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時多數事業單位領導重錢不重物,只注重對有嚴格的財務開支制度規定的單位公有經費的管理。比如對經費的開支權限、開支標準、小車油料維修、集體福利等方面的規定較多而且較為具體和明確,而對固定資產管理制度和規定不健全,資產領用沒有記錄,手續不完備,造成固定資產管理責任的不明確。
一、固定資產管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1、管理制度不健全,資產管理責任不明確。有些單位沒有專人從事固定資產工作,只是在購入的時候,會計記一筆賬,其他計劃審批、采購與驗收、保管、使用、養護及資產報廢、損失賠償等工作都沒有詳細的規章制度即使有也是形同虛設。誰買誰用,壞了放到一邊,再買一個新的來用。領導重視現金收支,那是一分一毫都不能錯的,至于固定資產大部分存在就可以了。單位沒有健全的管理制度或不能嚴格執行。
2、固定資產賬實不符,反應不真實。在多數事業單位普遍存在著固定資產賬實不符。其表現:一是接受捐贈及其他渠道等方式取得的固定資產未在賬面上映出來。如由上級主管部門無償配置的和其他單位調撥的微機、汽車、一些專用設備,按財務制度規定應納入單位固定資產賬進行核算,但大多數單位未在賬上表現。二是會計人員有意無意漏記固定資產賬的現象常有發生。對某些單位為個人配置的手機、移動硬盤、筆記本電腦等歸個人使用的公物,會計人員往往有意無意不計人固定資產賬。三是還有些單位的會計人員為兼職或無證上崗,不具備會計專業知識而無意間漏記固定資產賬。四是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改擴建的部分應增加固定資產價值。但往往賬上不增加。部分單位基本建設項目已交付使用,但因尚未辦理竣工決算,缺乏記賬的價值依據,長期未結轉成固定資產進行管理。形成賬外資產。又如部分單位違章搭建簡易房,且產生不小的效益(房租收入),雖為事實房產,但單位多以違章建筑為由不予入賬,來自其的收入就可隨意支配。五是有些會計人員專業素質低,對于圖書、家具及其他雖未達到規定標準但使用時間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類物質來按規定在固定資產賬上反映。這些未入賬固定資產,游離于賬外,失去監管。
3、固定資產增減變化不嚴格履行規定程序。有的固定資產如前所述,購入不入賬,調撥、接受捐贈也不入賬。另外固定資產毀損、報廢、變賣、轉讓時,不按規定程序報經審批,不嚴格履行國家財務制度規定的程序,沒有完整的手續,處理不規范。有的固定資產報廢后,課題組自行處理。所得殘料收入也不交公。
二、加強固定資產管理的建議
1、建立健全固定資產管理制度和科學的管理機制。單位領導必須重視固定資產的管理工作,進一步提高管理意識,充分認識到固定資產的流失也是一種失職行為。要建立健全固定資產管理制度,包括計劃審批、采購與驗收、登記與審核、保管、使用及養護、資產變動及調撥管理、財產清查、損失、丟失賠償、報廢報損、統計報告、監督檢查、考核評價和獎懲、租賃管理制度,以及業務管理規范、規程、標準等。每筆業務都要按程序去辦,不能投機取巧或伺機舞弊。特別要加強對固定資產處置的統一管理,防止固定資產流失。事業單位處置資產包括調撥、轉讓、出賣、報廢、報損、對外投資等。資產處置要嚴格按照“現報批后處置”的程序辦理,先由資產使用單位對需處置的固定資產的基本特征、使用狀況、處置原因等作書面說明報單位領導,領導會同使用部門、專職負責人、財務部門作出處置意見并簽署書面意見后,向上級主管部門提出申請報告,并按有關規定履行審批手續。未經批準,不得擅自處置固定資產,否則追究責任人責任。
2、強化固定資產監控手段,完善固定資產的社會監控機制。健全固定資產驗收、監管、領用和監督、賠償制度。可以采用全面清查與不定期抽查相結合的方法,及時掌握資產盤盈、盤虧的情況,并按規定程序及時進行賬務處理。領用要登記,做到賬實相符,賬賬相符。對固定資產的外流、盜賣、損失、公物私用等要組織職工群眾進行舉報監督,對有功人員給予必要的獎勵,對造成固定資產損失的有關責任人進行責任追究,對隨意侵占、挪用、非法交易以及毀壞、竊取、固定資產的違紀和失職等行為進行嚴肅處理,對造成嚴重損失的還應追究法律責任。
3、強化固定資產盤點政策。事業單位每年最少應進行一次全面的資產清查,起到摸清家底的作用。清查時,首先核對總賬、明細賬、固定資產卡片,核對無誤再到各科室核對、清點。各科室資產管理員要給予配合。對盤盈資產要查明原因,及時補登上賬;對盤虧資產要查找原因,追究責任人責任。對清查出來需要報廢、報損的資產,先由科室打報告,按規定程序審批后。再進行處理。單位資產管理員還可根據工作需要,不定期進行清查或者抽查,做到賬實相符、賬賬相符、賬卡相符。
4、增加專業培訓。加大培訓力度,造就一支高素質的管理人員隊伍。培訓的主要方面有兩個,一是學習國有資產管理的政策、規定,使管理人員知法懂法守法。二是針對性的業務培訓。現在社會經濟發展迅猛,各種政策、法令、規定標準不斷出臺,只有經過專門培訓,實際工作的管理人員才能領會政策,在日常工作中貫徹執行好這些新政策。一些相關學科,如計算機網絡技術、資產評估、審計、稅法等也應通過培訓。熟練掌握,使管理人員的知識結構能跟上時代的發展,不斷進步。
5、大膽引人獎懲機制,強化國有資產管理者的管理意識。應該出臺固定資產管理基礎工作規范化考核獎懲辦法,量化固定資產管理目標,并組織業務人員定期跟蹤檢查,嚴格考評,對達到規定標準的發文公布并給予表彰,對違反規定、造成固定資產損失浪費的直接責任人,視情節輕重,分別予以處罰,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以增強財政部門管理固定資產的嚴肅性和權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