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熱線
400 180 8892
目前醫院財務治理水平普遍不高,存在諸如財會監督未能維護醫院公益性、受重視程度不夠、財會監督手段落后等問題。2023年2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進一步加強財會監督工作的意見》,意見所提出的財會監督體系主要是從國家全局層面的頂層設計,對于醫院自身這一微觀層級也提出了指導,我們今天討論的財會監督是站在醫院自身角度相應的聚焦與側重,例如搭建財務監督全流程信息化管理平臺,加強全面預算不管理,完善資金管控等等。如何加強醫院的財會監督工作?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出發。
1、搭建財務監督信息化平臺,讓監督可視化
建立健全醫院單位層面包括財務層面和業務層面的財務監督信息系統建設,例如財務管理系統、財務報表系統、預算管理系統等。這些系統應具備數據采集、處理、存儲和分析的功能,將各環節精細化、流程化、科學化管理,依托財務監督信息平臺,能夠實現財務信息的實時更新和共享。讓數據說話,可以緩解醫院內部人情世故所產生的評價偏差。信息平臺主要內容至少包括業務概述、崗位設置、業務流程圖、流程概述、風險點(一般風險點、重大風險點)、風險防控措施、日常實時的風控提示和年底總評相結合的體系。
2、開展全面預算管理,動態把控經濟運行
開展全面預算管理,通過預算對各類經濟活動進行全面規劃,實現對各類經濟資源進行分配、使用、控制及其考核等綜合管理,動態把控醫院整體經濟運行,從而促進取得預期管理目標以及醫院戰略發展、年度經營計劃的實現。
1)設置預算管理組織機構。具體可由全面預算管理委員會、全面預算管理辦公室、預算歸口管理部門和預算執行科室組成。
2)靈活運用全面預算編制方法。通過固定預算法、零基預算法、滾動預算法等全面預算編制方法對醫院業務預算與財務預算進行編制。
3)重視預算執行過程管理。各預算執行部門應積極配合預算執行的監督和檢查,各預算歸口管理部門應當定期向預算管理辦公室報告預算執行情況并接受監督,預算管理辦公室定期組織開展預算執行情況分析,并將分析成果上報全面預算管理委員會審議,實現對預算執行的全過程監管。
4)完善預算績效考核。全面預算管理辦公室牽頭負責預算績效考核工作,對預算執行和績效目標實現情況定期開展績效運行監控并開展自我評價,采用合理方法考核預算執行結果、成本控制目標實現和業務工作效率等情況,核實預算差異,分析差異原因,落實責任,做到職責到位、責任到人。
3、強化資金管控,確保資金安全
在資金收支管理上,一方面完善收費操作管理制度,加強醫院門診及住院收費崗位的職業素養教育,定期或不定期對其收費操作流程進行監督檢查及現金盤點;加強資金對賬工作,搭建資金對賬系統,連接HIS系統、資金管理系統、銀行MISPOS系統,并與微信支付寶商戶平臺對接,實時對賬,及時處理單邊賬(HIS系統與支付平臺信息不一致),由稽核監督崗負責實時對賬工作,確保資金流入的準確性、安全性與完整性;加強醫保資金相關的業務監管,確保醫保資金及時、如數回籠。另一方面,在資金支出上,應結合預算控制來管理,精細化資金支出類別,對各類別資金支出采取對應管理措施,嚴格執行分級管理、專款專用、追責問效等資金管控流程;加強對預算、采購、合同、驗收、發票等憑證的監督審查,確保資金支付流程合法合規及資金準確。
4、健全病種成本體系,提質增效
DRG/DIP醫保支付制度改革倒逼公立醫院加速精細化管理進程,醫院應結合《公立醫院成本核算指導手冊》的要求,依據醫院人力、物力,財力實際情況,最大程度擴大成本核算范圍,分重點分步驟分階段完善成本核算體系。首先夯實項目成本、科室成本、床日成本的核算,其次規范核算病種成本,強化成本核算的精細化管理工具運用,盡早形成以病種為核心的醫療成本核算管控機制,加強精細化管理并為財會監督工作提供詳實精確的成本信息基礎。通過精準核算病種成本,分析成本動因,不斷優化和合理管控醫院成本支出,促進醫療服務行為更加規范,促進醫院提質增效。
5、加強資產監管,確保資產安全健康
加強資產監管離不開完善的資產信息管理系統,真實的、完整的、可共享的、可利用的資產信息數據庫是做好資產信息監督審核工作的基礎,可視化的資產監管大屏讓醫院資產的運作情況得到實時監控。具體監管對象和側重點因地制宜進行,如專用設備在各科室的實時分布、變動以及使用情況、閑置資產的狀態信息,便于資產的盤活與調劑管理。在此基礎上定期組織實物盤點工作并及時核對資產的賬務調整記錄,確保賬賬、賬表、賬證、賬實相符。另外,加強資產的預算管理并嚴格執行資產配置標準,實現對資產前端采購以及資產后端使用管理的全過程監督管控。
6、優化業務流程,提升運營能力
醫院應嚴格遵循《關于進一步加強公立醫院內部控制建設的指導意見》,對所有經濟業務進行梳理并對現行制度流程整合優化,按要求設置決策、執行、監督權限相互分離的崗位職責配置,建立更加高效易行的業務運行流程,可以按照業務活動規范和內在要求順序,以業務流程圖方式,明確業務流程的制度依據,建立管理原則、操作要求、崗位職責、業務內容。同時,將內部控制要求嵌入到流程的各個環節,突出管控重點,防范風險。對涉及多個部門的采購活動、合同管理等業務采取歸口管控,規范業務執行過程的操作流程,降低部門溝通成本,防范業務銜接操作風險,提高內控管理效率。完善的內部控制流程能夠有效助力醫院財會監督工作的開展,更是財會監督基本的制度保障。
總之,目前醫院正處于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機遇期,醫院的內涵發展需要財會監督的強力支持。醫院財會監督也必須做到政治站位高、職能定位清晰、監督手段多樣化、監督內容精準化,旨在全面加強單位內部控制建設,規范主要經濟活動和業務活動流程,推動完善相互制約、相互監督的業務組織模式和職責分工機制,不斷提升財會監督工作效能。