的課堂灌輸授課方式截然不同,它是通過直觀的企業經營沙盤,來模擬企業運行狀況,注重實戰技能的傳授,強調演練與實踐,讓學生練中學、學后用,既能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又可以讓學生身臨其境,親身感受一個企業經營者直面市場競爭的精彩與殘酷,并在此過程中體悟企業的經營管理。
2、涵蓋的知識面廣,可以調動學生利用所學的知識進行分析和判斷。ERP沙盤模擬所涉及的在戰略方面有預測市場趨勢、評估內外部環境、制定中短期經營策略;在生產管理方面有獲取生產能力的方式,設備更新與生產線改良,調配市場需求、交貨期和數量;在市場營銷方面有市場分析與決策、產品組合與市場定位策略制定、市場地位的建立與維護、不同市場贏利機會的研究與開拓;在財務方面有投資計劃制定、回收周期的評估、現金流量的管理與控制、財務報表的編制、投資收益結算、決策效益評估、財務分析和內部診斷、管理決策協助等等。這樣便要求學生全面調動和靈活運用所學管理知識,如管理學、市場營銷學、財務會計、財務管理等,去發現機遇,分析問題,制定決策,組織實施,從而掌握管理技巧,感悟管理真諦。
3、沙盤運營的數據根據參與人的不同而發生著變化,可以減少教育與實務的差距。每個參與的學生都有各自的個性特點,有保守型的,有激進型的,更有冒險型的,這些個性差異在沙盤模擬過程中都被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模擬經營的真實的企業財務表帶進課堂,不但緊貼不斷變化的現實經濟環境,更可讓學生感到學以致用,亦能觸類旁通,融會知識。這種教學模式鍛煉學生以“當事人”身份,身臨其境地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并在不圓滿的條件下做出自己獨立的決策,在真實情境下的學習經驗,可提升學生的自信心和獨立處事能力,有助未來應付急速變化的經濟環境下企業的實際問題,提高學生的思維創新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
4、沙盤模擬是互動的,在不斷地溝通、協商的過程中可以達到對所學知識更進一步的理解和掌握,這也是其他教學模式無法比擬的最大的優勢。當學生對游戲過程中產生的不同觀點進行分析時,需要不停地對話交流,這使他們既學習了商業規則和財務語言,又增強了溝通技能。同時,使各部門充分認識到了企業經營的本質,對企業整體經營狀況達成共識,并學會了如何以團隊的方式工作,增進部門間的溝通與合作。學生通過相互切磋及交流,學習如何在友善的氣氛下,建立自己的看法,并為自己的立場辯護及與對方爭辯。在這樣的環境下和教學模式下,學生對所學的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利用ERP沙盤平臺改革財務報表分析課程的教學模式
(一)教學方式方法的改革
摒棄傳統教學方式方法中,滿堂灌的教學理念,采用傳統與體驗式教學方法相結合的方法,即對于財務報表分析課程中的理論性知識和概念,采用課堂講授;對于這部分理論知識的具體運用則摒棄原有的舉例子講解,然后再給出習題讓學生往公式里套的傳統的做法,而是帶領學生到ERP沙盤實訓室進行實地的演練。
(二)教學環節設計
以一周2學時,共17周合計34學時的財務報表分析課程為例(見表1)。
(三)參考資料和教材的選擇
理論方面的根據授課對象的不同,選擇相應的通俗實用的財務報表分析教材就行;至于案例分析方面的,要求上課的每一個同學人手一冊沙盤運營流程表,作為運營數據的記錄表,同時也就產生了相應的具體案例分析資料。
(四)考試環節控制
期末根據每位同學的沙盤運營流程表的填列情況和各項財務報表指標分析體系的報告單,進行成績的測定,同時還要參考最后一年沙盤的運作情況,最后給出一個綜合的成績。
進行財務報表分析,并不是一套財務比率就能解決問題的,要合理評估企業業績,必須從根本上了解企業的經營環境、商業運作模式等影響企業績效的各種因素,并從這些因素的變化來推斷企業的價值變化。因此學生應盡早接觸和了解社會和復雜的經濟環境,加深對企業報表的“經濟環境”性質的理解。體驗式教學正是依靠創設一種情感或認知相互促進的教學環境,讓學生在輕松愉快、互動的教學氣氛中獲得知識和情感體驗的一種教學模式,具有實踐性、綜合性、交互性等特點,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所以,借助ERP沙盤模擬的實訓平臺改革現有的《財務報表分析》課程的教學模式,既可以解決理論知識的傳授,又可以解決理論與實踐的銜接,可以讓學生在“真刀真槍”的模擬的實踐環境中拼殺,使他們更好地掌握和應用報表分析的核心理念;同時,又可以促使他們勤于思考、善于決策、舉一反三的能力,變學生被動聽課的過程為積極思索、主動實踐的過程,有助于訓練學生有效的思維方式,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