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ttp://www.crifs.org.cn 2008年6月11日 潘迎喜
摘要: 本文通過揭示和深入分析縣級預算單位財務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提出了加強財務管理工作的建議和措施。
近些年來, 隨著部門預算、國庫集中支付和政府采購制度等多項財政改革的深入, 縣級預算部門的財務管理工作得以不斷規范, 但是受多種因素影響, 實際工作中尚存在一些影響改革進程的問題, 亟待加以解決。
一、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剖析
( 一) 會計基礎工作比較薄弱
1、賬簿設置不規范。存在著有總賬無明細賬; 有明細賬無總賬, 或兩賬相互替代現象, 有的甚至以表代賬。
2、會計科目設置使用不正確。突出體現在: 對政府收支分類改革后會計制度的調整理解不深刻, 在設置支出明細賬時, 沒有按照支出功能分類科目和支出經濟分類科目逐級設置, 有的甚至不按支出功能分類設置, 而直接按支出經濟分類設置明細賬; 對會計科目和預算科目的含義理解不夠準確, 在填制記賬憑證和進行財務處理時經常出現混用現象。
3、票據管理不規范。許多部門沒有建立規范的票據領取、使用和核銷制度, 不能按規定使用財政部門監制的票據, 甚至還存在使用自制票據或過期、作廢票據問題。
4、財務會計報告不完整。普遍存在著不報送會計報表附注和財務情況說明書問題, 致使諸如資產賬實是否相符, 構成是否合理, 固定資產使用、保管是否得當, 負債構成情況, 資產負債率等部門基本會計信息無法直接獲取。
( 二) 內部制約機制有待加強。目前, 許多部門沒有建立起規范的內部財務監管制度, 普遍存在會計崗位職責不清,“一人多崗”問題。尤其是對部門主要領導授權過大, 缺乏必要的監督制約機制, 對部門重大財務事項很少經過科學論證, 再由集體審議做出決策, 致使財政資金安全存在很大的風險隱患。
( 三) 違反財經紀律的行為屢禁不止, 主要體現在:
1、部門預算的科學性、法律約束作用得不到根本保證。許多部門在編制預算時對收支項目預測不準確, 造成預算的可執行性很差, 執行過程中調整追加頻繁; 同時受行政干預和監管職能弱化的影響, 許多資金不能按照預算安排的用途正確使用, 擠占挪用專項資金的現象非常普遍, 部門預算的約束作用被嚴重弱化。
2、監管不到位, 許多改革措施難以貫徹實施。受部門利益驅使, 許多部門在執行預算過程中, 不能嚴格遵守“收支兩條線”和“收入征繳制度”改革要求規范收入管理工作, 造成組織收入不能按年初預算和時間進度均衡入庫, 一些應繳財政專戶資金直接用于日常開支,“坐收坐支”等違紀問題屢禁不止。財務收支唯領導意志而行, 開支的隨意性很大, 對票據審核不嚴格, 白條入賬和抵庫問題時有發生。
( 四) 國有資產監管制度不健全。現實工作中, 不少預算部門沒有單獨設置固定資產賬, 購置固定資產入賬不及時甚至不入賬; 變賣和處置固定資產不報批, 所得收入不納入財政管理, 由部門隨意支配, 國有資產流失問題非常嚴重。
存在上述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歸納起來有以下兩點:
1、財政部門忽視對預算部門財務管理工作的指導, 對此項工作的重視程度不夠。隨著部門預算、國庫集中收付制度改革的推進, 財政部門各相關科室沒有相應建立必要的協調機制, 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工作只是流于形式, 未能及時跟上改革發展的需要,致使預算部門對于規范財務管理工作缺乏統一的參照標準。
2、思想認識不到位, 依法理財觀念不強, 突出體現在:
( 1) 一些部門領導或會計人員對《預算法》和《會計法》的相關規定知之甚少, 對財會工作缺乏必要的了解, 對推進部門預算、國庫集中收付等改革制度積極性不高, 加強部門財務管理工作得不到足夠重視。
( 2) 人員業務素質低, 流動頻繁, 沒有形成一只愛崗敬業, 具有良好職業道德素質而且穩定的會計人員隊伍, 致使財務收支行為唯領導意志而行, 開支的隨意性很大, 違反財經紀律的現象屢禁不止。
二、加強部門財務管理工作的建議和措施
( 一) 創新舉措, 促進會計基礎工作逐步趨向規范
1、統一對規范會計基礎工作的領導。縣級財政部門應按照股室職責分工, 將涉及部門財務管理調整方面的職權, 劃歸會計( 科) 股掌握, 統一形成規范的制度文件, 充分利用每年舉辦的會計繼續教育活動, 盡快被廣大會計人員熟知應用。
2、普及會計電算化。縣級財政部門要加強財會人員以計算機應用為主的信息技術培訓, 普及會計電算化, 并以此為契機規范會計科目設置和賬務管理工作, 健全會計報表編報制度。
( 二) 完善部門內部監督制度, 有效防范了財政資金管理風險。筆者認為主要應從以下幾方面進行: 強化崗位分工控制, 確保不相容職務相互分離; 確立授權批準控制, 嚴格遵循授權范圍和權限, 重大會計事項建立集體審批制度; 加強會計系統控制, 制定符合單位的會計制度和崗位責任制等; 完善財產清查控制, 采取定期盤點的措施確保資產的安全完整; 建立內部報告控制, 及時全面地反映經濟活動情況; 采納電子信息技術控制, 加強電子信息系統的開發和維護, 盡量減少人為操縱因素的影響; 同時建立內部審計機構, 確實履行職責, 經常對內部控制制度執行情況進行評價, 及時發現存在的問題, 制定改進措施。
( 三) 深化部門預算、國庫集中收付和政府采購制度改革。首先, 縣級財政部門應按照改革要求, 督促預算部門在細化預算編制的基礎上, 提高預算的前瞻性、科學性和可執行性, 切實增強部門預算的法律約束作用; 其次, 深化國庫集中收付和政府采購制度改革, 縣財政支付中心應嚴格審查支出項目的真實性, 加強對用款單位的事后監督, 有效杜絕擠占、挪用專項資金等違紀問題的發生, 防范財政資金運行風險; 最后, 積極推進和落實“ 收支兩條線”和“ 票款分離”管理制度, 明確對非稅收入、預算外資金“國家所有, 財政統一分配和使用”基本原則, 實現綜合財政預算管理目標, 有效遏制亂收費行為發生, 實現依法治費目標。
( 四) 加強國有資產管理, 有效防止浪費流失。財政部門做為
國有資產的管理部門要建立完善的國有資產管理制度, 加強對預算部門國有資產的監督管理。部門應建立嚴格的財產物資的采購、驗收、領發、保管、盤點和清查制度, 確保國有資產安全; 通過全面的資產清查工作, 對所屬固定資產重新進行造冊登記, 做到賬賬相符、賬實相符, 明確專人進行專賬管理, 加強日常監管, 定期不定期進行清查盤點, 防止國有資產流失。
( 五) 加強業務培訓, 樹立依法理財的思想意識。通過多種形式的業務培訓, 全面提高會計人員整體素質, 從而更好地適應新形勢下各項財政改革發展的需要。當前, 提高職業道德素質尤為重要, 財務人員在做好部門領導參謀助手的同時, 要敢于堅持原則, 堅決抵制不合理、不合法的財務收支行為, 努力營造科學理財、依法理財和民主理財的良好氛圍, 做一名愛崗敬業、堅持原則和誠實守信的會計工作者。
文章來源:現代經濟 (責任編輯: X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