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引言
內部控制制度產生的基礎是管理生產和經營的需要,其在現代經濟發展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是現代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有效的內部控制能夠使企業不斷降低運營成本、增加對于優勢業務的投入,改善對于業務關鍵點的管理;同時,也能夠更好地適應經濟全球化和利用國際國內更多資源和市場。完整的、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是現代企業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企業由大到強的重要保證。建立健全國有企業內部控制將有助于企業經營者提高對于企業發展戰略的認識,增強對于關鍵業務的控制,降低企業經營成本和提高企業經濟效益,提高國有企業會計信息質量,使國有企業更好地利用資本市場資源,做大做強。建立有效的內部控制制度,是防范風險、提高經營管理效率和效果的重要措施,有利于提高國有企業核心競爭力,使國有企業的各項規章制度成為系統性、可操作性和包容性很強的內部管理制度。
二、完善國有企業內部控制的分析
?。ㄒ唬﹪泄烧贾鲗У匚欢渲黧w又缺位
在國有企業中,國有股占主導地位而實際上其主體又缺位,缺乏真正有動力的主體,其控制效率降低,控制風險大。部分國有企業內部控制機制,在實際運作中機構形同虛設,責任不明,難以形成有效制衡,缺乏相互制衡、監督、約束和激勵機制。在市場經濟環境下,國有企業面臨多種風險,尤其是對于所面臨的海外經營風險更缺乏足夠的認識,難以建立系統而有效的風險分析、研究、預警、危機處理等制度。國有企業各個部門單獨進行相關的風險評估工作,沒有系統化并提升到整個企業層面,形成各個部門間的風險信息共享,缺乏系統性、全局性。
?。ǘ┢髽I物資購銷存的管理制度松散
許多企業物資購銷存的管理制度松散,存貨采購、驗收、保管、運輸、付款等環節未能實施嚴格的職務分離,造成存貨的發出未按規定手續辦理,也未能及時與會計記錄進行核對,再加上經濟往來中審查稽核制度不夠完善,從而造成企業資產大量流失,財務信息及其質量嚴重失真。人為捏造會計事實、篡改會計數據,設置賬外賬,亂擠成本,隱瞞或虛報收入和利潤;資產不清,債務不實,使某些不合法或不合理的經濟業務僅僅因有關領導的同意便得到財務人員的支持通過,不行使財務監督權力。公司的法人治理結構尚不完善,使國有企業產權主體缺位、權責不清,導致所有者對經營者不能實施有效的控制。有效的監督檢查機制,是內部控制制度的實施和執行缺乏有效的監督檢查,更不用說是內審組織。在某些國有企業中,董事會下面沒有設立審計委員會,或者內審機構審計領域狹窄,缺乏獨立性和權威性。
?。ㄈ┰S多國有企業內部控制制度殘缺不全,不具有科學性和系統性
內部控制指導方面僅停留在理論層面,導致理解和執行的多樣性,財務業務數據分析不夠深入和具體。國有企業內部信息系統建設存在缺乏合理規劃,難以充分適應電子商務發展需要等問題,這些問題使得國有企業內部信息溝通層次過多,制約了企業提高創新能力。我國國有企業的信息系統總體控制能力較弱,人為操作容易造成錯誤及舞弊的發生,影響數據的真實性,由其生成的數據和報告可靠性不強。國有企業內部控制監督沒有與績效考核情況相結合,未能形成有效的投訴舉報渠道,沒有充分考慮到內部控制檢查的重要性,導致內部審計工作難做。
(四)我國國有企業內部控制制度普遍薄弱,企業領導層的內控意識嚴重缺乏
有的國有企業把內部控制制度只理解為各種規章制度的匯編及建立企業內部控制機制,在處理內控與管理、風險、發展的關系問題時,錯誤地使強化內部控制與發展和效益對立起來。企業會計人員的基本素質難以勝任內控要求。內部控制作用的有效發揮,需要行使控制職能的人員在心理上、技能上和行為方式上達到實施內部控制的基本要求。
三、加強國有企業內部控制建設的幾點建議
?。ㄒ唬┘訌妵衅髽I內部控制環境的建設
注重國有企業內部控制環境的建設,使構成企業內部控制環境的因素能有效地發揮其功能。完善企業法人治理制度、加強企業組織結構建設。國有企業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國企要加快建立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公司法人治理機制,整合監管力量,完善監管體系,使國有資產的利益真正得到保護。改善會計環境,有效的實施內部控制,健全財務監督體系。法律賦予會計人員的監督職責、職業道德要求與社會現實環境存在較大差距,加上現實會計核算環境及核算方法、體系上存在不足,使得會計內部監督很容易有名無實,要采取相應對策來保證會計內部監督制度的健全和實行。建立和落實財務監管工作的責任機制,改變傳統的財務會計管理模式,將財務機構與會計機構分設。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和國有企業體制改革進一步深化,國有企業面臨的經營風險和壓力也越來越大,要求國有企業必須加強內部控制,以防范和化解經營風險。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必須健全企業內部控制約束系統和保障機制,適應企業監管的要求,保證國企改革順利進行。否則,將會使企業蒙受巨大的損失,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就無法實現。企業信息與溝通系統直接影響著內部控制系統的運行效率。建立良好的信息與溝通系統,使管理者及時掌握企業的運營狀況,促進內部控制系統的有效運行。加強企業內部財務監管,實現企業約束機制、完善企業內部的控制制度,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需要。
?。ǘ┩晟茋衅髽I內部控制風險機制,強化內部控制措施
國有企業應將風險評估系統化,通過風險評估識別企業內部所有重要業務流程,不斷完善重要業務流程風險數據庫。通過利用各種風險分析技術,采取恰當的方法降低經營風險。國有企業應完善內部管理,推行計劃指標化管理,定期召開高層管理者參加的計劃審題會,把經營過程納入計劃軌道,著重加強物品采購、價格制定等經營關鍵點的控制。國有企業應選擇多種控制方法和內部控制措施,從授權審批、會計系統、財產保全等方面,加強內部控制。
?。ㄈ┘訌娦畔贤C制,健全內部審計機制
先進的信系統,可以極大地解決信息不對稱帶來的負面影響。國有企業安全生產、經營管理的信息化系統應強化企業經營者的內部控制意識,督促其不斷完善內部控制。結合國有企業實際情況,充分發揮內部監督作用,較好地彌補內部公司治理監督和約束機制的空缺。內部審計是監督內部控制其他各環節的主要力量,不僅能夠科學有效地監督和制約財產物資的采購、計量、驗收等各個環節,而且能夠有效糾正各種損失的發生。構提高內部審計的地位,確保其權威性和獨立性,隨時發現問題并及時解決和糾正,同時,構建強有力的外部監督系統,實現對國有企業內部控制的規范和監督。
?。ㄋ模┙⒖茖W的財務管理體系
國有企業財務人員的工資發放、績效考核由上級財務負責人考核,實行集中管理,統一委派管理,對上級財務負責人實行實線管理。公司的財務部門建立預算編制的單元,合理劃分財務內部職能。財務部門內部設置各級小組負責公司的財務管理,對企業的財務核算,財務制度的制定,資金管理、賬戶管理,投資、資產的管理,經營收入計劃、成本計劃和收入、成本的分析等進行控制管理。從保證企業資產安全完整和會計信息可靠著手,做好基礎工作,建立覆蓋生產、經營管理的財務管理體系,規范企業會計行為,保證會計資料真實、完整。
四、總結
在社會化大生產中, 國有企業的內部控制作為企業生產經營活動自我監督和自我制約的內在機制, 在企業中的重要性日益加重。國有企業經營規模越大,內控重要性也就越顯著。優化國有企業的內部控制制度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結合我國的實際國情,根據企業的特殊情況和出現的問題對相應的內部控制制度做出修正,建立新的內部控制度,不斷完善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建設。國有企業內控制度的建立和運行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企業所有人員的共同努力,完善我國國有企業內部控制制度。
( 經濟研究導刊, 阮金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