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眾所周知,決定企業競爭力的五大要素是時間、質量、成本、服務和環保,由于“電”這種產品的質量、服務、時間難以出現明顯差異化的特點,單個水電企業未來的競爭優勢很大一部份將不可避免的集中在成本優勢和環保優勢上。環保優勢要依賴于社會節能技術、新能源發電技術的進步。就單個水電企業來說,可以選擇出現的新技術,但自身獨立去開發一種新發電技術難度可想而知,因此,成本優勢更是重中之重。對一個既定的水電項目而言,其投產后成本的80%以上都由投資建設階段決定;運營期運營成本改善會有一個極限幅度,在這個幅度內,改進的逐步增加最后可能會達到收益遞減點,最后使得降低成本異常艱難。因此,要想產生更大效益,則要力圖從根本上避免成本的發生,需要在項目決策、設計、施工階段貫徹效益觀念、實施投資成本控制。
一、項目投資控制的發展歷程
我國項目投資控制的自主要求畢竟起步較晚,是伴隨著我國項目建設投資體制改革而逐步產生和發展的,大致有這么三個階段。
第一次改革開始于改革開放,核心以實行“撥改貸”作為全面經濟體制改革的突破口,1985年1月起,“撥改貸”在全國國有企業各行業全面推行。開始運用經濟手段,引入競爭機制和責任制,是對由國家撥款明顯存在經濟責任不清、資金效益低的弊端所作出的關鍵性改革。
第二改革始于1993年11月,黨的十四屆三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核心是實行項目法人責任制,建立項目資本金制度和投資風險責任,項目法人對項目的籌劃籌資、建設直至生產經營、歸還貸款本息和資產保值增值全過程負責。
2004年7月關于投資體制改革的決定出臺,標志著第三次改革全面突破,核心是對落實企業投資自主權邁出關鍵一步,政府對企業投資項目根據具體情況分別實行核準制和備案制,一律不再審批。開始明確工程咨詢、投資項目決策、設計、施工、監理等部門和單位應有相應的責任約束,建立投資責任追究制度。
在這個變化過程中,逐步引入了招標制、合同制、監理制的運作,項目法人對建設過程管理不斷得以強化,管理能力逐步提高,投資控制的重要性不斷提升,但鑒于水電項目的復雜性,仍有一些不足值得探索。
二、當前水電投資控制存在的問題
1、存在重規模輕效益現象
以規模論企業,加之水電發展項目資源爭奪激烈,導致投資決策不可避免地產生重規模而輕效益的觀念,項目經濟評價功能難免被弱化,出現按可研立項審批標準倒逼項目可研指標、投入產出倒掛現象。為通過立項審查,對未來收益預估最大化,對成本費用預估保守化,使在經濟上本不太好的項目變為紙上可行;在識別機會與威脅時,更多的是強調機會,不提威脅或對威脅輕描淡寫。如對宏觀環境分析,很少提需求是否會遇到經濟周期性特點而不利的情況,對行業內企業數量和力量的快速增長變化與整體電力需求增長的矛盾分析不夠,分析考慮市場供需結構變化對發電未來盈利能力的不利影響不夠。
2、項目前期工作深度不夠
據分析,項目投資的80%由規劃、設計階段決定,20%由建設階段決定。由于建設單位專業能力等因素限制,水電項目的壩址選擇、淹沒區域、淹沒實物指標、地質條件的取得、分析,庫區、大壩區地質勘探、地質實驗等,都必須依靠設計單位、人員的力量。規劃設計單位、設計人員是影響水電項目造價的決定性因素,如何使這個不同利益主體的行為與建設單位利益一致,是一個需大力開拓的創新性工作。在一些項目建設過程中,由于前期設計深度不夠,地質處理費用大幅增加。
同時,水電建設中存在“三邊”工程,即是實行“邊勘測、邊設計、邊施工”的模式。甚至為了爭取工程形象進度,違背工程建設基本程序,在目標中不顧實際推進工程,出現現場“等設計圖紙征地、等設計圖紙招標、等設計圖紙施工”“三等”現象。這樣缺乏必要的論證,無法就具體子項目認真分析投入、產出的效益關系。各階段研究深度不夠就實施,必然缺少對存在或潛在風險進行識別,在施工過程中的不可預見性、隨意性較大,不可避免會加大投資成本和投資風險。
3、考核機制存在缺陷
目前對工程項目的考核,從各個層面看,都以工期(進度)為主要業績考核內容,而投資控制考核內容占比較低,或者一句話控制在執行概算內。這源于工期的可見性和可量化性、容易衡量性,效果也最明顯。而在投資控制方面,因概算源于對一定裝機規模、地質構造和庫區淹沒下的機電設備、土建工程量、淹沒實物補償各投資的預計,概算按工程性質、作用分類編制,編制辦法基本上是計劃經濟模式,一般采用統一的國家和行業定額及費用標準,再加上設計深度沒有達到規范的要求,其本身的科學性難以有效評價,也無法細致某個具體工程,致使設計概算難以真實反映項目的成本,特別是難以反映單位工程和分部分項工程的成本,從而實施過程中投資控制考核難免成了空中樓閣。在此情況下,建設管理者首保工期進度與施工期安全、二保質量,成本當然靠邊站也就無可奈何。
4、建設單位專業控制能力不強
水電項目的建設工程管理,涉及專業面廣。建設單位現場管理近幾年盡管得到加強,但工地現場管理人員無論從數量、質量上看,依然難以滿足工程控制的需要,尤其在在各個具體專業面上,完整的參與兩個以上項目的從立項、現場建設管理到竣工整個階段的一線專業人員不多,沒有一支有豐富業務經驗的專業技術隊伍,而施工單位因往往身經百戰。因各個業務面缺少可和施工單位進行有力業務談判的專業人員,往往是被動應對施工單位提出的各種要求,出現建設單位被施工單位牽著鼻子走的窘況,這不得不說是一種遺憾。
5、開發環境變化投資控制難度加大
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民生的重要性提高。2006年出臺的《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征地補償和移民安置條例》,對移民搬遷、耕地補償等費用上做了大幅度修正,是移民資金大幅攀升的直接原因,同時移民訴求變化等因素也增加移民投資。淹沒實物指標較大的水電項目,受政策或移民訴求變化影響最大。
2008年起實施的耕地占用稅暫行條例,也大大增加了水電投資成本。一是耕地占用稅標準大幅度提高。平均增長幅度在5倍左右。且基本農田在新的基本標準上加征50%。二是征稅范圍大幅度擴大。由耕地擴展到林地、牧草地、農田水利用地、養殖水面及漁業水域灘涂等其他農用地建房或者從事非農業建設的用地。
三、加強項目投資控制的建議
項目投資控制是項目財務管理的主要任務之一。投資控制真正關鍵在于解決兩個問題:一是某項具體工程或其某個子項目要不要做,二是其合理的工程量應該是多少。要回答好這兩個問題,遠遠超出了財務人員力量,它不僅需要業主各個專業面的力量,更需要設計、監理等外部單位的力量,也需要良好建設管理機制來保障。
1、提高項目前期工作質量
水電的規劃包括裝機容量、壩址、樞紐布置一經決定,淹沒區域也就不可改變,項目投資額和風險基本不可改變,“后天”努力,對彌補項目的“自然缺陷”或“先天不足”的作用極微,這就需要在項目可研、項目評估、勘測、初步設計等階段開展大量的、艱苦的、細致的研究、分析、管理工作,降低項目自然的不利因素,對投資項目前期論證、方案優化、外部建設條件等做出原則性規定,引導新項目前期規劃、可研、設計中更關注項目效益評價。以自然條件制約程度相對較低、地理位置適中、經濟指標較好為前提評價工作的評價重點。避免人為、主觀制約因素的產生,減少社會、經濟、技術、管理等方面的風險影響。
2、完善公司治理與項目考核機制
完善投資管理制度和決策程序,建立投資準入門檻。對項目投資回報率設立最低標準,低于此標準原則上不準投資;對投資項目前期論證、方案優化、外部建設條件等做出原則性規定,引導新項目前期規劃、可研、設計中更關注項目效益評價。
完善考核機制,加大投資控制的考核力度,落實責任追究制,以促進經營管理層真正重視發展方式轉變,更關注項目經濟可行性。可考慮結合項目竣工決算審計和后評估對項目前期工作質量進行專項評價,并與責任人的考核掛鉤。
3、提高建設單位對利益博弈關系協調管理的能力
建設單位(業主)對工程建設的四控制(進度、質量、安全、投資)管理,實質是一種復雜的利益關系協調管理。包括與政府各部門、移民、設計單位、監理單位、施工單位的復雜關系協調管理,這其中除了合同關系外,還需政府公信力、國家法規政策和設計、監理、施工單位的能力、誠信度和社會大環境來支撐。無論關系如何,在各種利益博弈中,真正對投資控制有自主需求的只有業主,而決定性能力卻在設計、監理等其他單位手中。為此,業主需要有發現問題的能力,這需要各專業面都有適量的精通業務(理論與實踐經驗具豐富)的專業人員,才有可能在這種關系博弈中掌握一定主動權。
工程現場組織機構、崗位配備要符合工程建設實際需要。工程建設與電廠運營完全不一樣,電廠運營的水調、電調和設備的狀況管理,摸得著、看得見,風險相對可控;水電工程建設周期長、投資規模大、具有復雜性、系統性、不可預見性,建設實施過程中存在技術難題、管理問題,也會存在一些社會問題,核心是進行不斷的利益博弈,且一次性不可逆轉。為強化現場工程掌控能力,以減少投資風險發生的機率,要合理設置、配備現場招標管理(工地發起)、計劃合同、工程造價、審計、工程、移民、財務、甚至法律等機構、專業人員。
4、發揮設計、監理等的作用
投資控制必須要落實在設計優化、設計變更、進度控制、招投標、合同管理、資金籌集與支付方式時點等環節中,這些只有設計單位、監理單位、業主甚至施工單位的全面參與,才能真正起作用。因此,需要研究制定怎樣的激勵約束機制,并把機制落實在合同管理中,以發揮這些外部單位尤其設計監理的在投資造價控制的作用,這方面機制如何突破任重而道遠。
5、提高合同執行風險防范能力
水電建設復雜性、不可預見性,造成施工中不斷出現新的情況,工程實施中實際情況超出合同范圍情況常有發生。實踐過程中,想曾經實行固定總價承包合同模式,想以此來規避不可控風險、實現投資控制。但施工單位有各種手段實現風險最終仍須由業主承擔,總價合同也被突破,也未能解決大量補充協議問題,這也間接證明了水電工程項目投資控制復雜性。
基于此種現實情況,要高度重視招標文件的重要作用。招標文件含商務與技術兩方面,內容的深度和廣度遠超合同文本,招標文件的內容描述若更完整、全面、規范,一是對投標報價和投資控制大有幫助,二是能為解決合同糾紛、解決一些異議問題提供依據。而目前,公司這方面力量包括人手是遠不夠的。
工程計量是合同結算的基本依據,最終影響著投資額。現場工程計量是監理的職責范圍,業主具備一定的工程計量能力,并不是去替代監理的職責,而是一種合同結算風險防控的必要措施。現場缺少有經驗的計量人員,也就少了監控合同量風險的一種手段。
6、依靠政府推進移民工作
移民難度和困境源于移民人數多、國家政策變化、移民法律政策和移民的訴求變化,移民抵觸大的真正癥結是對離開故土、未來利益能否保障的未知恐懼,解決此問題,只能是經濟手段為主、政策宣傳為輔,解決好移民的后顧之憂,才能有良好的移民工作局面。
積極依靠各級政府在移民工作中的主體作用,理順移民工作關系,促使政府責任與行動到位,形成移民工作合力,減少自然的、客觀的或人為的風險因素影響,是促進移民工作實施向好的趨勢發展的唯一依靠,問題在于有何好的措施推進政府的工作,是移民工作要研究突破的任務。
總之,水電項目投資控制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正確處理好投資與效益的關系,加強水電項目投資控制,是提高水電項目盈利能力的關鍵所在,也是一項需長期不斷探索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