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從管理會計的主體及目標上看,傳統管理會計注重本企業短期利益的最大化,而戰略管理會計注重企業的長遠目標及整體利益的最大化。
傳統管理會計所注重的只是單個企業在有限的期間內的發展,它提供的信息主要是對企業內部經營決策及經營管理發揮作用。傳統管理會計注重營運資本的控制,它對投資方案的評價僅限于從財務效益的角度展開,企業經營業績也只表現在當期的利潤上,只注重追求企業短期利潤的最大化。而實際上,當企業間的競爭上升為全局性的戰略競爭時,追求長遠目標、搶占市場份額已成為企業刻不容緩的奮斗目標。戰略管理會計注重企業長遠發展,重視市場開發、新產品開發及新產品定位等。它主要服務于企業的長期戰略計劃,追求企業長久的競爭優勢,立足長遠目標,不斷擴大市場份額,從長遠利益角度來分析、評價企業資本投資。站在戰略的高度,企業投資開始傾向于以智力投資為主,在人力資源、科技開發、新產品開發等方面多投入資金,以求保持企業長久的競爭力。這樣,在戰略管理會計中,對企業投資方案的評價不再僅局限于財務效益指標,而必須同時考慮非財務效益方面的指標,如引進人才的未來效益、引進高新技術的未來效益及新產品的市場份額等;投資決策不僅要采用定量分析法,還要輔之以定性分析法。戰略管理會計應用于企業集團作戰,則注重全局利益,它的信息分析完全基于整體利益考慮。為了長遠利益,它會考慮放棄短期利益;為了顧全整體利益,它甚至會放棄某個成員企業的利益。企業的經營成果不僅要反映在利潤指標上,還要反映在企業價值的增加上。相比之下,戰略管理會計注重長遠性、整體利益的最大化以及具有超前性等特征。
(三)從管理會計的研究對象上看,傳統管理會計研究的是單一的財務信息,而戰略管理會計研究的則是與戰略管理相關的多樣化信息。
傳統管理會計研究的是財務信息,而忽視了非財務信息對企業的影響。然而,外界環境及企業內部管理體系的變化會帶來對管理會計信息需求的變化。首先,企業外界環境的變化如市場競爭、經營戰略、信息加工技術變化等,會引發企業組織機構的變化。而這又必然導致管理會計研究對象及內容發生相應變化,這種變化表現在:一方面,財務信息的種類將發生變化;另一方面,非財務信息的需求也將大幅上升,如產品更新換代信息、知識產權、市場競爭信息及市場戰略規劃等。
戰略管理會計根據外界環境及企業戰略管理的需要,從企業內外廣泛收集、加工、運用各種相關信息,將信息范圍擴展到與企業戰略決策相關的所有信息,其中包括財務的與非財務的,數量的與質量的,經濟的與非經濟的,物質層面的與非物質層面的,以至有關天時、地利、人和等方面的信息。這些信息有的來源于企業內部的財務、市場、技術、人事等部門,有的則來自企業以外的政府機關、金融機構及大眾媒體等。
傳統管理會計由于其研究的只是財務信息,而忽視其他信息,故它是不完整的、不充分的。尤其在競爭日趨激烈的大市場中,傳統管理會計所運用的信息很容易使企業在決策中失誤,喪失競爭力。戰略管理會計充分收集、分析、運用了與企業戰略管理相關的所有信息,而不再局限于財務信息,從而使得企業能充分做到知己知彼,最終作出正確的戰略決策,對保持甚至增強市場競爭力大有益處。
(四)從管理會計應用的方法來看,傳統管理會計的方法是非常有限的,僅限于對財務指標的計算,而戰略管理會計則是在此基礎上從多方位、多角度來進行綜合分析和研究,其應用方法是多元化的。
傳統管理會計是建立在傳統的經濟管理體制基礎上的,其目的是滿足企業經營管理的需要,其內向型的管理及信息來源、種類的單一性又決定了傳統管理會計應用方法的單一。傳統管理會計的應用方法主要是對財務指標的計算,具體應用更多地體現在它的基本職能中,如預測分析、決策分析、預算編制、控制、業績評價及考核方法等。
戰略管理會計是企業經營戰略的產物,為適應外界環境及企業組織機構的變化,其應用方法
較傳統管理會計有很大變化。第一,由于科技信息時代無形資產占企業資產的比重較高,企業資產的核算開始逐步將重點轉移到無形資產;第二,隨著制造業比重的下降,開始對原有成本計算方法及成本管理方法進行改進,引進作業成本法,并實行作業管理;第三,為比較、分析與同行業競爭對手的競爭優勢,采用價值鏈分析法,或其他的分析方法,如對手分析法、矩陣定位分析法、環境分析法等;第四,為更好地適應企業分權管理模式,實行目標成本管理、非財務指標的業績評價及分層激勵機制等;第五,戰略管理會計還要結合生命周期分析法、動因分析法、產品組合矩陣法等多種方法,為企業戰略管理提供全面、充分的信息。
戰略管理會計在處理信息方法上的多元化,有助于企業管理層在更廣泛、更深刻的層面上掌握信息,從而可以綜合研究、全面分析,做出正確的戰略性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