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當代經濟管理環境變化對管理會計的挑戰
管理會計是適應市場經濟競爭、滿足經濟組織內部經營管理需要,逐步從傳統會計中獨立出來和發展起來的現代會計的一個分支。在以股份制為特征的新的資本組織形式出現以后,管理作為一門科學已被人們所普遍重視,并且隨著管理環境的變遷而得到迅速發展。與管理緊密相聯系的管理會計,也伴隨著管理思想與管理方法的變遷,在20 世紀從無到有進而得到長足的發展。
當人類步入21 世紀之時,經濟管理環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世界經濟一體化和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使西方社會的經濟關系和經濟結構也發生了重大變化,導致管理科學和管理實踐的深刻變革。目前西方企業的經營管理活動及其環境主要呈現出以下五個特征:①產品生命周期變得愈來愈短。②顧客多樣化需求使得企業生產方式發生變化。③企業管理理念從短期理性型轉向長期戰略型。④企業管理方式從職能式管理轉向集成式管理。⑤企業組織模式從縱向層次結構轉向橫向網絡結構。
由于企業經營管理環境的變遷、管理思想的發展、管理方法與技術的變革,使得傳統的管理會計信息系統呈現出諸多缺陷,集中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成本形成的重心前移,使現行成本會計信息出現“時滯”。有資料表明,制造企業產品75 %的成本因素在產品研究與發展階段即已確定,只注重生產過程成本控制和核算的現行會計信息系統已無法有效地進行成本控制,成本信息由于“時滯”而失效。
2、現行財務會計信息系統難以滿足眾多目標要求。現行會計信息系統是建立在歷史成本和權責發生制等原則為基礎的財務報表準則上的,不能很好地滿足企業過程控制的“過程信息質量要求”和戰略管理的“長期戰略信息質量要求”。現行會計信息系統不能很好地滿足決策有效性目標。
3、現行會計信息系統建立的基準點是“短期的”(一個月到一年) .它反映的是企業短期的收益、成本,將固定成本簡單地作短期的期間化處理,淹沒了企業大量的長期性和戰略性的重要信息,使企業各項活動績效難以真正體現。
4、現行管理會計具有“好量疏質”、“容忍缺陷”、“忽視顧客”等缺陷,與現代管理理念相抵觸。標準成本制度和定額成本制度是建立在允許有一定缺陷和差異基礎上的,這無疑與“無缺陷”的管理潮流相抵觸。此外,現行管理會計信息忽視了對質量管理水平和顧客滿意度的反映。
5、現行管理會計視野狹窄,僅考慮財務系統的局部最優,而忽略了企業整體目標。由于市場國際化和消費主導化,使企業必須考慮產品上市速度、服務、質量、成本等多個指標的綜合,現行管理會計僅注重成本單項指標,容易使管理人員行為短期化。
二、西方管理會計為迎接挑戰所發生的新變化
面對上述現行管理會計的缺陷,西方管理會計理論界與實務界都提出要對管理會計進行改革,當前形成兩大基本派別:一派是所謂的“經典管理會計學派”,主張以成本管理為主線,保持會計的基本特征,在傳統的基礎上穩步進行管理會計改革;另一派是“革新管理會計學派”,主張摒棄傳統管理會計體系,進行全方位的創新,注重學科間的交叉與滲透。并主張運用各種數學工具和計算機手段,建立數學模型來改進管理會計方法和技術。由于兩派之間基本觀點迥異,長期存在著激烈的爭論。前者認為后者理論脫離實際,運用復雜的數學模型是繁瑣哲學,解決不了實際問題,無法讓實際管理會計人員所接受;而后者則認為前者思路狹窄,觀念落后,其研究范圍具有局限性,沒有融入到現代管理理念和方法中去,不能為具有現代管理思想的企業家所接受。盡管上述兩派之爭孰是孰非至今尚無定論,然而現代西方管理會計變革已出現了以下幾個方面的發展趨勢:
1、管理會計方法的改進與創新。管理會計與新的管理方法、先進的制造技術和信息技術更加緊密地聯系在一起。企業在運轉過程中主要有信息流、物流、資金流、價值流和工作流。它們相互依存、相互影響。這五種流與企業會計信息都存在著密切的聯系。由于會計信息的綜合性、全面性和連續性特征,決定了它在各種流中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是工程技術、管理方法、人
力資源等要素集成的“粘合劑”。當前西方企業界出現的資源計劃、物資供應和生產計劃、計算機集成制造、供應鏈管理等新方法,都是會計與其他學科相結合的產物。
2、管理會計目標、任務的深化與延伸。管理會計的基本目標、內容和方法已經發生變化。由于管理環境變化,要求管理會計系統不僅提供管理過程的“實時”信息,還要提供“長期戰略”信息;不僅提供“成本”信息,還要提供“質量”、“服務”、“交貨時間”信息;不僅提供短期的和歷史的“財務信息”,還要提供長期的、未來的“非財務信息”。而這一切都需要傳統管理會計目標發生轉變,由原來以“成本”為中心,轉變為以“增值”為中心。同時,管理會計的內容和方法都要發生相應改變,當前對作業會計、戰略管理會計、平衡業績卡等的研究和應用揭示了這種發展要求。
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