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前環境下,企業應對發展做出長遠考慮,逐步提高自身的資本有機構成,走持續發展道路
此次增值稅轉型改革直接推動了我國增值稅由生產型向消費性轉變,其目的無疑是為廣大企業減負,拉動國內市場需求,創造公平市場秩序,推動經濟繁榮。消費性增值稅的實施將極大地降低企業的投資成本和經營成本,使注重提升自身資本有機構成和加大科技投入的企業從中獲利并得到長遠的發展,而勞動和生產要素密集型企業將無法享受此項優惠,并在長期的競爭中逐漸被淘汰。
一、新舊增值稅制的差異
本次增值稅改革的實質是將我國一直采用的生產型增值稅轉型為新的消費型增值稅,從稅收方面減少企業的負擔,加大企業資本投入的積極性,提升企業資本密集程度和產品競爭力。此次新增值稅條例和原增值稅的規定相比有五個方面的差異:一是允許抵扣固定資產進項稅額。修訂前的增值稅條例規定,購進固定資產的進項稅額不得從銷項稅額中抵扣,即實行生產型增值稅,這樣企業購進機器設備稅負比較重。為減輕企業負擔,修訂后的增值稅條例刪除了有關不得抵扣購進固定資產進項稅額的規定,允許納稅人抵扣購進固定資產的進項稅額,實現增值稅由生產型向消費型的轉換。
二是為堵塞轉型可能帶來的一些稅收漏洞,修訂后的增值稅條例規定,與企業技術更新無關且容易混為個人消費的自用消費品(如小汽車、游艇等)所含的進項稅額,不得予以抵扣。
三是降低小規模納稅人的征收率。修訂前的增值稅條例規定,小規模納稅人的征收率為6%.根據條例的規定,經國務院批準,從1998年起已經將小規模納稅人劃分為工業和商業兩類,征收率分別為6%和4%.考慮到增值稅轉型改革后,一般納稅人的增值稅負擔水平總體降低,為了平衡小規模納稅人與一般納稅人之間的稅負水平,促進中小企業的發展和擴大就業,應當降低小規模納稅人的征收率。同時考慮到現實經濟活動中,小規模納稅人混業經營十分普遍,實際征管中難以明確劃分工業和商業小規模納稅人,因此修訂后的增值稅條例對小規模納稅人不再設置工業和商業兩檔征收率,將征收率統一降至3%.四是將一些現行增值稅政策體現到修訂后的條例中。
主要是補充了有關農產品和運輸費用扣除率、對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進行資格認定等規定,取消了已不再執行的對來料加工、來料裝配和補償貿易所需進口設備的免稅規定。
五是根據稅收征管實踐,為了方便納稅人納稅申報,提高納稅服務水平,緩解征收大廳的申報壓力,將納稅申報期限從10日延長至15日,納稅人進口貨物的納稅時間,由7日調至14日。明確了對境外納稅人如何確定扣繳義務人、扣繳義務發生時間、扣繳地點和扣繳期限的規定。
二、新增值稅條例對企業的影響
新增值稅條例與舊的增值稅規定相比,拓寬了增值稅征收的范圍,降低了大部分企業的增值稅稅率,加強了對企業增值稅的監管,其中最重要、也是對企業影響最為大的就是允許企業抵扣固定資產進項稅額。新增值稅條例的實施,將從戰略發展、財務狀況、財務工作以及人力資源等各個方面給企業造成影響。
新增值稅改革將造成增值稅的納稅額和企業的投資額正相關,投資多的企業其享受的納稅抵扣額也越多,這就要求企業在發展過程中以及制定戰略決策時注重提高資本投資,走可持續發展道路。在這種情況下,不注重提高資本有機構成、固定資產投入少的那些勞動和生產資料密集型企業將難以獲得此項稅收的優惠。從長期來看,資本密集型企業可以通過逐步加大固定資產投資來提升自身技術水平,增加產品的技術含量,降低產品的生產成本,達到提高產品市場競爭力的目的;而資本投入少的企業,其產品成本難以下降,且通過長期發展,其產品的技術附加值將無法與資本密集型企業相比,最終將被市場淘汰出局。
新增值稅條例實施將明顯改善企業業績,尤其是資本密集型企業的業績。首先,此次增值稅改革將商業和工業企業的增值稅率由原來的4%和6%統一下調至3%,使工業和商業企業在稅負上有所降低。其次,增值稅暫行條例還允許企業抵扣固定資產進項稅額,這一規定使企業因購買固定資產所須交納的增值稅額大大減少。以原增值稅制度下的設備類固定資產成本為比較基準,假設所購設備執行基本稅率17%,那么從會計分錄中可推算出,消費型增值稅制度下固定資產成本的降低幅度為:17%/(1+17%)=15.54%.也就是說,這部分比例像存貨一樣,可以作為進項抵扣,而不包括在固定資產的成本當中,所以相應地,這部分比例將不用計提折舊,從而給企業每期的設備折舊也相應地降低15.54%,設備折舊的降低導致公司當期主營業務成本的降低,從而提高當期的主營業務利潤。再次,應交增值稅額的降低同時,也會降低企業應交的城市維護建設稅和教育費附加,這又進一步降低了企業的營業成本。
新增值稅改革對企業財務工作的要求更加嚴格。新增值稅暫行條例第十六條規定:納稅人兼營免稅、減稅項目的,應當分別核算免稅、減稅項目的銷售額;未分別核算銷售額的,不得免稅、減稅。這一要求需要企業針對自身業務情況,在進行財務登記核算工作時必須嚴格按照不同所能享受的不同稅率對業務進行分類處理,否則將無法享受較低的增值稅。
另外,暫行條例還規定,為預防出現稅收漏洞,將與企業技術更新無關,且容易混為個人消費的應征消費稅的小汽車、摩托車和游艇排除在上述設備范圍之外。這也要求企業在進行財務處理時應分別生產用設備和公司其他非生產設備進行不同的核算處理方式。
增值稅暫行條例對企業人力資源方面的影響來自于兩個方面:一方面,新暫行條例的實行需要企業經過新舊增值稅制度轉換過程,這就要求企業財務稅務人員盡快熟悉新增值稅條例的內容和政策導向,而企業人力資源部門需要加大對企業員工的培訓,以便順利完成這一轉換。另一方面,由于新條例鼓勵企業投資,會造成企業擴大固定資產的投入力度,引發企業用機器代替人進行工作的沖動。因此,在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以后,一些企業很可能會精簡企業員工,由此會引發一些企業與員工的勞資合同糾紛,而這一現象會在勞動密集型企業中顯得尤為明顯。
三、企業應積極應對增值稅改革
增值稅改革將從根本上改變我國目前的產業結構,使各行業的格局發生巨大變化。此次改革無疑會給企業的經營、發展帶來很大影響,但是正面的影響遠遠大于負面影響。新增值稅條例的實施改變了以往內資與外資企業征稅不公平的情況,讓國內企業能夠充分參與到國際競爭的大環境中去。當前,我國企業應通過自身的努力順利完成增值稅轉型,充分把握這一千載難逢的機遇,通過以下幾個方面不斷提升自身綜合實力,盡快實現自身的轉型。
企業應根據自身情況,制定中長期發展規劃,注重對企業固定資產的更新換代,逐步提高產業資本有機構成。對于資本密集型行業,應通過投資引入高科技設備,加快企技術升級和設備升級,利用高科技手段加大自身的技術優勢,縮短和國際先進企業的差距;勞動密集型企業應逐步轉變發展觀念,在保證原有業務的基礎上加大設備投資、更新和替換原先技術水平低、效率低下的機器設備,逐步實現從主要依靠人力和資源耗費向依靠科技和管理轉變,進一步加大產品的科技附加值,提升產品競爭力。同時,企業應統籌國內國外資源和市場,進一步穩定國內業務,逐漸擴大國際業務。雖然當前國外消費能力有所下降,國內出口受阻,但是從長遠看來企業要做大做強必須敢于走出國門,參與國際競爭。
企業應進一步規范內部財務工作,完善增值稅納稅發票的收發、歸檔和審核制度,加強對增值稅相關財務資料、憑證的保存和審核力度,就條例規定享有不同稅收優惠的業務應分類、分人員進行統計入賬和核算管理。對企業內部的固定資產進行清查,根據暫行條例的要求,將生產性固定資產與非生產用固定資產進行區分,將生產用固定資產納入增值稅管理范圍,而非生產用納入消費稅管理范圍。
企業人力資源部門應在新增值稅條例實施之前提前對財務、稅務人員進行培訓,通過組織培訓課程和講座等多種形式幫助財務、稅務工作人員熟悉增值稅暫行條例的內容和具體操作,使其明確暫行條例對增值稅發票收發、保存及納稅申報的具體要求,以便順利完成稅制改革過渡。
增值稅暫行條例實行后,由于企業加大固定資產投資,可能出現裁員或精簡人員的情況。企業人力資源部門應提前做好安排,以免發生嚴重勞資合同糾紛。企業應對可能辭退的職工進行妥善安置,對有一定技術水平和業務能力的員工,可以通過加強培訓幫助其重新就業;對于與技術水平和學歷無法達到企業發展需要的員工,應充分做好職工心里工作,安置好其下崗后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