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會計信息化是會計發展的必然趨勢,會計信息化迫切需要提高會計人員素質。在深入探討會計信息化環境對會計人員素質發展要求的基礎上,指出了切實提高會計人員素質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會計信息化;會計人員素質
現代信息技術,特別是網絡技術的發展催生了新經濟(知識經濟)的誕生。在新經濟時代,信息化浪潮沖擊著社會經濟生活的每一個角落,信息化、網絡化、全球化是新經濟的重要特征。新經濟改變了整個社會經濟結構,打破了傳統的企業管理模式,同時,對傳統的會計理論、實務和會計教學也產生了巨大的變革性影響。
2000年在深圳舉行的“首屆會計信息化理論專家座談會”上,理論界首次提出了“從會計電算化到會計信息化”的發展方向。“會計信息化”是采用現代信息技術,對傳統會計模型進行重構,并在重構的現代會計基礎上建立技術與會計高度融合的現代信息系統。簡而言之,會計信息化即會計工作與信息技術的組合。“會計信息化”和“會計電算化”在系統地位、目標、功能范圍、層次、技術手段、信息輸入輸出、理論基礎等方面存在著很大區別。可以這樣說,從“會計電算化”到“會計信息化”并不是在口號或名詞上的推敲,關鍵是一種觀念的倡導,真正體現了網絡環境下會計和會計工作的重心由會計核算向會計管理轉變。會計信息化帶來的影響是多方面的,本文僅就信息化條件下對會計人員的素質要求進行探討。
一、會計信息化對會計人員的素質要求
(一)要求會計人員樹立會計信息化的觀念,更加強調對會計管理職能的把握。
知識經濟對現有企業管理模式的沖擊導致會計管理思想從事后核算型向核算管理型轉變,進而影響會計信息系統的構建,從而使會計電算化向管理決策型發展。新的財務管理模式和與之相適應的會計電算化理論和實務要求會計人員充分理解會計作為管理信息系統子系統的含義,樹立會計信息化的觀念。在會計信息化條件下,信息技術的應用正在注入到商務運作的每一個環節中去,信息技術的革命已經引起了會計的急劇變化,電子計算機處理信息的能力迅速擴大,企業的會計信息系統不僅能提供傳統的財務會計信息,同時也能夠提供豐富的管理信息。通過信息系統,會計信息的使用者可以了解更多企業的財務與管理的信息。現階段的會計人員不僅是會計信息的提供者,更應該是優秀的會計信息的使用者,他們應當把時間更多地花費在如何利用會計信息為管理決策服務上。會計信息化使得會計的管理職能有了發揮的舞臺,因此,在會計信息化條件下,由于信息處理手段的現代化,信息傳遞的方便和簡潔化,信息管理與分析的迫切化,更加強調會計人員的管理職能。
(二)對會計人員的知識結構有了新的要求。
會計信息化要求會計人員的知識結構不能只局限本專業,而是既要有一定的深度,又要有一定的廣度。會計人員的知識結構好比金字塔,塔尖部分是專業學科知識,塔的中間部分是專業學科的基礎知識,塔的下半部分是應用專業性知識所需的其他知識。具體來講,會計信息化條件下會計人員需要掌握更豐富的常規知識、信息技術知識、專業知識和相關知識。
1.常規知識。
信息化條件下會計人員應不斷學習,并掌握以下基本知識:
(1)數學特別是高等數學的一些基本概念。
(2)外語知識。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的逐步形成和會計國際化趨勢的加強,會計在真正為新世紀充當“國際通用的商業語言”的同時,迫切要求財務人員精通一門以上的外國語言。
(3)社會科學的基本知識。信息技術的發達,推動著世界經濟一體化,公司要在不同文化、法律環境和經濟、政治系統里有效運作,就要求處于企業管理核心地位的會計人員,不僅要熟悉本國的法律、法規、歷史,還應了解其他相關國家的法律、法規、政策、風土人情等。
(4)現代管理知識等。如經濟學、統計學、管理學等方面的知識,掌握應用系統分析、矩陣分析方法等現代管理方法。
2.信息技術知識。
在知識經濟時代,利用信息技術進行財務分析、財務決策會給所在企業帶來及時可靠的經濟信息,從而有利于實現企業利潤最大化的目標。因此,會計人員必須具備熟練的計算機操作技能和掌握數據庫、網絡技術等一系列新技術、新知識,以提高自身的業務素質。特別是信息化條件下,網絡技術的革命帶來企業管理、營銷方式、財務管理的革命,尤其是電子商務的出現直接影響了會計信息的處理和披露,同時也改變了人們的辦公方式,財務軟件向網絡化、管理型發展,迫切需要會計人員掌握必要的網絡和應用軟件知識。
3.專業知識。
專業知識是會計人員素質的特質,是職業判斷能力的基礎,也是會計人員應具備的最起碼的從業知識,主要包括會計基礎、財務管理、相關行業的會計理論以及行業財務制度、管理會計和會計電算化等。會計電算化顯得尤為重要,是減輕會計工作量,提高會計工作效率的保證,也是會計信息化的前提。但講到專業知識,不能只滿足于本國的、本企業的一些會計理論和實踐,在新經濟形勢下還應該對其他國家的財務制度、具體會計準則進行學習和探討,對中外的會計理論和實踐進行比較、借鑒,更好地應用專業知識,為我國會計事業服務。
4.相關知識。
會計人員除了具有專業知識以外,還必須具備與會計工作有密切關系的財政、稅收、金融等相關知識,這是會計人員提高職業判斷能力的必要條件。
(三)會計人員需要具備綜合能力。
在知識經濟環境下,由于生產的知識化、資產的無形化和全球經濟一體化,對會計人員的分析、判斷、控制和決擇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隨著會計工作中不確定因素的增多,業務處理的多樣化,處理難度的增加,以及會計管理職能的增強,信息環境下的會計人員不能再僅僅是死記硬背準則和制度,而要有遠見,具備分析、判斷、交流等能力。因此,在會計信息化環境下需要會計人員具備綜合能力,主要體現在:觀察能力、操作能力、學習能力、記憶能力、思維能力、管理能力、想象能力、交流能力、智力與人際關系等多方面。
(四)會計人員需要具備良好的政策觀念、法制觀念和職業道德素質。
會計人員應該對相關政策有所了解并且要形成一種意識,比如《會計法》、《企業會計制度》、相關稅收制度,再加上我國剛剛加入WTO,那些與外商打交道的企業還應熟知國際慣例,及時掌握政策信息,了解經濟動態。會計職業道德是一般社會道德在其職業生活中的特殊要求,同時帶有明顯的行業特征,主要包括:愛崗敬業、誠實守信、辦事公道、服務群眾、奉獻社會等。會計信息化條件下,先進的會計技術既能提高會計工作效率,同時也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特別是近些年來利用計算機進行犯罪的案件時有發生,因此,要教育廣大的會計人員加強自身的職業道德修養,增強法制觀念,決不可利用先進的技術進行違法犯罪行為。二、提高會計人員素質的途徑
處于信息環境中的會計人員必須具備終生學習的能力。隨著知識更新速度的加快,會計人員知識結構的不斷調整,會計管理職能的不斷深化,以及我國會計改革的逐漸深入,會計人員的知識更新與補充不論是對于會計職業的發展,還是對于會計人員個人的發展都日趨迫切。會計人員應該從以下幾方面著手,通過多種學習途徑,不斷完善自我。
(一)樹立創新意識和終身學習的理念,提高專業素質和自身素質。
在會計信息化過程中,財會人員的知識結構必須從傳統的會計轉向計算機網絡會計,能編制財務預算,對系統所產生的數據進行加工和對子系統進行設計,設計管理決策所用的各種內部報表,審查管理方案,編制稅單和外部用戶所需的信息報告,善于解析和拓展系統輸出的信息并用于重要的決策,利用計算機程序和系統的數據庫來編制外部用戶所需的財務報告,為企業高層管理人員提供各種信息咨詢等。網絡經濟時代的財會人員應該精通會計、審計、財務管理理論與方法,熟悉企業經營管理的全過程以及與企業經營管理有關的法律規范,具有扎實的理論基礎和實踐技能。
面對網絡技術帶來的許多新知識和新的會計準則、制度的頒布,財會人員必須更新觀念,努力做好自身職能的轉化工作,學習大量新的專業知識,努力向參與管理、參與經營決策方面轉化;進行事前預測、事中控制和監督,為領導經營決策當好參謀。可以說,在網絡時代,能否熟練地掌握這些財會專業所必需的新知識,將成為衡量一名財會人員是否稱職的重要標志,只有及時更新知識庫,才能適應社會的發展和需求。
(二)培養利用網絡技術熟練進行業務處理的能力。
在計算機網絡化的環境下,會計人員作為重要的信息用戶,由于對數據的真實、可靠性方面及內控制度比較熟悉,將會參與計算機信息系統的設計,這就要求財會人員必須學習和研究計算機化的信息系統,不僅應該熟悉計算機網絡會計的一般知識,而且應該懂得計算機網絡會計的分析與設計技術。會計要與國際接軌,必須實現網絡化。網絡財務模式下,財會人員既是會計信息系統的使用者,同時也是系統的維護者。管理信息系統是一個人機系統,人居于主導地位,因此,管理信息系統再好,財務人員的素質跟不上,只能造成資源的浪費。所以,必須提高財會管理人員的素質,讓財會管理人員具備與管理信息系統相適應的思想觀念和熟練的計算機操作技能以及數據庫、網絡技術及計算機軟件設計、操作等一系列新技術和新知識。作為財會人員,學會一門編程語言并掌握其設計方法是很必要的。在互聯網或局域網的使用方面,更是應特別注意加強學習和訓練,掌握其常規使用方法,如電子郵件的編輯、收發,常用網址中相關信息的搜尋和檢索,專業網頁、WEB的設計與維護,相關文獻的上傳、下載等等。Internet為會計信息使用者提供方便的同時,也給財會人員提出了一個很嚴峻的問題,那就是要預防黑客及病毒的侵襲,財務工作的特殊性質決定了對其應有較高的安全要求,因此還要有專職的財會人員進行系統維護,以保證系統安全、高效運行。
(三)提高英語水平,增強與國際同行交流和溝通的能力,適應企業國際化發展需要。
中國加入WTO,要求會計人員具備較高的外語聽、說、寫能力。據國際上有關權威機構統計:互聯網信息量中,有93%是以英文發布的,常見的網頁設計及一般程序也以英語為基礎。在網絡時代,傳統的商品交易將發展成以電子媒介為基礎的電子商務,網上交易將成為時發表展的趨勢。企業的財會人員很可能因此被賦予了除算賬、管賬等傳統職能之外的許多邊緣職能,如參與商品交易前期的商業談判,重要合同條款的審定,網上支付款項、電子貨幣的監控與確認。或許這些交易的對象是從未謀面的異國商業伙伴,根據通常的習慣,作為溝通和交流的語言一般都是英語。在經濟發展全球化的今天,商品交易日益國際化,充斥著大量外語的商業信函、重要合同文本、往來憑證等,支付手段也存在于國際交往之間,更何況在以英語為支撐語言而形成的網絡時代,是否懂一點英語已成為衡量一名財會管理者是否合格的標準之一。
(四)培養會計人員良好的職業道德、自律性和敬業精神。
網絡時代下,財會人員要面對各種數據并對其進行處理,而這些數據都是反映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具有實際價值的數據。因此,要求財會人員必須保證數據的合法安全,并具有良好的自律意識、法律意識和職業道德,保證自身不會危害企業經濟信息的安全。職業道德是財會人員從事財務會計活動應遵循的行為準則,它要求財會人員應具有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具有健康的人格和社會責任感,有強烈的責任心、敬業精神以及開拓進取的事業心和人生態度。財會人員必須具有客觀公正的態度,以客觀事實為依據,實事求是,向信息使用者提供客觀、真實、準確、可靠的會計信息,不可調節、隱瞞、遺漏,避免提供偏頗的信息,損害他人的利益。必須廉潔自律、堅持原則、秉公辦事,不濫用職權,不利用職務之便謀取私利、貪污犯罪、營私舞弊。必須遵紀守法,依法履行職責,維護財經紀律,敢于抵制、糾正、揭露違法亂紀行為,保護國家和公眾的利益。必須敬業愛崗,熱愛本職工作,盡職盡責,加強管理,提高服務質量。
(五)加大會計教育的改革和發展力度。
美國會計教育改革委員會一號公告中指出:“會計教育的目的不在訓練學生畢業時既成為一名專業人員,而在培養他們未來成為一個專業人員應有的素質”,點出了教育與培養高素質人才的必然聯系。
1.深化高等院校會計教學的改革。
大中專院校財會專業的教學是會計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適應網絡會計發展的要求,我們要深化高等院校會計教學的改革。針對網絡環境對會計人員提出的需求,結合現階段我國會計教育的現實情況,我們認為網絡環境下,我國的高等會計教育應在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改革:
(1)會計教育環境。適應市場經濟要求,充分建立會計職業界和會計教育界的聯系機制。
(2)會計教育目標。培養能熟練應用信息技術,具有扎實的會計專業知識和廣博的相關知識,并且具有創新能力的管理型的會計人才。
(3)會計學科體系。符合會計教育目標,層次分明,系統全面。
(4)會計教育的層次。會計人才的培養要從專科、本科、碩士、博士幾個層次來進行,并合理對各教育層次目標進行定位。
(5)師資隊伍。建立一種機制來有效吸引高學歷、高學識、高素質的人才從事會計教師職業,培養一支業務過硬、高素質的師資隊伍。
(6)教學手段。采用多媒體、網絡技術進行開放式的教學,使學生接受到更多、更新的知識,豐富和擴大學生的專業知識面,建立合理的知識結構。
(7)課程設置。會計教育課程的設置應覆蓋常規知識、信息技術知識、商務知識及會計、審計專業知識。
(8)教學內容。在完善的課程體系的基礎上,確定培養適應信息環境的人才教學內容。
(9)教學方法。改變以單一的“填鴨式”的課堂講授方式,采用“啟發式”教學和案例教學方法。
(10)會計實踐教學。可通過在實驗室封閉實習的方式進行,也可通過與會計職業界業已建立的聯系機制到會計師事務所、企業等實業界實習。
(11)考核方式。考評內容要全面,考評的范圍要廣泛,考評的方法要多樣化,應該以用人單位為導向等。
2.加強對在職會計人員的后續教育。
所謂后續教育是指對正從事會計工作和已取得或受聘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職稱)的會計人員進行以提高政治思想素質、業務能力和職業道德水平為目標,使之更好地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要求的培訓、再教育,這是會計隊伍建設的重要內容。
會計信息化條件下,要求會計繼續教育的內容和方法要適應新形勢的變化。
(1)在會計繼續教育的內容上,要求會計人員具有較高的綜合能力和素質,而不是簡單地進行知識的更新。要具有較強的時局洞悉力,合理的知識結構和高尚的職業道德。
(2)在會計繼續教育的形式上,應以自學為主,培訓為輔,以專門培訓為主,其他學習形式為輔,并進行定期考核,使會計人員為適應崗位要求而主動掌握新的會計理論和方法,自覺遵守會計職業道德,為公眾提供真實可靠的會計信息。
(3)在會計繼續教育的手段上,利用知識經濟時代的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采用現代遠程繼續教育手段,使會計人員的終身職業教育成為可能。
國家有關領導曾給我們提出了“不做假賬”四字要求,也給我們會計人員提出了殷切希望,我相信通過會計人員自身和社會外界的共同努力,高素質的會計人員將發揮更大的作用,為我國的會計工作做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楊周南。計算機信息處理環境對會計理論與實務的影響及對策研究[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2
[2]王煙軍。新編會計電算化教程[M].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00
[3]殷國濱。淺談新經濟下的會計人員素質[J].現代會計,20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