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單位:(昆明市五華區人民醫院,云南昆明 650031)
【摘要】 以非財務指標為主,正確引導醫院工作人員努力提高服務質量,重視社會效益,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的醫療需求。
【關鍵詞】 非財務指標;績效
醫院的內部核算機制經過多年的發展與探索,以全新面貌呈現在我們面前,即以醫療質量為基礎,以工作業績指標考核為標準來確定效益。
按照我們現在所試行的績效為醫院工作質量指標與工作效益指標的綜合考評所得。過去醫院的業績考核是由衛生行政部門或者是醫療保險管理機構所制定的“綜合目標責任書”來確定,現在因內部管理的需要,將此項工作細化到醫院的各科室及臨床醫生、護士。考核的組織機構變為在相關院領導領導下的各職能科室。通過工作業績指標評價,院領導深層次地了解和掌握各科室的醫療質量、科室管理、工作效率、經濟效益以及可持續發展能力,可以正確評價科室的發展狀況,正確引導科室的發展方向。同時,通過工作業績評價,有助于建立有效的激勵與約束機制,為醫院對科室主任及工作人員的考核、選擇獎罰措施等提供科學的依據;還可以發現問題,找出差距,不斷加以完善,以提高科室的能力,進一步促進醫院的發展,提高醫院的診療水平。2006年以來我院試行了以工作業績來確定科室效益的經濟體系,在根本上提高了醫、護人員的診療水平。1 工作業績指標
我醫院現在試行的工作業績指標主要有:科室管理(權重20%)、病床使用率(權重10%)、藥品占科室業務收入的百分比(權重10%)、門診診療人次(權重10%)、門診處方合格率(權重10%)、門診病歷合格率(權重10%)、門診人均費(權重10%)、出院人次(權重10%)、人均出院費用(權重10%)。
2 工作指標分值
科室管理再繼續劃分,標準以30分為滿分,其中:核心制度(6分)、三基訓練(2分)、合理用藥(6分)、輸血管理(2分)、質量管理(12分)、帶教(2分)。該項考核由醫務科組織考核。
3 醫療質量指標
3.1 核心制度 核心制度是醫院和科室的工作準則,科室應該不斷地建立健全科室制度,才能適應現代醫療的發展。
3.2 三基訓練 以最新培訓材料為基礎,由醫務科、護理部定期和不定期地組織考試,強化業務的基礎學習。
3.3 合理用藥 主要以《藥品管理法》、《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管理條例》、《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及《處方管理辦法(試行)》為標準進行考核。
3.4 輸血管理 以國家頒布的相關輸血的法律法規為考核標準,試行一票否決制。
3.5 質量管理 醫療質量是病人最主要的選擇取向。良好的醫療質量可以吸引病人,擴大醫院醫療市場份額,同時對醫療質量的缺陷也有警示作用,使醫院和科室能盡快采取措施,加以改進。良好的醫療質量還能降低醫療成本。在國外,很多學者撰文論述了質量與成本之間的關系,得出了質量缺陷導致了治療成本增加的結論。醫療質量缺陷不但加重了病人和社會的負擔,而且也會給醫院造成經濟損失。整個醫療質量考核包括服務過程及服務結果的質量。
3.6 帶教 新分配人員在科室的輪轉,相關醫護人員的幫、傳、帶,還包括市級衛校學生的實習帶教任務,該指標的考核主要以被帶人員的反饋信息來考核。
3.7 工作效率指標 病床使用率、門診診療人次、門診住院處方合格率、門診住院病歷合格率、出院人次此五項指標為工作效率指標,通過這些指標反映了科室對醫院總資源的利用程度以及科室的綜合競爭力。從三個方面可以反映科室的業績:(1)有效性,指滿足病人需要的程度;(2)效率,即科室使用醫院資源節約程度;(3)變革性,指科室應付將來市場環境變化的準備。
3.8 費用指標 門診人均費用、出院人均費用依據當地居民生活標準及全市醫院的平均價格確定,如果是醫保病人則以醫保定額標準下浮10%作為科室費用指標考核。藥品占業務收入的百分比這項指標,則在最源頭斷絕了高價藥品,每個科室均有藥比指標,藥品占業務收入比超過規定比就由科主任帶頭用自己的績效來抵扣。
4 績效總額
每月通過上述工作業績指標,進行總評分,依總評分確定科室的績效系數,按年初額定的人員數及人均定額數乘以績效系數就可得出全科室的績效總額。
經過近三年的考核,我院不再以財務指標進行評價,而是以上述這些非財務指標為評價體系,不斷在職工中加深質量意識、服務意識、效益意識、成本意識的理念,從而正確地引導醫院工作人員努力提高醫療護理質量、服務質量,兼顧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的醫療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