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次征求意見稿在有些方面堪稱實現了重大突破!”北京同仁醫院財務處處長侯常敏在接受《中國會計報》采訪時語帶興奮。
在新醫改背景下,新《醫院會計制度》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征求意見稿”)的公布,對長久以來困擾醫院的有關成本核算體系不健全、固定資產折舊概念不清、醫療和藥品收支不配比等一系列問題提出了新的解決思路。
更加國際化
在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學研究所總會計師徐元元看來,征求意見稿最大的亮點就是把藥品收入并入了醫療收入。
目前,我國醫院的收入分為三大塊,醫療收入、藥品收入和其他收入。而根據國際慣例,醫療收入包括檢查費、治療費、藥品費等。醫院的藥品支出是和衛生耗材一樣的醫療行為,因此,應該并入醫療收入而非單列。
“現行的醫院會計制度,對藥品收支反映得不夠真實,虛增了藥品收支的結余項?!毙煸忉屨f。
此前經常為醫院固定資產折舊發愁的侯常敏這次總算松了口氣。因為征求意見稿提出,醫院應計提固定資產折舊,且折舊額應分期計入相關成本費用。
固定資產折舊一直是讓醫院財務處處長們頭疼的大問題。
“以前每次開職代會,我都要向大家解釋,醫院其實沒有那么多錢,因為我們沒有計提折舊?!焙畛C粽f。
眾所周知,固定資產是醫院資產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其核算的正確與否直接關系到醫院會計信息的真實、準確與公允。但在現行的《醫院會計制度》中,固定資產并不直接計提折舊,折舊以修購基金的形式體現。
侯常敏舉例說,5年前,醫院花費500萬元購置了一臺大型設備儀器,現在,設備已經報廢但還未辦理報廢手續。按照現行制度,該項固定資產卻要在報表中仍按500萬元的賬面價值進行反映,這明顯不能夠反映資產的真實情況。
期待通用性
幾年來,醫院會計制度改革的呼聲一直很高,而此次,征求意見稿終于在千呼萬喚中出臺。
“大的經濟環境發生了很多變化,諸多現實矛盾催生《醫院會計制度》的改革,這是這次改革的最根本性原因。”徐元元說。
現行《醫院會計制度》發布于1998年,迄今已經執行10個年頭。今天看來,10年前的《醫院會計制度》已經明顯呈現不適應性,難以滿足新醫改背景下推進公立醫院改革、加強公立醫院財務和績效管理的需要。
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即使在財政資金投入不斷增加的情況下,醫院也面臨著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使其發揮更大社會效益的迫切要求。而要實現這些要求就需要對現行《醫院會計制度》一些過時的規定進行改革。
醫院在現在的市場經濟環境下的經濟活動也需要和銀行等其他單位建立聯系,而《醫院會計制度》中一些過時的不合理的規定帶來很多誤會和不必要的解釋?!夺t院會計制度》也可以吸收借鑒企業會計中一些合理可行的做法。
此次征求意見稿首次要求醫院編制現金流量表,也從另一面隱喻了這一趨勢。
侯常敏表示,希望新《醫院會計制度》能夠像企業會計準則一樣成為一種通用的商業語言,讓政府監管部門、銀行、會計師事務所等外部信息用者都能看懂。
細節仍需探討
“與現行《醫院會計制度》相比,征求意見稿進步了很多,但有些細節還需要繼續探討,比如醫院有關財政專項資金的確認、科研基金款項的處理等?!毙煸f。
而侯常敏則認為下一步新舊制度如何接軌同樣關鍵,“比如固定資產折舊,在新舊制度接軌時,怎樣將固定資產金額由原值變為余額?是通過賬面法還是價值法呢?”
記者獲悉,財政部會計司將于下周在武漢召開關于《醫院會計制度》改革征求意見稿的研討會,一場醫院會計制度改革的思想盛宴即將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