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熱線
400 180 8892
自新醫改實施以來,公立醫院面臨著日益深化的運營改革要求,實現精益管理和價值醫療的要求不斷加深和提速。同時國家對公立醫院的內部控制建設越來越重視。2020年12月國家衛生健康委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組織制定了《公立醫院內部控制管理辦法》(國衛財務發〔2020〕31號),2023年12月財政部 、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醫保局、國家中醫藥局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公立醫院內部控制建設的指導意見》的通知(財會〔2023〕31號)。河北省滄州中西醫結合醫院作為河北省內規模較大、服務能力較強、具有示范帶動作用的三級甲等中西醫結合醫院,在以醫保支付改革為標志的外部合法合規要求和內部提質增效的需求的“雙輪”驅動下,通過構造全院統一的一體化運營管理平臺(HRP),打破信息壁壘,將內部控制要求嵌入系統,兼顧效率提升和風險防控,促進醫院發展方式、運行模式的轉變,助力醫療業務和經濟業務逐步實現高度融合,推動醫院向高質量發展轉型。
一、內部控制下HRP系統建設的思路
內部控制下醫院運營管理系統(HRP)建設的主要思路是按照建立現代醫院管理制度的要求,規范各項業務和經濟管理流程,將醫院內部控制的相關要求嵌入到信息系統中,完善和提高預算
管理、收支管理、采購管理、資產管理、合同管理、基本建設管理、醫教研管理等,提升醫療質量和管理效能,實現“管理制度化,制度流程化,流程表單化,表單信息化”的要求,減少或消除人為操作因素,為醫院健康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二、內部控制下HRP系統建設主要內容
醫院秉著“頂層設計、整體規劃、分步實施,緊貼實際、急用先行、穩步推進”的原則,將HRP一體化建設項目,包括基礎開發平臺、財務核算、合同管理、全面預算管理、報銷管理、銀醫直連、物資管理、資產管理、成本管理、供應商管理平臺、專項經費管理、移動化應用等模塊,實行分步實施、有序推進,努力打造成滿足內控要求的多院區一體化、精細化、智能化的全院級運營管理平臺。
系統建設過程中注重挖掘數據潛力,根據管控的要求,通過確定數據顆粒度、規范數據信息、權限設置等手段,有效進行業務管控。同時根據內部控制規范,對存在內部控制的風險點及時進行整改,完善各項制度。
1.以全面預算為主線的一體化管理
項目建設前,醫院預算編制、審批、調整、執行、分析等流程的信息化程度較低,未實現全流程全方位預算管控。通過信息化系統的互聯互通,實現預算業務與報銷業務、物資業務、合同業務的一體化管理,同時修訂完善《醫院全面預算管理辦法》、《預算調整管理辦法》等一系列配套制度,確保了“無預算不支
出”的實現,真正發揮了全面預算管理工具的資源配置引導和監督作用。
2.科研經費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項目建設前,醫院無專項管理系統,業務和財務部門均通過手工進行專項管理,項目負責人難以有效了解項目具體進度和收支情況。通過專項管理系統的建設,實現從項目申報、立項、收支、過程、結題及成果的全生命周期管理,項目負責人可以實時了解項目進度和收支情況,實現專項管理的高度業財融合、信息共享、全員參與。同時修訂完善了《專項資金管理辦法》,進一步強化資金績效管理。
3.資產實物和價值的雙重管理
項目建設前,財務部門通過固定資產系統進行資產的價值管理,業務部門手工進行日常運維管理,無法對資產全生命周期進行畫像。通過資產管理系統的建設,實現了資產價值和使用價值的雙重管理,完善資產從計劃、論證、采購、驗收、使用、維護維修、到更新或報廢的全過程、全方位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實現業財制衡,以確保在整個生命周期內都能夠高效、安全地運行,同時實現資產的最大價值。醫院先后制定完善了《固定資產管理辦法》、《政府采購內控管理制度》等相關制度。
4.內控制度下的合同全流程管理
項目建設前,合同管理缺乏統一平臺,無法進行預算占用管理、記錄合同執行情況、進行合同監督和預警等。合同管理系統建設后,對合同管理權限進行恰當分配,將合同管理系統與預算管理系統、采購管理、往來和付款管理等系統互聯互通,實現全流程線上業務追溯鏈條。
5.物資的全過程閉環管理
耗材管理一直是醫院管理的難點,由于品種、規格繁多、周轉頻繁,對科室內部的管理水平和監管水平要求極高,如管理不到位很容易造成過期、過量積壓、進銷存不符等問題,造成醫療資源的浪費,不利于醫院運營管理。運用信息化以及物聯網等技術手段,對耗材采購、領用、計費進行全過程一體化管理,可實現對耗材的精細化、全程化、可視化管理,加強對耗材效期、批次、收費記錄等信息的監管,全過程透明可控,既保證質量與安全,又達到降本增效的目的,實現對高值材料的全過程追溯管理,低值耗材全生命周期管理。
6.以賬務處理為中心的一體化管理
項目建設前,大量手工記賬,發票查驗繁瑣,工作效率低。財務管理系統建設后,通過OCR識別技術,實現自動識別和提取報銷單據中的關鍵信息,自動校驗報銷單據的合規性,有效防止虛假報銷和違規操作,實現對報銷流程的實時監控和追溯,同時與預算、合同等模塊關聯,確保每一筆報銷都有據可查,為內部控制提供有力的數據支持。同時大幅提升了憑證自動生成率、財務報表上傳效率、對賬工作效率、報銷工作效率。
總之,醫院通過HRP一體化項目的建設,實現了“資源管理一體化、成本消耗集約化、過程管理剛性化、實時呈現全景化”的“四化”管理優勢,大幅提升了醫院的運營管理效率,有效降低了無效資源消耗,通過內控措施嵌入系統實現了風險的剛性控制。
三、總結與啟發
1.推行“一把手”工程,重視內控意識的培養
內部控制不是口號,而是一個涉及全院的、多部門的、需要從頂層統籌協調的“一把手”工程,各部門要加強溝通協調、齊頭并進,全員共同參與。建設過程中,應重點培養臨床科室及職能業務部門在經濟業務活動中的內控意識特別是要培養中層干部和關鍵崗位人員的風險判定及應對能力。
2.打通數據壁壘,實現互聯互通
內部控制貫穿醫院經濟活動全過程,不需要單獨建設內控系統,而是將醫院內部控制的具體要求嵌入到信息系統和各相關業務流程中,實現信息系統的自動控制,通過信息采集、風險預警等技術手段,對資金運行全過程中主要業務的內部控制有效性進行監控,做到過程留痕、責任可追溯,實現內部控制的信息化、程序化和常態化。HRP項目建設是在數據治理、流程梳理和優化再造的基礎上,通過頂層設計下的信息化接口,實現流程跨部門線上流轉的信息化固化,打破各部門科室之間的信息壁壘,實現數據標準統一下的互聯互通,絕不僅是簡單的將線下流程搬到線
上。數據實現互聯互通,醫院應當建設數據中心,提取支持運營管理的相關數據進行清洗轉換、分類匯總及分析,為內部控制評價及運營決策提供準確的依據。
3.加強內控人才培養
公立醫院有大量的收入和支出業務,經濟活動相對復雜,涉及醫療、采購、基建、固定資產、科研教學等多個領域。因此,醫院管理人員應重視內控人才培養,提高隊伍專業素質和實踐能力,關注環境變化對內控的影響,提升內控水平和風險防范能力,將內控建設真正落到實處。
持續改進
內控建設是一個長期而復雜的過程,需要醫院全體員工的共同努力和持續改進,通過收集反饋意見、開展內部審計等方式,建立持續改進機制。內控工作應充分利用現代信息系統,遵循“成熟一套、推進一套”的原則,以便更加高效的監控和評估各項業務流程,實時發現潛在風險并進行預警,提高效率、降低風險、保障患者安全,實現健康、穩定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